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治的不僅僅是黃河水。
關於「大禹治水」,在中國的民間有很多的傳說,也留下了很多的俗語。
「三過家門而不入」就是出自大禹治水,在山西運城有一個區域叫做「禹都」,有一個叫「舜帝陵」的地方,就是當時的堯舜禹時期,大禹是舜帝收下的官員,在治理黃河期間經常路過自己的家門,但是心繫天下就沒有回家,這段佳話就逐步的流傳下來。
「鯉魚躍龍門」也是出自於「大禹治水」的典故,大禹在治理甘肅與山西交界處的黃河水患,由於龍門山的高度比較高,沒有辦法把山全部移開,就在一個比較適合的地方開了一個小口子,引水而下,鯉魚也會經常從開的口子上去洄遊,因為難度比較大,能上去的魚並不多,所以才有了「鯉魚躍龍門」的傳說,據說鯉魚躍龍門可以幻化為龍。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也是人們經常用到的俗語,黃河為地上河,泥沙量比較大,所以河床一直在增高,決堤是很正常的事情,水流過之後就會帶來肥沃的土壤,所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也常被人們用來表示時來運轉。
大禹治水,治理的不僅僅是水,治理的是中國的地理環境,造福的是一方百姓,放到現在就是咱們中國的水利部部長。
大禹根據山川地理情況,將中國分為九個州,就是:冀州、青州、徐州、兗州、揚州、梁州、豫州、雍州、荊州。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個中國的山山水水當作一個整體來治理,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該疏通的疏通,該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變成肥沃的土地。
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荊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撾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華山、大別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夠順利往下流去,不至於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以後,他就開始理通水脈,長江以北的大多數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abe1fb2802fd15dbb0ec68ae1788c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