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東京倫敦!深莞惠「半小時通勤圈」提速,22條高快速路+32條軌道線路

2022-08-10     中工招商網

原標題:對標東京倫敦!深莞惠「半小時通勤圈」提速,22條高快速路+32條軌道線路

從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獲悉,深莞惠都市圈交通一體化發展持續推進。按照規劃,未來三地之間將形成「12高10快41主18次支」的跨市路網銜接方案;同時,總計將有30餘條國鐵、城際鐵路、跨市城市軌道銜接深莞、深惠。深莞惠「半小時通勤圈」發展提速。

將規劃10條跨市快速路

據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深圳與東莞、惠州之間跨市交通出行量約136萬人次/天,出行較為活躍,以商務出行為主,初具通勤特徵,其中道路出行達85%以上。深莞、深惠已連通跨市道路35條,其中高速公路9條,主次支路26條。但是,深莞、深惠跨市道路暫時都沒有銜接快速路,難以滿足城際通勤出行需求。與此同時,還存在跨市主次支路密度偏低、斷頭路較多等問題,進一步加劇了高等級道路的交通擁堵。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深莞惠都市圈之間聯繫日益密切,預計2035年深圳與莞惠之間出行量將大規模增長至520萬人次/天。其中,通勤出行量達到約300萬人次/天。

為進一步強化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深圳制定了《深莞惠路網銜接規劃方案》。未來深圳與東莞、惠州之間將形成「12高10快41主18次支」的跨市銜接路網體系。

具體來說,高速公路方面,將規劃形成12條跨市高速(深莞6條,深惠6條),其中長深高速、瀋海高速正在進行改擴建施工,深汕第二高速、惠坪高速正在開展工可研究。快速路方面,規劃了10條跨市快速路,其中深莞7條,深惠3條。計劃「十四五」期間啟動建設丹平二期-東深公路通道,開展鹽龍大道-新龍大道通道、龍觀快速-新公常路通道等6條通道前期研究。此外,主次支路方面,將持續打通邊界斷頭路,加強毗鄰地區聯繫,規劃新增或提升改造44條主次支路。目前,丹梓北路-旺多路、吉橋路-新南大道等10條已經在建,朝陽路-大興路、桂花路-沙湖大道等9條計劃「十四五」期間啟動建設。

基於既有道路設施,深莞惠之間已開通跨市公交線路31條,其中深莞之間18條,深惠之間13條。深圳市交通運輸局表示,未來一方面將結合客流情況,合理調整發車班次和路線,採取開行大站快車、區間車等靈活運調形式滿足市民出行需求;另一方面將以市場化手段,持續增加跨市定製公交的規模,在現有線路基礎上繼續增加線路。

超30條軌道連接深莞惠

參照東京、倫敦等國際大都市圈的發展經驗,都市圈交通設施將呈現多元化發展,軌道分擔率理想水平為40%。目前,深莞、深惠之間既有軌道只有廣深鐵路、廣深港高鐵、廈深鐵路、穗莞深城際等4條國鐵及城際鐵路,未來軌道建設將提速。

未來,深圳與東莞、惠州之間規劃形成國鐵及城際鐵路共計15條。其中,深莞之間4條國鐵(廣深、廣深港、贛深、深永)和5條城際(穗莞深、深莞增、深惠、深廣中軸、塘龍)。深惠之間5條國鐵(京九、廈深、贛深、深汕、深河)和3條城際(深惠、深大、深汕)。其中贛深鐵路和深惠城際同時經過深莞惠3市。

除國鐵和城際軌道外,深莞惠都市圈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也將銜接。根據深圳市軌道辦編制的《深莞惠軌道交通一體化銜接方案及實施策略研究》,未來深圳與東莞、惠州之間還要形成跨市軌道共17條。其中,深莞之間13條、深惠之間4條。深圳6號線支線東延、深圳11號線北延、深圳22號線北延、深圳10號線東延及深圳14號線東延等5條正在研究列入五期建設計劃。

根據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深圳都市圈2022年擬開工建設城際鐵路項目共10個,包括:深惠城際前海保稅區至坪地段、深惠城際坪地至仲愷西段、深惠城際仲愷西至惠城南段、深惠城際大鵬支線、深大城際深圳機場至坪山段、穗莞深城際深圳機場至前海段、穗莞深城際前海至皇崗口岸段、塘廈至龍崗城際、常平至龍華城際、莞惠城際小金口至惠州北段。總建設里程約351公里,總投資約1872億元。

目前,深圳與東莞、惠州兩地政府已建立了深圳都市圈城際鐵路建設指揮部機制,統籌推進項目前期研究、設計、投資、建設、運營、管理工作。在指揮部的大力統籌協調下,目前穗莞深城際深圳機場至前海段、穗莞深城際前海至皇崗口岸段、莞惠城際小金口至惠州北段均已開工建設;深惠城際前坪段、深大城際、大鵬支線可研均已批覆;其餘線路均已啟動前期研究工作。

深惠拓展海上客運交通

日前,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印發的《廣東省都市圈國土空間規劃協調指引》提出,要強化深莞惠海空樞紐資源整合,構建以深圳港為國際航運樞紐,東莞港、惠州港共同支撐的都市圈港口群,以深圳西部港區、鹽田港區為龍頭,以深圳平湖、東莞、惠州等內陸港為補充,以平湖南-鹽田港區專用鐵路為通道的組合港體系。

記者了解到,深惠之間將大力發展海上交通。其中,惠州提出升級改造大澳塘客運碼頭打造灣區海上客運樞紐,並落實《深惠汕海上客運航線基地綜合發展規劃(2020-2030年)》要求,「十四五」期間擬開通深圳東部—惠州—深汕特別合作區—汕尾航線,進一步開通深圳西部—香港—深圳東部—惠州—深汕特別合作區—汕尾航線;遠期形成一批具有吸引力的濱海旅遊精品航線,建成海上旅遊產品和服務體系。據悉,深惠汕海上客運航線的定位以海上旅遊(休閒)模式為主。

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工程全面推進,

打造「十二縱八橫兩環十六射」公路通聯網絡

2035年建成15000公里高速路網

「十四五」期間,深圳高速通車裡程將達425公里。圖為深汕第二高速設計圖

大灣區一體化隨著路網的織密而進一步加速。架橋穿海的快速通道,聯繫珠江東西岸;順暢通達的高速公路,縱橫南北。高速公路延伸之處,形成資源互通、機遇共享、優勢互補的發展網,將進一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暢通國內大循環。到2035年,大灣區將基本建立完善內聯外通的高速公路網絡,形成「十二縱八橫兩環十六射」主骨架高速公路,網絡總里程將達15000公里。

重大工程全面推進

多元立體交通網日益成型

近日,在位於惠東縣的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施工現場,幾台大型攤鋪機依次排開,隨著各環節人與機械有機配合,水穩層鋪設持續向前推進。據了解,目前,項目全路段右幅車道已基本完成交通導改,後續將全力攻堅左幅道路的施工作業。作為廣東省目前投資規模最大、里程最長的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深汕西改擴建工程進入快速施工期。據了解,截至目前,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基工程已累計完成25%,橋樑工程累計完成35%,隧道工程累計完成20%,計劃於2023年建成。

同樣是在近期,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左右幅主纜索股架設均突破100根,整體已完成架設總量的一半,伶仃洋大橋單根主纜由199根通長索股組成,每根索股由國產自主研發2060兆帕的高強鋼絲組成,是目前國內強度等級最高的懸索橋主纜鋼絲。而深中通道中山大橋也於日前正式合龍,大橋如巨大「豎琴」矗立江海中。

粵港澳大灣區重大路網工程的建設,一日千里,正從規劃一步步變成現實,多元化的綜合立體交通網正日益成型。

路網裡程快速增長

「十四五」深圳高速將達425公里

「十四五」期間,深圳市將加快深中通道、深汕第二高速、外環高速三期等建設,實施機荷-惠鹽高速、深汕高速等交通繁忙路段擴容改造,預計新建、改擴建高速公路里程超150公里,至「十四五」期末,深圳市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將達到425公里,有力支撐粵港澳大灣區、深圳都市圈高質量發展。

在此次公布的最新規劃中,涉及深圳的高速公路包括:G4京港澳高速、G15瀋海高速、G25長深高速和G94珠三角環線高速,4條國家高速公路主幹線匯聚深圳。新增G0412深圳-南寧高速公路,經深圳、珠海、江門、茂名至廣西玉林、南寧等地,這條高速也將進一步促進珠江東西兩岸資源要素便捷流通,並且加強大灣區與粵西、廣西的交通聯繫。

大灣區「硬聯通」持續優化

2035年建成15000公里高速路網

根據《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到2035年,大灣區將建成總里程約15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形成覆蓋全省輻射泛珠的高速公路網,同時,珠江口將再添3條跨江通道。粵港澳大灣區「硬聯通」將得以進一步優化。

據了解,目前,跨珠江的公路橋有虎門大橋、南沙大橋、珠江黃埔大橋和港珠澳大橋,其餘在建和規劃的通道還有7條,分別為:在建的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獅子洋通道、深江鐵路珠江口隧道、澳門輕軌橫琴線,以及規劃中的深珠通道、蓮花山過江通道,成為連接「環珠江口100公里黃金內灣」,帶動深圳、廣州、珠江西岸三大都市圈協同發展、聚勢的溝通之橋。

此外,根據灣區相關交通建設規劃,未來,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還將新增13條路線。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主要涉及廣州、深圳、東莞、中山、珠海以及香港、澳門。除廣州、深圳新增10條對外輻射通道之外,規劃還新增中山西環南延線、珠海機場高速北延線等3條路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88ab022b842f014f176452443f580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