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只吃漢堡薯條?父母都「放養」?這些「流言」是真相嗎

2019-09-06   閱讀第一

對於遙遠而陌生的國度,總會出現各式各樣的「流言」——像是印度人表達YES和NO都要搖頭?

日本人鞠躬一定要大於等於90度?

對於大洋彼岸的美利堅,種種稀奇古怪的猜測也不少。比如他們真的以曬黑為美?

外出閒逛時真的都愛穿睡褲?

雖然內心有蓬勃的八卦熱情,卻很少有人有勇氣直接詢問外國友人:「嘿,你們的生活到底是不是我想的那樣?」

但在美國高中讀書的留學生Amelia Yu不僅問出了口,還把同學們的回答製作成了視頻。

Amelia(於心怡),初中畢業於北京四中,後在美國紐約州的初高中North Country School學習,現高中就讀於賓州的Westtown School。喜愛打網球讀書寫作表演跳舞等,尤其酷愛製作短視頻。

Amelia單刀直入,第一個問題就是吃貨國人最關注的:「你們真的只吃漢堡披薩和義大利面?」

姑娘回答得很堅決:「不,完全不是。」而漢子表示:「我們還吃沙拉……」

而在回答「出門是不是總穿鬆鬆垮垮的家居褲」這種直指美國人自由散漫,不夠fashion的弱點的問題,小哥的回答十分誠懇:「在家裡是愛穿啦,公共場合不會。」

對於「父母真的完全不關心你的學習成績?」這個針對中美家庭教育差異的尖銳問題,大家的回答有些分歧。

有人認為:「是的,某種程度上。」

也有人覺得:「完全不是,我爸媽也把學術成績放在第一。」

下一個問題更犀利:你們會有很多婚前性行為嗎?

這次一邊倒地都是「NO」,更有剛開始讀問題就害羞到放棄回答的,看來美高的學生們也沒有想像中那麼「狂放」。

對於槍枝的看法,大家也很一致,「不喜歡」。

而被問到你是否會隨身攜帶槍枝,大家都表示不會,還有直接爆粗口的……看來美帝人民也對槍枝泛濫、校園槍擊案多發這些問題深惡痛絕。

說完了國人對美國群眾的錯誤認識,Amelia話鋒一轉,討論起了西方對於亞洲人的固有印象。

作為當事人,其實我們隨便想想都能找到一堆:上能飛檐走壁,下能數學滿分;眼睛小,體育差,家裡還有虎爸虎媽……

Amelia採訪了很多在美國學習的亞洲學生,不僅有中國人,也有韓國人,有的來自日本,有的來自泰國;膚色不同,語言不同,但在當地人看來,他們可能都屬於同一個群體。

採訪的第一個問題就直戳「痛點」:為什麼你們這麼安靜?

這也算是西方對亞洲人的一個普遍觀感——不善於表達,不樂意與人交流,課堂上踴躍發言的人里總是看不到亞洲面孔。

而受訪學生的回答多種多樣:

「我只是性格比較內向。」

「中美文化有很多差異,我並不喜歡美國文化中的某些部分,也不會強迫自己去習慣……」

「更喜歡用母語交流。」

「各人性格不同,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

「當我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我一點都不安靜……」

接下來則是關於一個在美國教育界也經久不衰的話題:亞洲特產的虎爸虎媽們。Amelia提問:「你們的父母真的都很嚴厲?」

大家的回答證明這是一個「謠言」——亞洲的父母們,已經漸漸學會放手,讓孩子去做他真正感興趣的事情。

從英國學校改用中國數學教材,到某某世界奧數比賽又讓中國印度包攬前三,這些年西方世界對亞洲人又多了一重印象:數學學得很好。

Amelia也直言相問:為什麼你們的數學這麼好?

有人回答「為了取得好成績我很努力」「在初中的時候我已經學了很多」……

還有學霸直接來一句:「因為我喜歡數學。」

當然,也有十分坦白的「學渣」:其實我數學根本不好,是大家都假定我數學好,這給了我很大的壓力……

緊接著來了一個更犀利的問題:亞洲人=小眼睛?

有同學聽到提問後耿直地表示,這聽上去也太像種族歧視了吧!

有十分自信的小姐姐說,是的我是小眼睛,但我喜歡它,也並不在乎別人怎麼想。也有點亮自嘲技能樹的表示「小眼能聚光,能看得清東西就好」。

最後一個問題,廣大留學生可能會深有體會:你為什麼學習這麼努力?

這位同學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因為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才能到國外留學,我想要(學到的東西)值得這些努力。

也有同學表示「我不是!我沒有!我整天都在玩CSGO!」

還有人說出了殘酷的真相:因為西方社會對不同文化背景族群的偏見,亞洲人必須學得更努力更好,才能和別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我們覺得美國人散漫自由,不注重學習成績;他們覺得亞洲人不愛運動,都是書呆——可Amelia的視頻告訴我們,這些都不是事實。

被不同文化的偏見所遮蓋的,是一個個鮮活而獨特的人。黃皮膚黑頭髮打籃球不一定差,美國的家長同樣也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想要了解和投入一種文化,就不能被原有的觀念壁壘阻礙,就像Amelia說的:「我們不只是你的那些固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