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李稻葵解讀國道為何收費,給出了三個主要原因

2024-09-16     小陳言社會

最近,一則關於國道收費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專家李稻葵對此進行了解讀,給出了三個主要原因。說實話,看到這個消息時,我心裡還真是五味雜陳。

先說說第一個原因吧,說白了就是錢的問題。咱們國家這些年修了不少路,可以說是大興土木。當時修路的時候,大家都挺高興,覺得交通方便了,出行更舒適了。可誰曾想,這些路也是需要養護的啊!就像我們的身體一樣,不管保養得多好,總有生病的時候,需要看醫生。道路也一樣,需要定期維修養護。可問題來了,養護需要錢啊,而現在資金嚴重不足。

想想也是,當初修路的時候,大家都在為通車歡呼雀躍,可誰會想到幾年後的養護問題呢?這就像是買了一輛豪車,卻沒想到後續的保養費用一樣。現在,那些當年修建的道路正到了需要大規模養護的時候,可錢從哪裡來呢?

說到這兒,我就不得不提到第二個原因了——養路費的取消。2009年的時候,國家進行了燃油稅改革,把原來的養路費給取消了。當時大家都挺高興,覺得少了一項支出。可現在看來,這個決定似乎有點操之過急。原來的養路費變成了購置稅和燃油稅,可這些錢真的都用在了養路上嗎?恐怕未必吧。

更有意思的是第三個原因——新能源車的增加。這幾年,新能源車可以說是風生水起,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購買新能源車。從環保的角度來說,這無疑是件好事。可是,新能源車既不用交購置稅,又不需要加油,自然就不用交燃油稅。這麼一來,原本用於養路的資金就更加捉襟見肘了。

說實話,看到這裡,我不禁有些哭笑不得。我們鼓勵新能源車發展,是為了保護環境。可誰能想到,這竟然會影響到道路養護呢?這就好比我們鼓勵大家多吃蔬菜水果,結果發現肉類銷量下降,養殖戶收入減少一樣。

更讓人吃驚的是,養路每年需要6000億的資金,而現在竟然有3000億的缺口!這個數字可不小啊。想想看,3000億是什麼概念?這可是很多中小城市一年的GDP啊!

面對這樣的困境,我們該怎麼辦呢?收費似乎是一個直接的解決方案,但這無疑會增加人們的經濟負擔。尤其是在當前經濟形勢不太樂觀的情況下,這種做法恐怕會引起不小的爭議。

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的核心在於如何平衡發展和維護之間的關係。我們在大力發展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未雨綢繆,為未來的維護做好準備呢?就像我們蓋房子,不僅要考慮建設成本,還要考慮後續的物業費用一樣。

另外,我覺得我們也應該重新審視一下資金的使用效率。6000億的養路資金,真的都用在刀刃上了嗎?有沒有可能通過提高效率,來減少資金缺口呢?

還有一點,我覺得可以考慮引入市場機制。比如說,是不是可以讓一些有實力的企業來承擔部分道路的養護工作,作為回報,可以給予他們一定的優惠政策?這樣既能解決資金問題,又能調動社會資源,何樂而不為呢?

寫在末尾

國道收費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難題。它涉及到經濟發展、民生福祉、環境保護等多個方面。我們在為道路建設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時,也要正視維護這些成果所面臨的挑戰。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集思廣益,找到一個既能解決資金問題,又不會過度增加百姓負擔的方案。畢竟,道路暢通,百姓安康,才是我們共同的心愿。#深度好文計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e78cd06214424343cb1c7445d6ec0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