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古平
一
《漫空翠竹扶山住》是書法家魏開勝作品集裡的一幅扇面。細細品之,線條老辣,筆墨純熟,氣勢貫通。寥寥七字,從容嫻雅中蘊含著參禪妙悟。
開勝學書近四十年,主攻隸、行、草,尤以草見長。他曾醉心於漢隸的雄健飛動之美、鍾繇的飽滿恬靜之美、二王的飄逸典雅之美,但最讓他著迷嚮往的還是黃庭堅的蒼渾勁健之美。他數年研習山谷道人書法《松風閣》《廉頗藺相如列傳》《諸上座帖》等名作,逐漸形成了綿勁、遲澀、堅柔的書法韻味。為堅定自己的學書目標,他將新近出版的書法作品集取名為「松風寫意」。
二
衡量一個書法家功力強弱的重要標準之一是線條的質量。一幅好的書法作品,骨與肉相依互濟,肉與筋相牽互連,筋與血相浸互滲,血與氣相容互化。這方面,開勝作了持續的探索。對聯「古蹟雖陳猶在目,春風相遇不知年」是讓很多觀眾稱道的一幅作品。「古」「陳」「目」「春」等字,肥而秀美,有著豐艷的線條;「跡」「雖」「猶」「風」等字,瘦字有肉,有著清妙的線條。兩種線條互交互匯、互滲互化,讓作品頓生韻味,力感、風韻、柔韌、華彩和精神熔於一爐後,產生了極大的視覺衝擊力,給觀眾以藝術的享受。
三
開勝書法的韻味,不僅來自於線條,也來自於單字的疏密聚散空間的組合。孫過庭說:「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准」。一個字的點畫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依存,彼此共生,同處一體之中。他的《黃庭堅謝答聞善二兄九絕句》《書有道 藝無涯》《劉伯承·出益州》等作品十分注重每個字的開合照應、粗細搭配、輕重互聯、錯落互動和長短相補,這些作品既遵循了結字法則、點線規矩,又融入了書家的思想情感,有的字長槍大戟舞雙槳,有的字遲澀綿勁寫枯藤,頗有山谷道人之遺韻。這也是我想把本文標題定為「漫空翠竹扶山住」的一點緣由。
四
書法與音樂有許多相通之處。音樂的韻味是通過音節的巧妙銜接而產生的,而書法的韻味往往是通過字組的巧妙聯串而產生的。開勝的草書作品《黃山谷·西江月》《過方城尋七叔祖舊題》將草字與字組的承啟關係處理得很好,輕重相間,體勢多變、欹正錯落,形成了節奏分明、氣韻通達的律動,營造了起伏頓挫、交替變幻的韻律節奏。加之作品在整體章法上的和諧分布,使讀者從他的作品中能聽見一個書法家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