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大家談 | 歐洲化妝品成分監管的兩個要點

2023-12-05     青眼

原標題:趨勢大家談 | 歐洲化妝品成分監管的兩個要點

編者按: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國美容化妝品及洗護用品出口總值為348.61億元人民幣,累計同比增長26.6%。

中國化妝品出海正當其時。同時,中國化妝品品牌如何由量變引發質變,在國際舞台上占據一席之地成為時代的新命題。在中關村論壇系列活動「美麗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之際,青眼《趨勢大家談》欄目採訪了來自緬甸、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協主要成員國,以及法國、歐洲等地化妝品行業協會的負責人,解構全球美妝市場趨勢、法規要點,助力企業走出去。本次採訪的是歐洲化妝品協會技術法規與國際事務總監Gerald Renner。

青眼:歐洲一直在推進禁止化妝品動物試驗,請問在歐洲有哪些可以替代動物試驗的安全性檢測方案?

Gerald Renner:禁止動物試驗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多年前就已經在歐洲實施,並實施了十年。當然,禁止動物試驗剛剛在歐洲推行時,並不存在適用於所有安全測試的替代方法,我們需要對新原料進行安全測試。

而現在,歐洲在取代動物試驗上取得了許多進展。在局部毒理性方面,如皮膚刺激、眼睛刺激、皮膚致敏等領域,我們已經有了替代方法,沒有必要再進行動物測試。

當然,比如系統毒理性在內的其它方面。我們可能還沒有找到新的替代方法去證明新成分的安全性。這意味著我們仍然需要進一步努力,開發針對系統毒理性安全測試的方法。

青眼:歐盟化妝品法規一直是中國化妝品法規的重要參考指南,對於近年來歐盟在成分監管上的動態,中國企業也十分關注。請問歐盟或者歐洲對化妝品監管的重點方向是什麼?

Gerald Renner:在成分方面,我們目前有兩個重點關注領域。一個是內分泌干擾物質。針對這些物質,委員會建立了一個可能是內分泌干擾物質、並可能用於化妝品的物質清單,共列出了28種物質。在過去的五年里,我們一直在處理這份清單,並識別那些在化妝品中使用的物質。

我們也準備了安全檔案,並將它們提交給了歐洲委員會,所以在過去的幾年裡,已經出現了很多科學意見,這種情況仍將持續。清其中有幾種紫外線過濾劑、防腐劑、抗氧化劑,甚至還有一些植物提取物。

清單中的這些物質,有些已經受到了監管,但有部分物質的監管可能會發生變化。不過有些物質是沒有受到監管的,比如抗氧化劑,可能將會有新的監管條例。

其中,最著名的物質是BHA和BHT抗氧化劑,它們也正在評估中,但必須要說的是,很多物質已經得到了科學委員會的意見。在大部分情況下,科學委員會都確認這些物質在目前使用是安全的,或者是在使用中存在較小風險。對於這個優先清單,我們做了大量工作,但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儘管這些物質有可能是內分泌干擾物質,但它們在化妝品中的使用是安全的。

第二個重點在納米材料。我們有一項規定,即如果產品首次含有新的納米材料,這種納米材料需要進行評估。

另外一種是合成無定形二氧化矽,在牙膏中被廣泛使用,在化妝品中也被廣泛使用。

青眼:本次大會將探討化妝品安全評估問題,這也是目前中國化妝品法規的焦點,能否從你們的經驗給企業一些建議參考?

Gerald Renner:根據我的經驗來看,三十年前,安全評估引入歐洲法律要求時,有一個三四年的過渡期。當時,對於歐洲企業來講,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是不可能做到的。很難讓超過5000家公司在短時間內獲得進行高質量安全評估的知識和經驗。

從引入到現在歐洲在安全評估上的成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這將需要大量的培訓,需要建立安全評估的基礎設施和網絡。

所以,目前的建議是加強安全評估的培訓,不是每家公司都必須進行自我安全評估,可以有第三方進行安全評估,但需要一個龐大的安全評估平台和網絡來處理所有需要評估的產品。

所有的從業人員都需要接受培訓,監管機構和評估員同樣需要接受培訓,了解如何閱讀和理解安全評估。安全評估涉及所有數據,包括新數據、符合標準的數據,以及剛剛研究出來的數據。一個好的安全評估員會查看所有這些數據,然後得出結論,這都需要時間。

我們在歐洲已經有了30年的經驗,目前有一個廣泛的顧問網絡進行第三方安全評估,這已經成為一種慣例並且運作良好。

同時,我們關於安全評估方面的培訓正在進行,也經常舉辦培訓課程,監管機構會與行業里的公司或者機構一起接受相同的培訓,這樣每個人都知道需要做什麼,並且能夠理解相當的內容。

我認為中國正在朝著全面進行安全評估的正確方向發展。但過渡將是困難的,中國需要找到一個可能性,給那些仍需要發展的公司爭取時間,同時不應該阻礙那些已經能夠做到的公司。

因此,監管機構需要進行一些非常重要的引導,推動那些需要快速學習的公司。並且讓那些已經能夠做到的公司利用它去進入市場。

青眼:當前,針對中國化妝品法規與市場,歐洲化妝品企業重點關心什麼?

Gerald Renner:我們在歐洲有經驗、有非常高水平的安全記錄,我們有數據支持產品在歐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當我們來到中國時,我們仍然需要額外的工作。

我們進入中國市場要做一些重複的工作。比如需要重新進行一些測試,因為它必須在中國進行,而我們此前遵循的是國際標準,並非中國標準。因此,這些特定的問題通常很麻煩和困難,也意味著我們需要額外的投入。

我理解中國的立場,我們知道中國的標準是有效的。現在接受國際標準的產品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步驟,但我認為最終有必要邁出這一步,接受國際標準。因為中國公司出口基於中國標準的產品,也許產品將不被接受,但基於國際標準,它們還是會被接受。所以我認為有一天,中國將進一步接受國際標準。

大家未來擔心的一個問題是,也許歐洲今天進行的安全評估可能不會被中國接受。

另外一個問題是標籤。這可能意味著我們不能保留原始包裝,要根據中國的要求來改變包裝以及標籤,也或許意味著我們需要進行特定的中國包裝,這將是一個巨大的成本。

青眼:中國有很多品牌也有出海的意願,您能否從法律法規方面來講講歐洲品牌進入中國和中國品牌進入歐洲都有哪些挑戰?

Gerald Renner:我知道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和二十世紀初,進入中國市場很容易,可以很快、很容易地進入中國市場。但自2010年以來,中國開始執行自己的法律,因為人們沒有正確理解這些中國的法規,所以出現了一些困難。還有變化很快,一些小公司被這些變化所淹沒,因為他們無法快速適應。

進入中國市場是一個不確定因素,因為企業不知道它的產品、標籤會不會被接受。對於企業來說,最糟糕的情況就是不確定性。

就像之前說的那樣,中國公司進入歐洲市場也必須重新做檢測、標籤上做改變。在中國按照中國的方式進行,當他們想要進入美國、歐洲等地時,他們需要按照國際方式重新做一遍。

我認為很多人並不了解歐洲的化妝品法規。因為中國在一個非常不同的監管環境中成長起來。所以,現在進入歐洲市場意味著思維方式上的很多改變,但我相信並不是非常困難。

我認為很多中國公司對於動物測試禁令非常困擾。在歐洲,我們已經學會了如何應對它,已經在使用替代方法方面取得了進展,因為我們有了十年的先行發展優勢來處理這個問題。

所以我依然認為,很多中國公司可能會感到害怕,因為他們誤解了歐洲的禁令,他們認為一切都不好,但是這不是事實。否則,我們在歐洲也不會有目前這麼好的發展狀況。所以我認為很多時候只是缺乏足夠的了解。

事實上,我期待著有一天能有第一家中國公司成為歐洲化妝品協會的成員,因為那意味著一家中國公司在歐洲市場取得了成功,而我相信這一天不會遠。

(青眼:向世界講好中國化妝品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a4286654298269ed7f188dfd009f5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