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歷史上有雲夢、雲夢澤、九江、五渚、五湖、三湖、重湖、太湖以及「八百里洞庭」之稱,處於長江中游荊江南岸,跨岳陽、汩羅、湘陰、望城、益陽、沅江、漢壽、常德、津市、安鄉和南縣等縣市。洞庭湖之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洞庭湖是湖南的「母親湖」,中國傳統農業的發祥地,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是湖南省乃至全國最重要的商品糧油基地、水產和養殖基地。洞庭湖地區生產的水產品以及商品受到世界各國的青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洞庭三寶——君山銀針茶、君山金龜、洞庭銀魚。
君山銀針茶
君山銀針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始於唐朝稱為「黃翎毛」,因為茶葉滿披茸毛,底色金黃,沖泡後像黃色羽毛一樣根根豎立而得名「君山銀針」。君山茶歷史悠久,唐代就已生產並小有名氣。據說,文成公主出嫁時就選帶了君山銀針茶帶入西藏。君山銀針全由芽頭製成,茶芽像一根根針,芽頭茁壯、長短均勻,茶身滿布毫毛,內呈橙黃色,外裹一層白毫,雅稱「金鑲玉」。
君山金龜
君山金龜又叫金甲龜,原名躡龜,又叫芝龜,產於秀麗而富於神奇色彩的君山島,是罕見的稀有珍貴動物。君山金龜因背甲的腹緣色澤金黃,頭頸的兩側呈桔黃色,並有金黃的絨狀條紋,如同金花鑲嵌,故稱「金龜」。君山金龜具有防蛀的作用,且沒有排泄物,兩、三年不喂水和食物也不會餓死,因此,有「千年金龜」的美稱。
洞庭銀魚
洞庭銀魚又稱麵條魚,形呈圓條狀,長約6.6厘米,通體透明,潔白如銀,無鱗無刺 ,是國內外享有盛名的珍貴魚種。洞庭銀魚營養價值高,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相傳,清雍正、乾隆二帝 先後微服游江南時,均在岳陽品嘗過此魚。1918年在巴拿馬國際名產會上,洞庭銀魚被列為世界名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