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新書《中國脊樑》首發 用古人故事詮釋脊樑精神

2024-08-13     昆明信息港

8月10日,著名文化學者、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王立群著作《中國脊樑》新書發布會在北京SKP書店舉行。王立群與知名自媒體人「好人大哥」王陽為讀者帶來一場以「中國人的脊樑」為主題的深度對話。此次活動由東方出版社主辦。

王立群與王陽進行對談

在對話中,王立群教授解讀了華夏文明史中三千年來那些「國士巨匠」的一生作為,從專業歷史學者的角度還原了歷史真實,並分享了自身創作的心路歷程。當被問及為何出版《中國脊樑》一書時,王立群教授表示,他在參與央視「百家講壇」欄目及其他講演時,積累了大量令他內心觸動的內容,當他將這些文字彙集起來時,竟然發現它們都指向同一個主題「中國脊樑」。

活動中,王立群教授帶領現場觀眾及在線網友回顧了張騫、蘇武、李廣、孟子等歷史人物的精彩人生。他強調,這些人物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承載體。「中國脊樑」不僅指歷史上英勇奮鬥的人們,更是一種超越時代的文化符號,象徵著堅韌不拔、為國奉獻的精神品質。

《中國脊樑》 王立群著 東方出版社

孟子、屈原、衛青、霍去病、李廣、蘇武、張騫、華佗、王安石、岳飛,是書中的10位聖賢、英雄。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書寫了歷史,用自己的智慧啟迪了民眾,用自己的脊樑撐起了民族的脊樑。他們書寫了激盪人心、澤被後世的傳奇史詩,也最大限度地實現了生命的價值。

「歷史的書卷在不斷翻動,時代在不斷前進,中國脊樑的具體形象也不斷在變化,但不管怎麼變,其精神是不變的。」王立群教授認為,當代科學家、道德模範、奧運健兒的貢獻與精神,與古代墨家提倡的「埋頭苦幹」「不慕虛名」「勇於擔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體現了中國精神的世代傳承。

《中國脊樑》一書不僅展現了王立群教授深厚的史學功底,還充分發揮了他在「百家講壇」講史時一貫的條分縷析、嚴謹考證、深入解讀、語言生動的特點。書中不僅講述了這些歷史人物的事跡,還深入剖析了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境,讓讀者更加深入地了解這些歷史人物的思想、行為及其影響。

期間,王立群教授與王陽就《中國脊樑》一書中涉及的幾位重要歷史人物進行了深入交流。作為央視的高級編輯,王陽曾多次參與「一帶一路」的相關報道。在本次對話中,他與王立群教授還探討了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經歷。

王立群解讀「中國脊樑」

《中國脊樑》不僅是一本歷史普及讀物,也是王立群教授半生讀書、思考、沉澱的精華。書中的英雄聖賢都是在三千年歷史中「過好了這一生」、最大限度地實現了自我價值的人物,他們的經歷能夠給普通人以向上生長的典範和路徑,以及來自歷史深處的理性與清醒。

在對話過程中,王立群教授和王陽都表達了對青少年培養「家國情懷」的重視。他們認為,《中國脊樑》和「王立群讀《史記》」系列圖書不僅能夠作為青少年學習歷史的輔助教材,更能激發他們對於國家、民族的熱愛之情。(光明網 記者邱曉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79355c88a88ec4d58ef345ed49e2bf6.html



















今晚調油價!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