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第一個團圓

2023-09-28   淘漉音樂

原標題:中秋:第一個團圓

今天是2023年9月29日中秋節,是我們的第一個團圓。

為什麼是第一個團圓呢?

2019年年底疫情全面爆發,從新年開始,我們似乎忘了團圓的味道,每到中秋、新年,大家都在手機里互道祝福。

大街上沒有燈火輝煌,沒有歡聲笑語,所有人都帶著口罩,行色匆匆。

我們就這樣過了一年又一年。

中秋節,是第一個團圓的節日,我們能夠面對面說出那句「中秋快樂」。

不再是隔著口罩和手機螢幕的祝福,是真實的團圓。

今年中秋節,大家都格外重視,這一次再也沒有任何能夠阻攔遊子歸家。

小時候,總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於是,我們離開家鄉,各奔東西。

每到中秋節,父母會提前好久打電話,小心翼翼的問上一句:今年中秋回家過嗎?

那時候,不懂團圓的意義,總是輕描淡寫的說:不回,明年一起過吧。

父母便等著盼著,下一個中秋。

可等來的是疫情,是一次次電話中的祝福。

看著天上的月亮圓了又圓,才明白父母想要的不過是團圓,一家人在一起才叫團圓。

今年,我們一定會團圓。

第一個團圓,祝中秋、祝團圓、祝家人安康。

國慶和中秋撞個滿懷,是今年除了新年外最長的假期,也是第一次可以肆無忌憚遊玩的假期。

有人說,要把攢了三年的旅遊攻略全部實現。

青春就是要肆意、自由。

每年都和朋友旅遊一次,記錄下自己青春最美好的樣子,可前幾年,這個行程被擱置了,只能在網上看旅遊勝地,然後記下來,做好攻略。

現在已經做好了整整一本的旅遊攻略,從中秋節開始,全部打卡完成。

還有人說,要帶父母看遍祖國河山。

這幾年,見過了太多生死離別,也讓我們懂得了珍惜。

很多人選擇帶著父母旅遊,看更多更美的風景,體會特色的美食和風俗。

一個網友說:這幾年一直忙著工作,疫情的發生讓我明白團圓的重要,我才終於體會到每年父母獨自過中秋的心酸,今年,我打算帶他們去南京走走,這是六年來,我們的第一次團圓。

第一個團圓,讓我們與家人、朋友共歡喜,看遍祖國大好河山。

前幾年,因為特殊情況,中秋變得不再團圓,有的人為不能回家而抱怨,有的人卻是錯過了人生最後的團圓,抱憾終生。

來自網友「那年桂花開」投稿:

我的童年記憶是奶奶家的桂花樹。

我和奶奶一起生活在鄉下,奶奶愛乾淨,愛花,院子裡種了好多花,每個季節都會有花盛開。

不過要說最大的花,還是那棵桂花樹。

聽奶奶說,是她的媽媽為她種下的,太奶奶本不想種它的,嫌它礙手礙腳的,奶奶不依不饒求了好久才答應種下。

它陪伴著奶奶從兒時走到暮年,如今又來陪伴我。

每年八月,滿院子都是桂花香,我等著盼著過中秋。

因為中秋節,會有我最愛的桂花酒、桂花糕。

奶奶做的桂花酒味道甜甜的,每次我都能喝好多杯,就著桂花糕,連晚飯都省了。

喝醉了趴在桌上,奶奶會拍著我的頭說,快回屋睡,別著涼。

每次,我都會擁著滿懷的桂花香入睡。

長大後,我到了外地工作,因為疫情,這三年中秋節總是不能回家。

過年時,我和奶奶說,今年我一定回來陪你過中秋。

奶奶連聲應好。

可沒等到桂花開,她就走了。

我連奶奶最後一面都沒見上。

媽媽告訴我,奶奶一直念叨:要是再晚些日子就好了,我答應了囡囡陪她過中秋的。

今年中秋,我請了長假,早早就回去了,想吃桂花糕。

打開院門,桂花樹好像格外的茂盛。

我學著記憶中奶奶的樣子,從天亮做到天黑,終於做好了,一入口,味道卻是天差地別,我回憶著每個步驟,都沒有問題。

微風陣陣,樹上的桂花紛紛揚揚落了滿桌。

原來,錯的不是桂花糕,而是人。

我趴在桌上哭了好久,桂花香沾了滿身。

朦朧間,奶奶好像拍了拍我的頭說,囡囡,快回屋去睡。

我猛然驚醒,結果只有一地月光和滿身的桂花香。

多希望時光能走得慢一些,再慢一些,讓我們成長的速度,追趕上你們老去的年華。

握住一切能夠團圓的日子,讓人生不留遺憾。

今年中秋,終於迎來第一個團圓,我們能在同一個屋子裡賞同一個月亮。

月光照亮了家的方向,它在指引著思念回到故鄉。

願所有的愛,都能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