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無人敢殺孫悟空,你看孫悟空的父親是誰,三界諸仙都不敢惹

2023-12-30     金寶哥講故事

原標題:怪不得無人敢殺孫悟空,你看孫悟空的父親是誰,三界諸仙都不敢惹

表面上看來,《西遊記》是一部通俗易懂、老少皆宜的神魔小說,尤其是86版的《西遊記》發行之後,《西遊記》更是婦孺皆知 、享譽全球。

不過,你若仔仔細細地讀過原著,就會發現孫悟空的身上藏著諸多謎團,好比孫悟空大鬧天宮犯下彌天大罪,但卻無人敢將他擊殺。

一、非同小可的孫悟空

在《西遊記》的開篇,吳承恩用他絕妙的文筆講述了孫悟空的驚天出世。在花果山的山頭,立著一塊仙石,這塊仙石並非天然生成,而是有人為的九竅八孔。

為了能讓仙石更好的吸收日月精華,仙石四周還布置了一些特殊之物,原文寫道,「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芝蘭乃稀有之物,神話故事裡可是有起死回生之功效,將這樣的寶貝放在仙石之旁,當然也是有人刻意為之。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仙石里的仙胞長大之後瓜熟蒂落,從裡面蹦出一隻石猴,他就是日後大鬧天宮、轟動三界的孫悟空。

孫悟空一出世就展現了他的強大之處,他朝空中望去,當即有兩道金光從他眼目中射出。由於金光的能量太大,兩道金光竟穿越了三十三重天,射到了玉帝的靈霄寶殿之上。

隨後,孫悟空很快就學會了爬走,還恭恭敬敬地跪下,對著東南西北四方磕了頭。書中是這麼寫的: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便就學爬學走,拜了四方。孫悟空為何要拜四方?他是不是在紀念某位大佬?

耐人尋味的是,不單單孫悟空的出身神秘難測,花果山也是一塊寶地,用原文的話來說就是 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這樣看來,孫悟空的背後似乎站著誰?

當然,以上所說並非空穴來風,至少孫悟空犯下諸多彌天大罪,但三界之中依舊無人敢擊殺孫悟空,更有甚者諸如菩提祖師、太上老君、如來佛祖等人還成全了孫悟空。

二、成全孫悟空

那時孫悟空已有300多歲,他成了花果山的美猴王,卻自行悟出了生死之道。孫悟空認為,自己這樣每日醉生夢死猶如行屍走肉,倒不如駕起扁舟,尋找仙山古洞拜一位神仙為師。

孫悟空歷經了八九年的探尋,無意之中聽到一位樵夫的歌聲。在樵夫的指引下,孫悟空來到了斜月三星洞。孫悟空尚未敲門,洞裡就有一位仙童出來迎接。這個時候孫悟空才明白,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菩提祖師的掌握之中。

孫悟空很快就拜在了菩提祖師門下,祖師也破例傳了孫悟空諸多法術。然而讓孫悟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只是變成了松樹就被祖師趕出了方寸山。臨走之時,祖師還不忘警告一番,萬萬不可說是他的徒弟。

孫悟空下了山之後,果然如祖師所預料的那樣橫行無忌。他先在東海龍宮搶奪了金箍棒,後又闖入地府塗抹了生死簿。孫悟空的舉動引起了天庭的注意,不過玉帝卻在太白金星的建議下招了孫悟空上天為官。

讓讀者們困惑的是,玉帝是修煉兩億多年的大能者,他為何屢屢順從孫悟空的意願,甚至還讓一隻猴子去看管蟠桃園?

無獨有偶,就連兜率宮的太上老君也變得撲朔迷離了起來。照理來說,老君身為三清,擁有毀天滅地和未卜先知的神通,可孫悟空攪擾了蟠桃盛會之後竟闖進了兜率宮,此時偌大的兜率宮竟空無一人,只因門衛、道童全被老君喊走了。

老君的謎之操作還有很多,他是八卦爐的製造者,卻在火燒孫悟空的時候忘了關有風無火的巽門。待孫悟空逃出八卦爐時,老君被孫悟空一推就倒。

同樣不敢擊殺孫悟空的還有如來佛祖,看過原文的朋友可能還記得這麼一句話,即如來的五根手指化作五座聯山,輕輕地將孫悟空從西天門推出。

如來為何要輕輕地將孫悟空推出?如來為何用五行山配合六字真言符咒壓了孫悟空500年,而不是將他擊殺,畢竟孫悟空犯下了偷吃蟠桃、偷吃金丹、假傳聖旨等諸多滔天大罪,可如來還在500年後拉了孫悟空進取經隊伍。

取經之路才走了一半,如來就在孫悟空耳邊說了一句「汝亦坐蓮台」。

如此看來,菩提祖師、太上老君、玉帝、如來佛祖都有意無意地驅動著孫悟空做出了幾次重大的抉擇,這幾個極其關鍵的節點對孫悟空來說都改變了他的未來之路。

看到這不禁想問,三界之中為何無人敢惹孫悟空,甚至還對孫悟空做了順水人情?好比東海龍王,他聽聞孫悟空是個「天生聖人」,就讓孫悟空拿走了金箍棒,還送了孫悟空藕絲步雲履、鎖子黃金甲和鳳翅紫金冠,湊齊了一套「神裝」。

其實,孫悟空之所以在修煉路上順風順水,和他的生父有關。

三、孫悟空的父親

孫悟空的父親是誰?他就是開天闢地的盤古。看到這,想必有些人會問了,盤古是神話故事裡的人物,孫悟空是《西遊記》里的角色,二者怎麼能混為一談。

你可能不知道,在《西遊記》第一回里,作者吳承恩就這樣寫道: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

可見,盤古客觀存在於西遊世界裡。而花果山以及山頂的那塊仙石都是鴻蒙初開之際形成的,它們的「出世」正好與盤古開天闢地的時間極其吻合。

此外,盤古開天闢地之後氣力衰竭而死,根據古典神話故事的記載來看,盤古死後身體化成了世間萬物,筆者認為,盤古之心落在了東勝神洲,繼而形成了花果山。花果山山頂的那塊仙石則是盤古的「心血」所化,在吸取了數以萬年的日月精華之後,「心血」逐漸形成了仙胞,最後誕生了孫悟空。

對於孫悟空的出身,三界各路大佬都有所察覺,正因為如此,玉帝、太上老君、菩提祖師、如來佛祖紛紛成全孫悟空,為孫悟空的成長之路添磚加瓦。這樣一來,也能解釋即便孫悟空揮舞金箍棒大鬧了天宮,還喊出了「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這一句狂妄之言,天庭依舊三番五次地容忍孫悟空的過錯。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成功和他的天賦、努力有關,但也和這個人的後台背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正是: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c5c0b8ffd1db06fea6988c405eb9c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