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棲大會順利落幕,今年都有哪些亮點?

2019-09-29     AiChinaTech

2019年杭州·雲棲大會閉幕,超過6萬人次觀展,200餘位頂尖科學家分享了前沿技術。本屆大會以「數·智」為主題,以開發者為視角,聚焦數字經濟為核心議題,重點展示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領域。在今年的大會上,都發表了哪些精彩言論,展示了哪些前沿科技,讓我們從七大看點一起回顧一下!

一、阿里第一顆AI晶片問世



阿里巴巴達摩院院長張建鋒現場展示了這款全球最強的AI晶片——含光800。在業界標準的ResNet-50測試中,含光800推理性能達到78563 IPS,比目前業界最好的AI晶片性能高4倍;能效比500 IPS/W,是第二名的3.3倍。

目前,含光800已開始應用在阿里巴巴內部核心業務中,例如在城市大腦中實時處理杭州主城區交通視頻,需要40顆傳統GPU,延時為300ms,使用含光800僅需 4顆,延時降至150ms。含光800將通過阿里雲對外輸出AI算力。基於含光800的AI雲服務當天正式上線,相比傳統GPU算力,性價比提升100%。

二、逍遙子發布「百新」概念



張勇在主題演講中提出數智驅動從「五新」到「百新」的概念。在數字經濟時代的全面進入期,我們從「五新」全面走向「百新」、走向「萬新」,走向各行各業的數字和智能驅動。現在無論是工廠、學校還是醫院,各行各業都在走向數字化運營、數字化產業升級,所有的商業元素乃至所有的社會元素都在全面走向數字化和智能化。

三、達摩院公布2周年成績單,40餘項世界第一



成立兩年來,達摩院建立了遍布全球的研髮網絡,在中國、東南亞、歐洲、中東、北美、以色列等地均設立了研發中心,並與全球150多所知名高校的100多個科研團隊開展科研項目合作。

達摩院在國際頂級學術會議上累計發表近450多篇論文,在自然語言處理、智能語音、視覺計算等領域算法奪得40多項世界第一。例如,達摩院視覺實驗室在在WebVision競賽中獲得冠軍,可以識別超過100萬種物理實體;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推出了業界首個實現車路協同的自動駕駛方案,在多個半封閉園區實現了L4級別自動駕駛物流車日常化運營。

四、阿里雲三代掌門人對話



從阿里雲成立至今,三任總裁見證了它成長的不同階段。2009年,現任阿里首席技術委員會主席的王堅創立阿里雲,推出中國第一個自主研發的大規模雲計算作業系統飛天,並提出「城市大腦」概念;2014年底,胡曉明從王堅手中接過阿里雲,在他的帶領下,阿里雲在全球雲計算市場競爭中進入前三;2018年11月,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張建鋒兼任阿里雲智能事業群總裁,重新定義數字經濟時代的阿里雲。

談及未來,作為三任阿里雲掌門人,王堅、胡曉明和張建鋒分別用一句未來商業關鍵詞給到了阿里雲,即「繼續努力」、「技術越來越成為一種共識」和「需求遷移,技術驅動。」

五、視聯網平台解決方案,賦能AI+視頻



在雲棲大會現場,阿里雲生態合作夥伴極鏈科技正式發布智能視頻雲聯合解決方案——視聯網平台解決方案。視聯網是指以視頻作為信息傳遞介質和網際網路功能載體的新網際網路形態,將各種各樣的網際網路服務通過「視頻小程序」的方式嵌入視頻中,讓視頻內容成為未來網際網路的核心入口。在未來的世界裡,萬物皆可點,萬物皆可互動,萬物皆可服務。視聯網時代下,人們的生活方式獲得全新改變。

六、阿里巴巴AI每天調用超1萬億次



在2019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首次公布人工智慧調用規模:每天調用超1萬億次,服務全球10億人,日處理圖像10億張、視頻120萬小時、語音55萬小時及自然語言5千億句。此外,阿里視覺智能日調用量超過1600億次,語音及語音AI在阿里巴巴經濟體系內的阿里小蜜、高德「小德」、阿里智能翻譯、天貓精靈、螞蟻金服等均有應用。阿里稱,其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人工智慧公司。

七、全球23個城市引入阿里雲城市大腦



三年前,城市大腦在雲棲大會上正式發布。今年,阿里雲公布了城市大腦三年來取得的一系列進展:全球23個城市引入城市大腦,覆蓋了交通、城管、文旅、衛健等11個領域,48個場景。同時,城市大腦成為「數字經濟第一城」杭州發展的關鍵動力。其中同蕭山機場的一項新合作,使用城市大腦的調度能力幫助機場有效管控航班起降、上下客、行李搬運、加油、餐配、檢修、保潔等各個環節。

只要文明還在,技術就會持續進步。伴隨著雲、大數據、智聯網、人工智慧等高新科技的快速發展,一個全新的數字經濟時代已到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C19e20BJleJMoPMLLb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