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眉哥戴維斯,到底有多強?

2019-08-15   安可的五維口袋

這時代下爭議最大的長人,是誰?


卡爾安東尼唐斯、吉米巴特勒和錫伯杜三人在明尼蘇達的歡樂宮斗讓年輕的狼王飽受關於領袖能力的質疑;喬爾恩比德在猛龍季後賽史詩級側翼壓力下的磕絆表現使得有心人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大個子向歷史級中鋒邁進的步伐;尼古拉-約基奇風頭最勁,但相對其進攻而言的防守能力,仍然讓他沒少生受「第一中鋒的防守可不會這麼普通」的風言風語。


但說到爭議最大,最被質疑包裹的超級中鋒,非安東尼-戴維斯莫屬。


年復一年,這位像是從基因實驗室里誕生的怪物,[1]在美媒球員實力排名和鵜鶘輸球的場次共同攀升,在每年「ABCDESPN新賽季排名」揭露後引發一次又一次「臥槽戴維斯憑啥排的比我們家庫里/哈登/倫納德高」的大討論。甚至有人開始戲稱,戴維斯是在大量國際球員天賦湧入後被NBA抬出來充作本土球員門面的美國之子。更是試圖從戴維斯的技術細節中摳出關於鵜鶘輸球的所有秘密。


[1]如果你讓我用基因或者克隆技術從無到有創造一個「完美球員」,勒布朗、戴維斯和羅賓遜是首先要採集的前三選項。


不過,和論壇上大量對戴維斯帶隊能力的輕鄙不同,數據界關於AD的評價似乎與媒體齊頭並進。即使是傳統紙媒下走出的許多大記者,諸如比爾西蒙斯之流,早在2015年的交易價值榜上就將AD抬到了詹杜級別,在私人點評的章節里,更是直接以「不幸的鄧肯」這種在論壇里必遭群嘲的話語稱呼。


戴維斯究竟是什麼水平的球員,應該如何評價呢?


如果說需要去除掉戴維斯的新秀賽季避免對他過於苛責,那自14賽季起,戴維斯的六個鵜鶘賽季僅僅兩進季後賽,兩次的結局都遭遇了勇士而被輕快利落的掃地出門,似乎確實並不算體面。但很少有人在置喙戴維斯帶隊能力的時候考慮到這六年間鵜鶘頻繁的傷病,看看下面這份清單吧:


2014賽季:球隊薪水排名第四,專程為戴維斯找來的空間型四號位萊恩安德森確診為椎間盤突出,22場後宣布賽季報銷;球隊實際上的外線頭號持球人朱霍勒迪因為右腿脛骨手術只打了34場。戈登與埃文斯出戰64場和72場,球隊西部第十二。


2015賽季:安德森與戈登出戰難得同時滿了60場,埃文斯79場,霍勒迪依然受困傷病剛剛打了40場。球隊西部第八,面對67勝的勇士,戴維斯場均31分11籃板2助攻1搶斷3封蓋,命中率54%。


2016賽季:霍勒迪終於恢復健康出戰65場,安德森也繼續出勤60+,但球隊的另外兩名首發戈登與埃文斯分別因為膝蓋只打了45和25場。球隊西部第十二。


2017賽季:戈登與安德森多年的健康史沒能讓鵜鶘在他們身上再賭一把,從而放去了火箭。考辛斯只在鵜鶘打了17場球。鵜鶘西部第十。戴維斯和霍勒迪當然打出了符合身價的場數和表現,但老實說,一個賽季大半時光首發是希爾德、弗雷澤和康寧漢姆的球隊,難道不是正在乾脆利落的重建過渡期嗎?


2018賽季:霍勒迪81場,摩爾全勤;隆多出場了60場;考辛斯和米羅蒂奇無縫銜接撐起了鵜鶘的前後半程。球隊西部第六,戴維斯首輪33分12籃板2助攻1.5搶斷2.5封蓋,58%命中率;次輪再戰勇士,28分12籃板2助攻2搶斷2封蓋,命中率48%。


2019賽季:我們終於可以說是戴維斯的錯了。


對於大多論壇而言,毫無意義但又讓大眾十分熱衷的胡亂歸納一直是對一名球員定性的主要手段。人們總是試圖花一下午時間,鑽研一個最多3秒的GIF中體現的防守漏人和隊友們的細微表情變化,從而總結這個隊伍大當家領袖能力不足和本賽季凝聚力不佳,從心理學的角度勘察所謂帶隊能力和領袖氣質;也不願意打開STAT和BBR查一下是不是他們球隊的出勤率,用十分鐘的時間閱讀一下對面的防守策略,和球員是不是只是出現了數學統計上的正常波動在今晚來了大姨媽。


球隊成績不佳——老大不行——老大數據似乎很好?


觸發支線劇情1:老大沒有領袖氣質/不夠強硬/控場能力不足。


觸發支線劇情2:數據不能說明一切,數據都是騙人噠。


等等,安東尼戴維斯技術上的特點當然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自己的缺憾,但所有球員都有缺憾。鵜鶘無法贏球的主要原因難道不是他們在競爭激烈的西部常年只剩下三個首發?


難道我們沒發現15和18年他們終於打進季後賽的共同特點就是戴維斯至少有三名首發小夥伴終於能出戰60場?


為什麼我們不換一個角度考慮問題,認為只要球隊能保證出勤,戴維斯就能帶隊贏球呢?


矯正了一下關於戴維斯的刻板印象,讓我們基於數據,來對這名球員進行一個定性描述吧。下圖是安東尼戴維斯的進攻手段分布和效率評級,因為牽扯到數量問題,故選用了18年而非出場時間後半段受限的19年。


關鍵點有哪些呢?


1.

有區別於恩比德、唐斯和約基奇,戴維斯是超級內線中十分明顯的更偏重於無球進攻。唐斯和大帝的持球進攻比例都逼近四成,背身占比在30%上下浮動,約基奇有大量的策應戰術起手,實際負擔的球權遠高於回合占有率,而戴維斯的持球比例不過27.7%,背身比例僅有18.7%。


2.

戴維斯的進攻手段分布極其全面,這種全面並非唐斯這一類進攻技藝上的周全,而是融入比賽方式的均衡。前五項均高於10%而低於20%,除定點外四項都有非常優秀的效率評級,為什麼人們總說戴維斯的數據效率與場面不匹配從而得出戴維斯實際影響力?原因就在這裡面。

——持球少,無球走位多,所以處理球快,不惹眼。

——進攻方式均衡排布,一個二次進攻接一個擋拆內切,再一個背身單打續一記轉身切入。因為雜,所以散,所以不知不覺就被捲走20+,難限制。18年勇士鋒線犀利如此,照樣被戴維斯颳了場均28分去,這本來就是一種能力所在。


3.

照理說,無球為主的進攻方式是當今內線群賴以生存的主流,但最終明星少,配角多,是由這類球員的基礎屬性決定的。無球效率高,殺傷力強,所以這類球員命中率大多好看;但無球的產量有上限,動態中拿球大多直接終結,所以這類球員大多只能降權不能加權,並且和隊友的連結少。


戴維斯絕非凡俗,他在超級巨星里算得上無球為主,但持球帶來的單挑能力可以幫助他向上吃掉球權,而身體上的硬性天賦讓他根本不依賴後衛質量和衝擊力,能強行收掉很多不是機會的機會。再加上中鋒里最好的轉換意識與終結能力


因為體型和臂展的緣故,戴維斯對大多數球隊來說只能用大體型五號位防守,而戴維斯在守轉攻中的奔襲速度又能甩開這些大體型的五號位。但非常可惜的是,內線大多承擔著籃板保護的要務,快下需要放棄防守籃板,而鵜鶘一直沒能給戴維斯提供足夠高度的籃板型側翼。如果戴維斯能搭檔一個後場籃板出色,具備精準長傳的側翼能在每場跑四五個快下......

所謂的天賦就是如此,真正凌駕眾生的天分不會出現在海報式的扣籃和封蓋中,而是體現在每一個easy ball和無球空切之下。

4.

不過,作為頂尖的擋拆人,他擋拆中的跳投稱不上十分出色。戴維斯的進攻主要由攻框終結,接球跳投僅僅占到自身進攻比重的18%,做的不多;而17、18再加上19連著三年在聯盟中的效率評級,分別是35%、25%和55%。進步的確有,但是是單賽季的偶然爆發還是進益尚不好說,並且即使是19的數據,也稱不上是多好的掩護外拆手。這讓戴維斯在陣地戰中和勒布朗契合的程度打了一個微小的折扣。

5.

不過到底,無球類球員的通病,戴維斯也沒拉下。

戴維斯不黏球,樂於分享,但整個生涯的回合占有率-助攻率,一直是30%-10%,直到今年才升到30%-20%,這還是鵜鶘為了設計了大量手遞手戰術球的情況下。鄧肯、巴克利和馬龍的MVP賽季,全都是20%助攻率往上。

戴維斯持球進攻少、切入、掩護人和定點投籃多,更多擔任終結手和砍刀;而背身和面框單挑為主的球員,效率和養後衛的能力略微不如,但卻是當家坐纛兒的軸心,和隊友的連結強,對防守陣型的破壞力更大,也就意味著能在越艱澀、越低速的場面下扛住越多的戰術起手,進而滋養全隊。AD對開拓者一戰47分生涯最高,但有心人如果看了,會發現那場全靠順下拋射和接球上籃;轉換和擋拆中接隆多與霍勒迪傳球終結,是純靠無球拿了45+。

如果在季後賽遇到針對強,外圍壓迫力足夠,內線又不至於被戴維斯一跳就拋在地上的防守強隊,全隊筋骨酥軟跑不出戰術和擋拆,要他一個強行提升回合占有率,一手操辦全隊六七成陣地戰進攻維持產量,那戴維斯確實做不到。

扛球權的能力有上限,撕扯陣型的能力有上限,與隊友之間的聯攜有上限。

6.

並且,與自己風雷電火的無球進攻比,背身和面框單挑數目在遠小於恩比德唐斯這類球員的情況下效率也不占優,實在稱不上出彩。

看比賽,戴維斯遇到輕型內線則愛背身勾手和對抗後轉身進籃下在另一側打板放籃,但遇到體型對的上的防守人又不得不單挑時,他不能真的頻繁像唐斯一樣拉開了在外圍運球發揮機動性的優勢,而是用大量的高位試探步跳投和兩翼翻身終結回合——戴維斯跳投的效率評級常年在50%上下搖擺,又有大量長兩分出手,這也是目前制約AD效率的罪魁禍首。


至於防守端,戴維斯幾乎沒什麼可以指責的了。對於現代籃球而言,內線對擋拆的防守表現就決定了一名內線在防守端的地位和球隊構建的防守體系。一般來說,輕型內線重橫移和逼搶,多用夾擊和換防應付持球人,但護框和籃板保護就要吃虧;重型內線則依據外線領防人的水平,選擇延誤後歸位或者沉底護框,遇到有持球投大神或者射手極多的球隊就容易吃虧。

戴維斯的身板和臂展讓他能有大多數重型內線都可望而不可即的護框,以及還算不錯的籃板保護,又能以極具侵略性的姿態參與夾擊造失誤——18年鵜鶘橫掃開拓者,無論攻防,戴維斯都應居首功。

18年常規賽他在場時可以讓對手的百回合得分下降7.5分,足夠讓當年進攻效率第一的火箭變成第二十的尼克斯;除開混亂的2019,17、18兩年戴維斯的DRPM都高達3.7+排名聯盟前六。只可惜,鵜鶘雖然有頂尖的內線防守人和頂尖的領防人(霍勒迪),但卻一直沒有長期搭檔,具備足夠體型和機動性,協防同屬上佳的側翼夥伴。

防守端兼顧護框與擋拆中的機動性,進攻端無球為主無縫參與擋拆滋養後衛不長時間持球,有平均水平的遠射和最頂級的近框終結與快下,又具備消化一定量球權的能力,如果說唐斯是這時代中鋒進攻端的最佳模板,那戴維斯就是這時代中鋒的最佳模板。

同樣,他適合的隊友,能隨時隨地扛下大量球權,又具備調配能力的組織大師;能讓他每場肆意快下且不用擔心後場籃板,又具備一手長傳的高大側翼;一個擅於造失誤的強硬領防人、一個手快聰慧擅於判斷球路的遊走型側翼、一個鎮禁區堵籃下,充作2008-2010年帕金斯的內線搭檔,讓他全心全意的掃蕩夾擊。

嗯,進攻端的勒布朗+戴維斯,防守端的格林+勒布朗+考辛斯+戴維斯——就是下賽季的湖人了。

這是戴維斯第一次具備爭冠水平的隊友,也是他職業生涯至今最大的舞台,或許此刻夏天的沉靜,是1992年查爾斯巴克利、1993年哈基姆奧拉朱旺掀起颶風的前夜,也說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