一線風采綢都名師|郭秋菊:兀自綻放的「野菊花」

2019-10-30   綢都教育資訊

又是一年九月開學季,又是一年野菊盛開季。去建興小學訪談郭老師,車窗外那黃得質樸而單純的野菊花開得爛漫奪目,滿山遍野的花香清冽中透著甘苦,絕不似玫瑰的馥郁,丁香的濃烈……見到郭老師,說明來意,她拘謹一笑,跟我們說,她一點兒也沒覺得自己優秀,只是盡心盡力地做了自己該做的事;她一點兒也想被人關注,只是希望遠離車馬喧囂默默地工作生活。

是多少個孩子了呢?她也記不清了,三十多年裡,野菊盛開的季節,她都會收到來自各地的信息,今年也不例外,幾年前還在她教室里讀書的孩子,今日終於走進了大學的校門,欣慰盪在心底,於是淺笑便如野菊花般悄然綻放……

三十多年前,也是一個野菊花開的季節,她從師範學校畢業,懷揣一顆年輕熾熱的心,翻過一座座山來到隱到半山腰的小小的山村小學。野菊花開得熱烈而芳醇,那早已等在半路的孩子,明亮而懵懂的眼睛閃著純真與期盼,那如出山之河的鼻涕流到嘴邊,被黑黑的小手一擦又抹到了帶補丁的屁股後,那光著的腳丫被荊棘頑石劃出了一道道血口……淚水迷濛了雙眼,她想伸手抱抱那群可愛的孩子,站在最前面的孩子嚇退了幾步,又怯怯地走上前,將滿把幾顆通紅飽實的棗放在了她手裡,黑黑亮亮的眼睛偷窺著她的臉龐。她笑了,淚水在眼中打轉,終抑制不住流出眼眶。一個更小的孩子,手捏一支野菊蹭到她面前,她蹲下小心地接過,孩子用小黑手擦去了她的淚水。於是,一個信念執著於她的心底。

這三十多年裡,她彷徨過,也傷痛過,快樂著,也幸福著……

1992年九月,又是一個野菊花盛開的季節,為了山村的孩子,她把自己幼小的孩子托給父母照顧,當可愛的兒子見到她躲到了母親身後,她知道欠了孩子太多太多無法彌補的愛。當她發現兒子身上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時,她知道她把太多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工作上,以至於老公總是抱怨說:你一個小學老師比我們學校高三的老師還認真。2010年的9月6日,那又是一個野菊花盛開的季節,是她今生永遠的痛和遺憾。這天遠在故鄉的父親病重了,家人給她打電話,她說學校剛開學,有很多事情要做,等她安排了工作,明天就回去看父親,可是父親卻沒能等到她 那天晚上帶著對女兒牽掛走了。為了沒能盡孝,沒能見著父親的最後一面,對著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她淚流滿面……

2003年,她老公從建興中學調到二中,自己的孩子正值青春期,還有一個侄兒跟著她上學,家屬工作任務也很重,工作和生活讓她不得不南部和建興兩地奔波。每天早上,這座小城還在揉著惺忪的睡眼,她就走在形色匆匆的人群中,去離家三十公里外的學校上班,晚上,這座小城的路燈已經搖碎了一地昏黃,才帶著一身疲憊歸來。她也曾發出感慨:這般辛苦這般忙碌究竟為哪般啊!2014年,終於有機會結束這忙碌奔波的生活了,是繼續留在建興小學上課?還是回二中當職員?她糾結,她彷徨,徹夜難眠。最後她依然決定留在了建興小學。她說她不是有多麼熱愛教育事業,而是習慣了與孩子相伴的生活,看到孩子們的成長,會快樂,會踏實。

就像漫山的野菊花在收穫的季節總會花開爛漫,她也有收穫,所有的孩子都那麼愛她,樸實的家長們也認可和感恩。2012年,郭老師在南充做完手術,由於不放心學生,沒有遵從醫生靜養兩個月的囑咐,兩周後就重返學校上課,導致身體又出現問題,再次住進了醫院,很多家長和學生去醫院看望她,那一刻,她覺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上屆的一個孩子小濤臨畢業時 ,得了過敏性紫癜,郭老師知道後,多次開車去川北醫學院附院看望孩子,告誡孩子安心養病,孩子出院後,每天都抽出時間去孩子家裡給他補習落下的課程,家長感動得熱淚盈眶。曾經教過的一個叫小月的孩子,心思細膩,父親性格暴躁,常常對她的一些小錯誤大發雷霆,甚至大打出手。她在這個孩子的作文和日記中發現這個女孩兒的不快樂,多次去家訪,和家長交流對這類孩子的教育方法,也常常在課後和孩子談心。有時候孩子感到委屈了,她會給孩子一個擁抱,為她擦去淚水,耐心地傾聽她的心聲。畢業告別時, 她已經走出了教室,那個孩子跑出來,說:郭老師,讓我再抱抱您!直到現在,這孩子有什麼心事,還是會在QQ上向她傾訴。今年她剛教完一屆學生,很多家長都問:郭老師,你今年還會不會教一年級,我家老二還是想在你教的班上讀書。

離開建興小學,看著平凡不起眼的野菊花,在貧瘠的山野,開得那麼爛漫,那麼歡快,不懼偏僻,不懼孤獨,只要有一席之地,便扎紮實實生長,繁衍生息,成了金燦燦的一片。不禁感慨:當今社會,有多少人能夠像郭老師,不為喧囂所動,盡心盡力做好自己,就像野菊花一樣,美麗地綻放自己呢?

來源:南部縣教育科技和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