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張力高是腦癱?低是唐氏?教你自測寶寶肌張力是否正常

2019-12-02     兒科醫生王東記

說到肌張力這個詞,相信大多數寶媽寶爸都不陌生。門診有很多家長,一聽寶寶「肌張力異常」,就擔心緊張的不行,不斷地問我:寶寶肌張力異常嚴重不?是否是腦癱?寶寶肌張力異常是病嗎?

實際上,肌張力是肌肉細胞相互牽引產生的力量,是肌肉靜止鬆弛狀態下的緊張度,可以維持身體的各種姿勢和正常運動的基礎,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因為某些原因,寶寶可能會出現「肌張力過高」或者「肌張力過低」的情況,即肌肉十分緊繃或者特別鬆弛。

肌張力高指的是肌肉張力太過,通俗的解釋就是指寶寶的「力氣太大」;

肌張力低指的是肌肉張力不足,也被稱為肌張力減退,常會出現肌肉收縮乏力,類似於肌肉病所導致的肌鬆弛。

肌張力高是腦癱?低是唐氏?

通常情況下,肌張力高,往往與腦癱、脊髓損傷有關;而肌張力低,常常是唐氏綜合症的症狀表現,但這並不等於有這些表現就可以斷定是腦癱或者唐氏綜合徵。

1.不能一聽到肌張力高或者低,就下判斷。正常新生兒由於神經功能發育還不完善,仍處於生長發育階段。肌肉活動及神經反射檢查中可能會出現一些病理性表現,從而出現肌張力低或高的現象,這在一定的年齡階段都屬於正常。

2.在給寶寶做肌張力檢查時,寶寶可能由於恐懼、不配合等情況會出現雙腿繃直、拳頭緊握、肌肉強直等表現,這也會造成一些誤判,仍需進一步鑑定。

3.腦癱的確診最主要的條件就是大腦是否有損傷。首先要了解寶寶孕期到出生後,有沒有腦損傷高危因素。比如孕期媽媽是否經常接觸有害物質、是否長期用藥,孕早期有沒有先兆流產、感染,寶寶出生是否屬於早產、低體重,出生後有沒有嚴重黃疸、窒息等等,還需要根據孩子的運動發育情況、認知能力等綜合判斷,甚至還可能要做相關的腦部檢查,並不能僅通過肌張力高這個別的表現就能判斷確診的。

4.而唐氏兒的判斷,是需要進行染色體檢查來明確診斷的,也不能單憑肌張力低就能判斷的出的。

寶寶肌張力高信號

1.寶寶常表現為下肢伸直、大腿外展困難,踝關節跖屈、內收交叉。

2.聞聲驚嚇,持續哭叫,入睡困難。

3.手指經常屈曲握拳狀,拇指內收。

4.上肢肩關節內收,肘、腕關節屈曲。

5.坐時兩下肢向前伸直困難,站時足尖著地,行走時踮足、剪刀樣步態。

寶寶肌張力低信號

1.進食困難,早期喂養、進食咀嚼、飲水、吞咽困難。

2.孩子肌肉彈性比較差,摸起來比較鬆軟。

3.大運動、精細動作等發育遲緩。

4.移動困難,不會使勁,主動運動很少,或動起來動作比較慢。

5.孩子抱起來軟綿綿的感覺。

6.踝關節、足部和小腿之間的角度小於60度。

當然,單憑的通過這些信號來判斷寶寶肌張力異常,還不是特別準確。肌張力異常危害較大,會影響寶寶運動發育,若家長懷疑寶寶有肌張力異常,應該儘快去醫院做專業檢查。一旦確診,就要積極查明病因,對症治療。

肌張力異常寶寶如何訓練?

1.首先可以將寶寶的雙腿彎曲,讓他盤坐在床上。

2.將枕頭壓在寶寶腿上,讓寶寶身體前傾,雙手壓在枕頭上,家長可以在前面用玩具(如花楞棒)刺激寶寶。

3.對於疑似會有扭轉的寶寶,家長要把寶寶的雙上肢控制在中線位,用我們的身體給寶寶軀幹一點輔助,讓寶寶的頭保持在中線位活動,確認寶寶沒有扭轉之後,再移動花楞棒,讓寶寶的頭跟著追蹤。

建議:所有的軀幹運動最好在2-3個月開始。

對於家長來說,肌張力異常的孩子並不一定會出現腦癱等嚴重的疾病,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合理的鍛鍊是改善肌張力異常最有效的方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ewvOW8BMH2_cNUghFN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