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喂孩子的不是肉,是「毒」,傷害已經露苗頭了,家長卻未察覺

2023-04-16     樊村聊教育

原標題:家長喂孩子的不是肉,是「毒」,傷害已經露苗頭了,家長卻未察覺

在孩子逐漸長大的過程中,父母源源不斷地對孩子施以教育引導,努力地把他們培養成優秀的人。但是不得不說,如果父母們用錯了方法的話,給予孩子更多的寵溺時,孩子們所獲得的教育引導反而是存在偏差的。父母給予孩子的教育,是以愛為基礎的,但是如果愛過了頭,那麼反倒局限了孩子的成長空間。

父母喂到孩子嘴裡的是肉,但是其實是妨礙孩子成長的「毒」,家長們卻還不自知樂樂特別喜歡吃肉,所以每頓飯樂樂媽都要特意做一盤肉菜給兒子吃。雖然現在豬肉的價格挺高的,但是樂樂媽在孩子的吃食上十分捨得。「媽媽就你這麼一個兒子,當然會把最好的都給你!」

上周末的時候,樂樂的爺爺奶奶來家裡做客,奶奶特意包起了拿手的水餃。不過餃子剛一上桌,樂樂卻不高興了。因為它咬了一口餃子,居然是薺菜餡兒的,這讓他很不開心。「吃餃子,我只吃肉餡的,快把素餡的拿開!」

聽到孫子這樣說後,樂樂的奶奶趕緊安慰道,「奶奶給你包肉餡的餃子了,不過煮的時候沒有分開煮!奶奶可以幫你挑出來!」聽到奶奶這樣說後,樂樂便命令奶奶說道,「那你就快點挑啊!我再吃到一個素餡的,你就死定了!」

顯然樂樂和奶奶說話的語氣有些沒大沒小,可是,樂樂媽卻沒有對孩子施以管教,反而說道,「當初還不如分開住了呢,這樣反倒費事了,樂樂真的不愛吃素餡的呢!」顯然,樂樂媽也支持兒子,讓奶奶挑餃子的做法,甚至還覺得一開始就應該分開煮。

終於樂樂奶奶把餃子挑出來了,樂樂又嚷嚷著自己只吃肉餡,不吃餃子皮!於是樂樂媽媽又二話不說地幫孩子挑起了肉餡。整個過程中,樂樂爺爺的眉頭皺了又皺,顯然,樂樂媽媽的這種寵溺孩子的方式確實有一些過頭了。在樂樂媽媽看來,自己當兒子毫無問題,但是不得不說這種過分寵溺的姿態很有可能,是在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可是她卻不自知。

父母對孩子過度溺愛,會造成哪些不良影響?時下有不少家庭是獨生子女家庭,這使得父母們極力地把自己全部的愛都給予孩子。但是事實上這種做法很有可能會導致孩子在愛的給予中變得囂張跋扈,自私自利。被父母嬌慣著長大的孩子,他們在言行表達上會存在著明顯的偏差。

當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時,他們便會把父母的給予當成是理所應當的,如果父母不能夠滿足孩子的全部要求時,他們便會大發脾氣對父母大發脾氣,充滿怨懟。父母自以為給予了孩子最好的一切,但是,其實卻剝奪了孩子身上美好的品質,他們給予孩子的愛也無法得到相應的回報和反饋。

父母對孩子的過度寵溺,讓孩子對於父母缺乏了敬畏心,這使得他們在言行表達上更加無法無天。父母權威在孩子眼中不值一提,父母所給予的教育引導也常常被孩子選擇性忽視。父母的寵溺讓他們變得沒有原則和底線,家庭教育也因此而失效。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們如何避免把自己的疼愛變成溺愛?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們有必要培養孩子內心的分寸感和界限感,讓他們明白父母可以給予自己疼愛,但是這種愛也是有分寸的。如果犯錯了,自己就要受到懲罰,雖然父母疼愛自己,但是這並不能夠作為躲避懲罰的理由。讓孩子為自己的錯誤收拾爛攤子,這便是父母教育的原則和底線。

對於孩子的合理需求,家長們可以滿足,但是當孩子的需求超出合理範圍後,父母們就有理由去拒絕。有求必應的父母,自然會討得孩子的歡心,但是這也會增長孩子的慾望。當孩子的慾望是父母能力所不能滿足的時候,寵溺教育的弊端才顯現出來。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沒有必要建立起家長權威,父母在孩子面前有權威感,他們所說的話才能夠得到孩子的信服。雖然說父母應該與孩子建立起平等的親子關係,但是如果父母們在孩子面前失去了權威感的話,那麼他們所說的話很有可能會被孩子當成耳旁風,這顯然不利於教育的實施。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除了要學會給予愛外,還要學會把握好愛的分寸。雖然雖然看起來父母給孩子喂的是有營養的肉,但是其實卻是在給孩子下最害人的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b93ca608fce7c2a0eef5d09d2e26f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