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宣傳部集中採訪!向全省、全國人民展現六安新風貌

2023-12-06     六安新周報

原標題:省委宣傳部集中採訪!向全省、全國人民展現六安新風貌

初冬時節,大地鎏金,12月4日——5日,由安徽省委宣傳部、安徽省委網信辦組織的「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集中採訪走進六安,來自中國交通廣播、國際商報等中央駐皖、省直新聞單位的20餘名記者,深入六安市各地,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全媒體方式展現六安高質量發展的突出成績。

兩天時間,採訪團一路走,一路看,從鵝全產業鏈、上海六安對口合作項目、新能源汽車及新車產業集群、文旅融合促進鄉村振興等方面探訪六安、記錄六安,為六安新時代、新征程路上的新偉業點贊!

加快鵝產業躍遷式發展

繁種、育苗、養殖、出欄、加工、羽絨、網銷、出口……渾身都是寶的皖西大白鵝,正在成為六安經濟的重要抓手,近百億的產值讓六安的鵝全產業鏈熠熠生輝。

「老鐵們,刷一波666,我們來福利啦!8斤重的皖西大白鵝,看這皮、看這脖子、看這肉質,直接點擊下方1號連結……」12月4日,安徽展羽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手持腌制的皖西大白鵝正在直播。

冬季來臨,咸鵝飄香,坐落於中國羽絨名鎮——固鎮的安徽展羽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內香氣撲鼻,腌制好的皖西大白鵝肉質細嫩,咸香可口,受到很多人喜愛,從固鎮遠銷全國,藉助於網絡直播,打通了白鵝銷售和直面消費者的「綠色通道」,使得鵝產品「前端」與消費者「末端」快速對接,催生出產銷無縫對接新模式。

「去年我們這有11.5萬隻,出欄商品鵝9.5萬隻,實現銷售收入1.15億元,今年飼養商品鵝12萬隻,預計2023年實現產值1.2億元,」安徽展羽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江衛軍表示。據了解,2022年,全市鵝飼養量1491.9萬隻,其中白鵝1087.8萬隻、朗德鵝404.1萬隻,鵝產業一產產值28.5億元。現有白鵝屠宰加工企業4家,年屠宰能力3000萬隻,2022年屠宰加工鵝肉3萬噸,白鵝產業二產產值10.8億元。

琳琅滿目的滷鵝、咸鵝、清湯鵝火鍋、泰式冬陰功鵝湯,令人垂涎欲滴,從生鵝出欄到深加工成食品,六安市勝源食品有限公司的皖西特色預製菜廣受長三角地區的歡迎,營銷網點更是遍布全國各地。

「他是我們忠實的合作夥伴,每年我們有500多萬美金的訂單需要他們來做。」12月4日,德國品牌rohdex負責人亞歷山大先生正在與六安市海洋羽毛有限公司經理余學永洽談新一年的訂單,亞歷山大先生對皖西羽絨的品質十分讚賞,他表示家族工廠已經和中國六安的企業合作了很多年,未來將繼續擴大生產,相互合作。

據了解,目前六安市共有羽絨及製品經營主體1097家,其中規上羽絨加工企業53家,2022年規上羽絨加工企業產值63.85億元,羽絨及製品進出口額達9356萬美元,六安市已成為全國四大羽絨集散地之一。

今年9月,六安市印發《六安市加快鵝產業躍遷式發展實施方案》,大力推進鵝產業全產業鏈發展要求,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聚焦鵝保種育種、集中孵化育雛、規模化標準化養殖以及鵝肉、鵝肥肝、羽絨羽毛精深加工等重點領域,優化產業布局,科學規劃建設產業園,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做長做優產業鏈條,推動規模養殖標準化、產業發展園區化、生產加工精細化、市場銷售品牌化,構建以皖西白鵝、朗德鵝為主導品種的鵝產業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提高全市鵝產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實現全市鵝產業躍遷式發展。

上海六安對口合作項目

2022年10月,《上海市與六安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印發,六安和松江的合作進入了新的階段,兩地按照「管委會+公司+基金」模式共建六松合作園區,加強面向上海市「雙招雙引」工作。

12月5日上午,採訪團走進位於安徽省六安市金安經濟開發區核心區的六松現代產業園,仔細了解六松現代產業園跨越式發展歷程。六松現代產業園按照「1+3+N」工作思路推進建設。「1」即以招商引資為核心。「3」即三項重點任務,依託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的示範效應,重點開展產業鏈協作、科技創新服務和金融賦能等三個方面的工作。「N」即依託上海成熟的產業園管理經驗,逐步建立符合六松產業園實際的園區運營標準化體系、本土化招商隊伍等。截至目前,共引進億元以上產業項目6個,總投資77億元,其中上海項目4個,總投資70億元。

位於六松現代產業園的安徽艾科智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來自上海市松江區的企業,主要生產高端不幹膠材料、大型塗布生產設備等。上海市和六安市全面結對合作,讓企業在落地過程中享受到了金融、土地指標等方面的政策扶持,這也讓企業的發展信心十足。

安徽六松現代產業園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健表示:「下一步,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主持召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緊扣松江六安對口合作部署要求,繼續以招商引資為中心,立足上海,面向長三角,加大宣傳推介,拓展招商渠道,吸引更多優質項目來六松投資興業。同時,我們也將繼續抓實「科創協同、產業協作、金融賦能」三大平台功能,促進兩地在項目、資金、人才、政策等要素配置上形成優勢互補、雙向賦能,努力實現共建共享、合作共贏!」

新能源汽車及新車產業集群

近年來,我市搶抓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機遇,充分利用區位交通、產業生態和容量空間等勢能,積極強化資源配置,優化布局,聚鏈成群,加快建設汽車零部件產業配套基地。

12月5日上午,採訪團先後走進安徽豪斯特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達亞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與企業負責人面對面交流,了解搭載的最新技術和市場格局。

走進安徽豪斯特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機械臂正在有序作業,滿載零部件的拖車正在生產車間內來回穿梭。這是一家總投資4.4億元,專注於熱成形零件、模具和電池包以及相關軟體的研發、製造、銷售於一體的創新型高科技技術性企業。這兩天,企業正加足馬力為相關車企進行訂單式生產。在達亞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已經建成的生產車間裡,雷射焊接機器人準備就緒,技術人員正加緊進行參數調試,為生產一批高端鋁壓鑄汽車零部件產品做準備。達亞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主要從事汽車底盤及車身壓鑄件、擠壓件、焊接件的生產。預計建成達產後年度銷售收入不低於10億元,年納稅不少於6000萬元。

「明亮的廠房,創新的技術,我們在這裡看到了六安新能源汽車及新車產業集群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國際商報記者楊洲說。

文旅融合促進鄉村振興

近年來,我市各地深挖紅色文化資源,依託本地自然資源,特色產業和歷史文化,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不斷探索挖掘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新路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12月5日下午,採訪團一行來到了六安市霍山縣,參觀了迎駕春風研學營地、落兒嶺六萬情峽景點、歸園民宿,用手中的筆和鏡頭,近距離解碼「紅綠融合」發展的背後秘密。

當天,在迎駕春風研學營地,霍山西城中心學校三年級的同學正在這裡進行「沉浸式」研學實踐活動。這裡是一所面向全市、全省青少年學生開展校外教育、促進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長的綜合教育基地。總投資約2.5億元,占地172畝,可同時容納學員約1500人,供不同年齡段大、中、小學生開展教育研學及旅遊研學。大別山革命歷史陳列館、中藥材標本館,戶外拓展營地、國防營地、水上營地、土灶體驗區及連棟勞動實踐大棚等也吸引了採訪團的目光。在落兒嶺六萬情峽景點,通過觀看《大別山傳奇》抗戰實景劇,更加直觀感受到霍山的紅色革命文化,了解紅色革命文化背後的人物故事。在原三線廠老廠房改建的歸園民宿,採風團與返鄉創業青年對話。了解到歸園民宿建成運營後,增加村級集體經濟25.4萬元,開發公益崗位35個,同時訂單帶動附近農戶農產品銷售,土地流轉56戶,戶均年增收近2000餘元。

一路走來,採風團看到的是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聽到的是熠熠光輝的革命歷史,感受到的是層出不窮的鄉村振興「金點子」。

俯下身子仔細看,沉下心來認真聽。短短兩天時間,每到一處,採訪團的記者們都詳細詢問、如實記錄,了解我市的「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深入實地走訪,讓我對六安日新月異的發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安徽廣播電視台經濟頻率運營中心記者施磊說:「此次採訪,讓我們用小視角凸顯六安的大成就,希望能用我們的報道來向全省乃至全國人民展現六安的新時代新風貌。」

來源:六安新周報融媒體記者 袁慧 湯格

編輯/劉婉兒 監製/蘭天 終審/台運俊 王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dda308dc0d764b917d91a7cd8211c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