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毒床」還有多少人在用?別毀了家庭而不自知

2023-01-14     有意義的旅途

原標題:這張「毒床」還有多少人在用?別毀了家庭而不自知

去一位朋友家做客,她家的客廳里放了一張小床,打掃得非常乾淨,我就有點好奇,這張床是誰睡的呀?朋友說是老公睡的,自從有了孩子,他們就分床睡了,一開始老公睡在次臥,後來女兒大了,就把次臥讓給了她,老公在客廳支了一張小床,這幾年都睡在這裡,經常來家裡玩的朋友都知道,也都理解。

正說著話,朋友的老公下班回家了,見面非常熱情,還有點歉意,說中午有個應酬要出去吃,說完也不跟老婆招呼一聲,拿著車鑰匙就走了,朋友好像有事還沒說完,於是就追了出去,倆人在樓道里說了兩句,彼此的語氣都不太好,不一會朋友回來了,我有點尷尬,誰知朋友倒無所謂地說,我們兩個經常因為一點小事爭吵,都習慣了,過日子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嘛。

我們的話題從工作聊到了孩子,又從孩子聊到了家庭,她嘆口氣跟我說,這幾年感覺太累了,兩個孩子要操心,老公也不理解,還動不動就指責她做得不好,要不是因為孩子太小,她早就想離婚了,我心裡一驚,其實從他們兩個的相處模式中就已經看出來,夫妻倆的感情已經很淡了,我的視線不經意間落到了客廳的小床上,試探性地問她,你倆的問題,是不是出在「分床」這件事上?朋友詫異地抬頭,有了孩子不都分床嗎,擠在一起誰也睡不好呀。

這張「毒床」,毀了多少夫妻?

年輕夫妻最容易分床的理由,莫過於孩子的出生,一開始是怕耽誤老公休息,因為孩子太小,晚上要頻繁地起來照顧,後來是孩子睡覺需要比較大的空間,一家三口擠在一起,誰也睡不好,再後來是孩子離不開媽媽,不想分房間睡,最後,夫妻倆都習慣了分開,偶爾在一起還挺彆扭的,分床睡也就成了夫妻的常態。

等到孩子大了,有了獨立的空間,夫妻總算可以在一個房間了,可是問題隨之而來,不是一方嫌棄另一方睡覺「沒人樣」,就是被嫌棄打呼嚕,所以還是繼續分床吧,可是分出去的這張床,是其實是有「毒」的,此毒非彼毒,是荼毒的毒,分的是床,離的是心,毀的是家庭。這張「毒床」帶來了什麼危害?

1、夫妻關係在隱形下降

很多夫妻認為只是分床睡,但平時還是在一個屋檐下生活,並沒有覺得受什麼影響,但其實分床睡的夫妻親密關係正在下降,很多人誤以為這種疏離是因為老夫老妻沒什麼激情了,但其實分床睡是誘因之一。

韓非在《韓非子》曾說過,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愛則親,不愛則疏。分床睡的夫妻,彼此的心隔的就遠了。

如今的年輕人彼此的工作和生活壓力都非常大,晚上睡覺時是他們最放鬆的時間,也是感情交流最好的時間,所以可以有效地促進夫妻之間的親密度,但如果總是分床睡,這種渴望交流的意願就會逐漸下降,最後變得無話可說,就像有一個媽媽開玩笑說,我老公是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夫妻變成了舍友,這是多無奈的一件事。

2、因為一點小事就爭吵

婚姻不只是一張床,還有理解和愛,彼此多交流,包容度就會越高,一些小矛盾開句玩笑就過去了,但夫妻感情疏遠了,就會斤斤計較起來,誰也不想退讓和妥協,家庭不再是溫暖的心之嚮往,變成了雞毛蒜皮,所以,夫妻感情好不好,看一張床就知道,面和心不和的夫妻,多數都分床睡了。

3、父親和子女關係下降

生活中有不少孩子獨占媽媽的例子,孩子和媽媽睡在一個房間,把爸爸踢出去,即使偶爾爸爸過來,孩子也表現得非常排斥,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他跟媽媽是最好的,爸爸是外人,所以有什麼事情都會跟媽媽分享,他的所有事情也都只允許媽媽參與,就會本能地排斥爸爸,爸爸想要跟孩子相處就變得非常困難,孩子在內心不接受爸爸,也不會接受爸爸的教育和引導,時間長了,親子關係就會受到破壞,另外,丈夫總是不參與育兒,就看不到妻子的辛苦,不能切身感受媽媽的情緒變化,這樣也不利於夫妻的溝通和交流。

4、影響孩子的心理

夫妻分床睡,感情變淡,矛盾就會隨之而來,如果總是當著孩子的面爭吵,給孩子幼小的心靈會蒙上一層陰影,一個家庭中,夫妻關係本應該大於親子關係,結果變成了孩子跟媽媽在一起,把爸爸排斥在外,爸爸角色的缺失,也會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父母何時跟孩子分床睡?

對於媽媽來說,孩子還太小,捨不得跟他分開,所以在臥室安裝一張小床很有必要,父母在大床上,孩子既可以單獨睡,也不用擔心沒人照顧,等到孩子上了幼兒園,就要跟父母分開了。原因也很簡單,孩子逐漸大了,有了性別意識,也需要鍛鍊獨立能力,總是跟媽媽一起,不利於他養成好習慣。

一開始肯定有點困難,孩子不適應新的睡眠環境,父母可以哄著孩子入睡,晚上起夜給孩子蓋蓋被子,等到養成好習慣,也就不會再黏著媽媽了。

所以,夫妻不宜長時間分床睡,不利於夫妻關係,也不利於親子教育,這張「毒床」可謂危害不小,還是別再用了,您覺得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f25973f477138f6846a6971805ba6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