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游迎來暑期熱潮,歐洲游市場風雲萬變

2023-06-15     品橙旅遊

原標題:出境游迎來暑期熱潮,歐洲游市場風雲萬變

【品橙旅遊】進入6月,傳統的暑期旅遊季即將拉開帷幕,各個旅遊目的地都在關注著中國,這個曾經龐大的旅遊客群,特別是歐洲。而中國遊客對於歐洲的熱情不減當年。眾信旅遊數據顯示,暑期長線市場主要集中在歐洲目的地,以法國、瑞士、義大利為首的西歐傳統老牌旅遊目的地煥發出持續動力,此外西班牙、葡萄牙、北歐等其他歐洲區域也成為暑期親子家庭關注的目的地。

「由於歐洲目前整體簽證周期都比較長,因此報名和諮詢自五一假期後就絡繹不絕,基本在近期7月出發的歐洲目的地產品報名接近尾聲。」眾信旅遊集團媒介公關經理李夢然介紹。而從歐洲地接社的角度,歐洲游市場又呈現出哪些特點?今年的歐洲游恢復幾成?

東弱西強,重點國家恢復有望「破三」

3月15日,國家旅遊局恢復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經營中國公民赴有關國家(第二批)出境團隊旅遊和「機票+酒店」業務,其中不乏法國、義大利、希臘、西班牙等旅遊強國,也有中歐的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等勁旅。加之第一批俄羅斯、匈牙利、瑞士三國,共14個歐洲國家開放團隊游,占總量的近1/4。

至今,他們的情況如何呢?

今年開放團隊游以來,受戰爭等影響,歐洲游呈現「東弱西強」的態勢,西歐、北歐最強,南歐恢復得也不錯。

在歐洲深耕多年的遠海國際旅遊集團董事長王威對品橙旅遊分析道:西歐國家旅遊資源成熟,且開放的國家可以形成完整的旅遊路線,是大多數旅歐遊客的優質之選。此外,60個恢復出境團隊游的國家中,中東歐國家較為分散,難以連接成完整的旅遊路線。目前來看,未來需要儘快實現中國更多城市與中東歐國家開通直航或是包機,解決目前中東歐國家旅遊的出行難題。

雖然東歐受限,但歐洲其他地區表示尚佳。

瑞士是第一批開放團隊游的歐洲國家,據當地旅遊企業負責人表示,今年從6月份開始遊客量上升得非常快。尤其是進入暑期後,預定量恢復得比較好。

就歐洲目的地管理公司MIKI Travel中國區總經理楊樺觀察,疫情之後,瑞士受到了更多中國遊客的歡迎,一些重訪歐洲的遊客、高凈值人群會選擇瑞士一地的旅遊產品,參加法意瑞連線團隊的客人,也會選擇在瑞士待兩晚,甚至更久。「我們看到,蘇黎世、琉森、日內瓦、因特拉肯、伯爾尼及各大雪山這些常規旅遊勝地還是很受歡迎,也有一種趨勢是更多遊客會深入到像采馬爾特,達沃斯這種之前中國客人去的較少的地區,深入體驗瑞士。同時遊客可能更多參與一些體驗式的和戶外的項目,在暑期預定中,親子類的項目是比較受到推崇的。總之,感覺經過疫情三年,深度、主題、小眾、體驗式的旅遊產品越來越受歡迎。」

2023年初,瑞士國家旅遊局預測今年大中華區的市場恢復率將達到43%,而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月到4月的數據與2019年同期相比,市場復甦率達到32%。此外,簽證的恢復量,航班的運力恢復量基本上在30%左右,與地接社的數據相符。「我們目前已經恢復到了疫情前的35%—40%。」楊樺說。對此,她表示已經很滿意了,畢竟「恢復期有一定的過程」。

而作為世界級旅遊熱門目的地法國的預期更為樂觀。

從遠海目前接到的訂單情況來看,已經接到了最晚是第四季度的訂單,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增幅明顯。「從Q1數據來看,團量僅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20%,預計Q2恢復到1/3,到Q3,按照我們的預期將到達中國市場的全年峰值,一直走高至12月,朝著全面恢復的路徑修復,2024年初有望完全恢復。」王威說。

據早先發布的歐洲旅遊委員會(ETC)一報告顯示,中國、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和巴西有超過60%的潛在旅客在2023年有長途出行計劃,在1-4月份有計劃前往歐洲的旅客占比也有大幅提升,其中,有此意向的中國旅客同比增加了21個百分點。從目前來看,歐洲主要國家的旅遊市場有望「破三」。

航班、簽證緩慢恢復

雖然中國旅客需求在逐漸恢復,不過簽證、護照續簽及航班運力的全面復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這對於旅遊企業來說也是一定的挑戰。「在恢復的過程中兩個因素會制約恢復速度,一個因素是航班運力的問題,因為航班機位如果不恢復的話,就沒有辦法去做團隊的旅遊。另一個是簽證。」楊樺表示。

各航空公司都在努力恢復運力中。

法航荷航集團目前在大中國市場的4個目的地運營28個客運航班:北京(每周3個法航航班和7個荷航航班),上海(每周3個法航航班和7個荷航航班),香港(每周3個法航航班和3個荷航航班),以及台北(每周2個荷航航班)。預計6月底開始,法航開始執飛每日一班連接北京、上海、香港和巴黎,屆時法航荷航每周將運營40個航班連接歐洲兩個樞紐及大中華區的四個航班。

同樣,到今年8月漢莎航空集團每周將為中歐乘客提供超過40個航班,航班量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的50%。

在中國航司方面,6月份後,國航和海航加大了中歐運力,機票的制約相對來說好了很多。

但簽證的問題,依然比較棘手。

歐洲國家使領館本身有一個工作安排的問題,受人力所限,它所給予的送簽名額是有限的,所以會呈現一個非常緊張的態勢,旅行企業在約簽的過程中間就遇到了很大的困擾,再加上現在因為只有上名單的國家才可以做團隊的旅遊,這又涉及到一個能不能送ADS簽證的問題。實際上現在能夠送ADS簽證的,以比較受歡迎的目的地來講的話,瑞士是可以做ADS的,法國也是可以做ADS的,而義大利一直都不是非常明確到底能不能大規模的送ADS。這些問題都限制了出境游批發商的手腳。

有業者表示,其實各個國家旅遊局都在很積極的推廣,但是簽證涉及到要跟使領館進行協調的問題,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的。從目前的狀態看,今年年內能夠大幅度改善的可能性不大。

攝圖網

變化中的歐洲旅遊市場

疫情三年,當地導遊、司機,包括一些酒店、餐廳的服務人員、工作人員都有一定程度的流失,也由於人員流失嚴重,人員成本在上漲,而旅遊專業度卻有所下降,而這也是歐洲資源方現在重新恢復的過程中的一個難點。

楊樺坦承:「我們現在其面臨的挑戰的話主要是供給的問題,包括通貨膨脹等因素引起的價格上漲以及資源的不足,這兩個是造成困擾地接社的最大難題。」

而與價格的上漲,資源的有限相伴隨的是:預定非常困難。一些資源方採用了在線預訂的方式等數字化的預訂方式,這就更要求提前預定。

在此,地接社方面提醒出境旅行社合作夥伴及領隊,減少或杜絕臨時採購,臨時預定,建議提前預定,以保證團隊質量的穩定性。

「現在歐洲合作夥伴工作方式發生了變化,過去在供給很充裕的時候可以配合和適應臨時的預定,但現在臨時預定的成功率會比原來要低多了,而且資源方也注意到越來越多散客需求,所以有一些資源會給到散客,致使團隊的預留空間受到影響,所以出境旅行社一定要提前做好餐飲住宿資源的採購和規劃,對於團隊旅遊來說,建議最少提前6-9個月的時間做規劃和預定。」楊樺說。

擁有56年歷史的MIKI Travel,作為歐洲最專業的目的地管理公司之一,在歐洲和資源方一直保持著很好的合作關係,通過遍布全球經驗豐富的管理,採購,運營團隊,運用數字化技術手段,提前布局,預留資源,為出境旅遊行業持續提供可靠的歐洲全境地接服務。

此外,歐洲旅遊市場的客源結構也在發生著變化,王威透露,從去年開始,歐元兌美元匯率跌至2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大批美國人湧入歐洲度假旅行。美國仍然是歐洲長途旅行復甦最快的客源地,歐洲有1/4的目的地表示美國遊客數量已經超過2019年水平。

全球產業鏈轉移促進新興經濟體發展,東南亞/印度/拉美等客源市場增長迅速。特別是去年,印尼、越南、菲律賓、柬埔寨等東協國家經濟逆勢增長,赴歐團量也隨之增長。意外的是,印度和拉美市場也增長迅速。疫情後印度赴歐遊客數量幾乎翻倍。後疫情時代部分供應鏈轉移到拉丁美洲,墨西哥等國迎來更大發展機遇。加上拉美遊客可以免簽前往歐洲,一旦拉美客源地起量,對歐洲入境游市場格局也必將產生不小影響。

對此,他表示,遠海將加大對東南亞市場、北美華人市場、歐洲本地市場等客源市場的開拓。同時,加大對目的地資源的提前布局,積極應對資源的變化。進一步整合其他目的地資源,如:東歐及巴爾幹、北歐、西葡等。

當然,歐洲市場雖然困擾不少,但依然是最受國人喜愛的目的地之一,只要有需求,就沒有過不去的檻,業內人士對此充滿信心。當然,也要看到,資源有限的現實可能會加大各方對資源的爭奪,歐洲游的操盤者面前是一盤比疫情前更複雜的棋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ca474797a3df7fbe313440982a8a1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