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內地票房呢,起起伏伏的,有驚喜也有失望。
暫時還不敢很堅定地說,內地電影市場是好了或者差了。但是,有個事情還是基本達成共識了的。
那就是,好萊塢電影在內地真的是不行了。甚至,前幾年在內地市場一通亂殺的漫威超級英雄片,今年也明顯見了疲態。
比如今年上映的三部漫威真人英雄電影。
表現最好的《銀河護衛隊3》,內地票房也僅有6.06億。
至於2.72億的《蟻人3》和1.06億的《黑豹2》,就更沒什麼好說的了。
實際上,不光在內地市場,甚至在好萊塢,漫威的統治力也是在逐年下降的。就好像今年,大家聊起的院線電影,更多是《芭比》《奧本海默》,甚至是泰勒·斯威夫特的演唱會紀錄片,而漫威電影,卻沒那麼多人會聊了。
剛好,《綜藝》就出了一個大專題,專門去講如今漫威影業的各種困境與麻煩,大家也可以一起感受下:
即便是漫威,如今煩心事也相當多呢。
今年9月,漫威影業執行長凱文·費奇帶領漫威的工作人員們,在棕櫚泉舉行了影業的年度聚會。在之前的幾年,這種聚會的氛圍都特別棒:充滿自信,信心滿滿。
不過,今年的這次聚會卻充滿了焦慮情緒。
漫威的高層們都在為這幾年一系列影視化的失手,漫威頂級明星的法律醜聞,以及將漫威的品牌成功從電影拓展到流媒體的不順煩惱不已。
首先,對漫威來說,如今最緊迫的問題是如何處理喬納森·梅傑斯的法律危機。
他飾演的征服者康,原本會是漫威電影宇宙下一階段最重要的反派(對應上一階段的滅霸)。如今,他卻要前往紐約參加一場備受關注的家庭暴力案件的審判(他涉嫌家暴他的女友,並將因此面臨庭審)。
雖然,這位演員堅稱自己是受害者,但他聲譽的損失和他可能輸掉的官司,都會迫使漫威重新考慮是否會繼續讓他的角色作為核心,且串起下一階段的各種漫威劇集和影片。
在棕櫚泉舉行的年會上,漫威高管們正在考慮採用備用計劃,將核心轉向另一個漫威反派,比如毀滅博士。
但,臨時更換核心反派並沒有那麼容易,因為喬納森·梅傑斯飾演的征服者康已經是漫威宇宙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了。
包括在2月份上映的《蟻人3》他就是最核心。
而在最近正在熱播的漫威劇《洛基》第二季,他也是劇中重要的核心。據
說,特別是11月9日播出的本季大結局中,他的康也被設定為2026年《復仇者聯盟5》的大反派。
一位看過《洛基》第二季大結局的人士表示:
「漫威真的被康這個角色坑死了!
由於編劇工會大罷工,他們最近才有機會重寫這個角色,但完全看不到他們繼續拓展這個角色的可能。」
除了喬納森·梅傑斯的負面事件,漫威高層還要應對即將上映的《驚奇隊長2》。
這部漫威最新的超級英雄大片,卻一直面臨重拍的困擾,而現在,影片的票房前景也並不被大家看好。
這似乎是漫威從未遇到的新問題。
自2008年的《鋼鐵俠》開始,漫威的電影幾乎一路高歌猛進。
這一路的成功,一直到2019年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全球暴賺28億美金達到頂峰,這也是漫威影業在32部電影中累計賺取近300億美元的里程碑。
而接下來,再想複製這種成功,可能就不容易了。
2020年,由於疫情的原因,迪士尼考慮全力推廣自己的流媒體平台Disney+,而漫威則要提供一系列原創內容給Disney+,共同提昇平台熱度,提高迪士尼的股價。
而根據這個計劃,漫威的超級英雄作品將永不間斷,無論是在影院還是在流媒體平台,都要有持續不斷的內容製作出來。
於是,大量的漫威超級英雄作品推出。但是,如此頻繁製作這麼多超級英雄作品,對漫威的製作部門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此外,還需要把這麼多各不相同的劇集、電影的情節交織在一起,構成一個大的宇宙。但實際情況上,這些故事反倒讓觀眾越來越困惑了。
專注迪士尼的分析人士表示:「漫威機器持續不斷推出大量超級英雄內容。它是否已經讓人們對超級英雄產生了審美疲勞呢?」
「因為,你拍得越多,就越難保持作品的質量。包括他們試圖引入一些新的角色,如《尚氣與十環傳奇》《永恆族》,其實效果也都沒那麼理想。而在預算如此龐大的情況下,你是必須要取得巨大成功的。」
《驚奇隊長2》將於11月10日在影院上映,但至少以漫威的標準來看,它可能很難達到預期。
這部電影成本2.5億美元,可目前的票房預測是首周末票房大概7500萬至8000萬美元,遠低於去年《奇異博士2》(北美首周末票房1.85億美元)。
由尼婭·達科斯塔執導的《驚奇隊長2》,試圖將布麗·拉爾森的驚奇隊長與另外兩個超級女英雄聯合起來。
她們分別是驚奇隊長的小侄女,如今的莫妮卡·蘭博隊長(泰柔娜·派麗絲飾),她在2021年的Disney+ 劇集《旺達幻視》中首次亮相;
以及驚奇隊長的超級粉絲「驚奇少女」卡瑪拉·克汗(伊曼·韋拉尼飾),她在2022年的Disney+ 劇集《驚奇少女》中首次亮相。
但是,這一設定,首先帶來的是長達四周的重拍,因為要讓情節更加連貫。
甚至,在影片後期製作期間,導演尼婭·達科斯塔卻前往倫敦,開始籌備她的新片《海達》。
也有內部人士對比表示質疑:「如果你執導了一部成本2.5億美元的電影,導演卻在剩下幾個月的時間裡離開,這確實是有點奇怪的。」
同時,《驚奇隊長2》還經歷了兩次改檔,先是讓出檔期給《蟻人3》,因為蟻人的製作速度更快;接著,又將上映時間從原定的7月推遲到11月,以便有更多時間調整這部影片。
當然,這一系列調整,其實對影片幫助並不大。
6月的時候,漫威在德州做了一次公開的試映(而以往,他們只是針對迪士尼內部員工及其家人做試映,並諮詢意見),只是,試映的反響卻一般般。
而按消息人士的描述:「漫威老總凱文·費奇真正的超能力是他的天賦,他會親自參與後期製作,並幫助電影變得更出色,確保它們最終可以成功。」
「只是,如今他分身乏術。」
凱文·費奇並不是唯一一個感受到壓力的人。
甚至整個漫威的後期團隊,包括員工和承包商,都在努力跟上永無止境的後期製作節奏。
今年2月,在「蟻人3」的全球首映禮上,當影片結束時,觀眾更多的反應是震驚,原因是其中一些劣質的CG特效。
據在場的某資深經紀人說:「至少有10場戲的視覺效果是在最後一刻加上去的,而且很不清晰。這太瘋狂了,我在整個職業生涯都從未見過這樣的事情。每個人都在談論這事,甚至是高管的孩子們都在聊。」
因為與《驚奇隊長2》交換檔期,讓《蟻人3》的上映時間提前,於是製作變得非常趕,他們不得不將後期製作進度提前了四個半月。
凱文·費奇的能力是「在飛機降落時給跑道加泡沫」,漫威電影因此以臨時抱佛腳而聞名。
但這麼粗糙的未完成作品真是前所未有。最終,這部預算為2億美元的漫威大作遭遇了各種批評。
甚至,漫威的視效工作人員也對每天工作14小時且無加班費感到厭倦。最終,他們在九月投票決定加入工會,帶來了整個行業的新趨勢。
據說,包括CEO鮑勃·艾格在內的迪士尼高層,都對漫威的視覺效果問題感到憤怒。在《蟻人3》首映慘敗一個月後,漫威後期、視覺效果和動畫製作的負責人維多利亞·阿隆索被解僱了。
儘管她被突然解僱的官方原因是她未經授權就擔任了奧斯卡國際影片提名的《阿根廷,1985》的製片人。
據知情人士透露,迪士尼高層對她非常不滿。因為當時漫威作品的質量正在急劇下降,特別是幾部漫威劇集尤其明顯。
尤其是視覺部分的趕工問題。一些漫威劇的最終視覺效果,比如《旺達幻視》和《女浩克》,都是在流媒體首映後,才最終把視覺特效鏡頭補齊。
而維多利亞·阿隆索卻在忙著推廣《阿根廷,1985》,這顯然讓迪士尼非常不滿。
當然,內部人士認為,維多利亞·阿隆索也只是個替罪羊。好像《女浩克》,在劇本開發階段就缺乏監管。
在「女浩克」的原始故事情節中, 塔提阿娜·瑪斯拉尼變身成綠巨人的閃回場景直到第8集才出現。但在漫威的智囊團觀看了片段後,他們意識到這個場景需要在第一集中發生,這樣觀眾就能更早了解角色的背景故事。
這也就意味著特效團隊必須更快在後期製作中解決這一問題。
一位參與了《女浩克》的工作人員表示:「我們所看到的糟糕視覺效果,正是不成熟的劇本造成的。那不是維多利亞·阿隆索的問題,而是凱文·費奇的問題。甚至是比凱文地位更高的人的問題。這些問題在前期製作中就應該解決。」
與此同時,漫威一直在虧錢,一集《女浩克》的成本高達2500萬美元,遠超HBO《權力的遊戲》最終季的預算,但卻沒有帶來權游那樣的熱度和影響力。
同時,2022年8月《女浩克》首播,其實就已經預示了半年後《蟻人3》的特效災難。
因為在那時,「《女浩克》就有多個場景的特效都失焦了。」
同時,種種跡象表明,漫威超級英雄作品的泛濫,使觀眾正在對他們失去興趣。
漫威專家表示:「在2019年的漫威巔峰期,如果你在某個東西前面加上『漫威出品』,人們會認為『哦,這代表著高質量』。但由於之後有太多項目問題一大堆,這種關聯已經不再成立。」
隨著批評的增加,凱文·費奇正在考慮放棄那些不起作用的項目。
一個典型例子就是:重啟版的「新刀鋒戰士」。
影片原計劃邀請馬赫沙拉·阿里擔任主演,2023年上映。看起來還挺吸引人的。
但是,該項目已經經歷了至少五位編劇、兩位導演和一次六周前的停工。一位熟悉本項目的人說,現在的故事變成了由女性主導的故事,刀鋒戰士則被降為第四主角,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設定,畢竟他們已經簽了兩奪奧斯卡的馬赫沙拉·阿里。
據報道,因為劇本問題,阿里已經準備退出這個項目了。
而凱文·費奇則聘請《金剛狼3》的編劇,打算重新開始準備劇本。據報道,漫威計劃用不到1億美元的預算製作這部電影,這與漫威以往的大手筆策略是非常不同的。
如今,迪士尼和漫威的高層甚至在考慮一些非常戲劇性的舉動。
據消息人士稱,他們已經在商討「復仇者聯盟」原班人馬重聚的計劃。
這甚至包括復活羅伯特·唐尼飾演的鋼鐵俠和斯嘉麗·詹森飾演的黑寡婦,因為這兩個角色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中已經被殺死了。
當然,在漫畫里,復活角色也不是很困難的事情,多重宇宙就好了。
而漫威方面尚未確認這個想法。畢竟,如果他們打算讓這些演員回歸,那一定不會便宜。消息人士稱,唐尼飾演的《鋼鐵俠3》的前期工資約為2500萬美元。
而上面提到的,征服者康的飾演者喬納森·梅傑斯的官司也一直是個大麻煩。
一位來自漫威的消息人士指出,不光是法律問題,由於《蟻人3》在票房上的表現不佳,漫威已經考慮放棄由梅傑斯領銜的下一個階段漫威作品。
另外,替換康的飾演者也是方法之一。就好像凱文·費奇在《鋼鐵俠2》中用唐·錢德爾取代了特倫斯·霍華德一樣。
然而,2023年漫威出品還是有一個亮點的,那就是全球票房達到8.45億美金的《銀河護衛隊3》。
只是,他的導演詹姆斯·古恩已經轉投DC。
重振漫威的關鍵,可能在於,迪士尼在2019年收購21世紀福克斯時獲得的新的超級英雄武器庫。
這筆交易使X戰警和奇異四俠等知名超級英雄重新回到了漫威的麾下。
粉絲們已經對明年的《死侍3》感到興奮,該片將瑞恩·雷諾茲飾演的死侍和休·傑克曼飾演的金剛狼重新聯合起來,還有預定於2025年上映的《奇異四俠》重啟版。
此外,福斯的加入,可以讓凱文費奇重新考慮「X戰警」系列。
隨著編劇工會罷工的結束,漫威已經開始與編劇們討論將X戰警引入漫威宇宙的可能性。
「寫漫威的訃告是不明智的!」
來自南加州電影學院的榮譽教授、電影商業播客主持人傑森·斯奎爾說。
「凱文·費奇是電影高管中的貝比·魯斯,而漫威擁有電影史上最賺錢的紀錄,這點毋庸置疑。」
以上,就是《綜藝》關於漫威一地雞毛的大專題。
而接下來的漫威到底如何,我們也可以一起關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