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幼童被惡犬重傷引關注 | 文明養犬,利人利己

2023-10-18     保健時報

原標題:兩歲幼童被惡犬重傷引關注 | 文明養犬,利人利己

近日,四川成都崇州一小區發生狗撕咬兩歲幼童事件,引發廣泛關注。網絡視頻顯示,一幼兒被兩隻狗圍咬,大人為保護孩子也被狗撕咬,之後有路過市民救助。成都崇州市公安局發布警情通報稱,女孩唐某和母親鄧某在小區樓下行走時,遇一黑色犬只和一白色犬只,黑色犬只對唐某發起攻擊,將其咬傷。唐某右腎挫裂傷,右側肋骨骨折。經全力救治,已完成傷口清創手術,生命體徵平穩。

近年來,犬咬人事件屢有發生。不久前,江蘇省蘇州市,一女子因摸了一隻狗,卻遭到夠的瘋狂撕咬,致該女子傷勢嚴重。那麼,被犬咬傷後如何正確處理傷口?怎樣預防狂犬病?

犬咬傷後最好立即用小水流沖洗傷口

眾做周知,被動物咬傷後,感染狂犬病的機率很高。其實不止如此,航天中心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黃立嵩提醒,除了狂犬病以外,還有可能發生化膿性感染,以及引起破傷風、氣性壞疽等特殊感染。動物咬傷後創口發生感染,常表現為局部皮膚發紅、水腫、明顯觸痛、發熱。其常見的併發症主要是膿腫、淋巴管炎、丹毒、關節炎、腱鞘炎,有時會發生類似敗血症之類危及生命的感染。

那麼,一旦被犬咬傷應該如何應對呢?如果是被貓狗抓傷咬傷,首先要立即用小水流持續沖洗約15分鐘,並用肥皂(或弱鹼性液體)擦拭傷口。

其次,要觀察傷口,根據嚴重程度確定是否去醫院。被動物咬傷後一般分為三級:一級為看不見傷口,酒精擦拭後並沒有刺痛,可以在家沖洗傷口並消毒處理;二級為有明顯的痕跡但沒有出血的情況,需要到醫院全程接種狂犬疫苗;三級為傷口較深,併流血,需要到醫院進行嚴格的沖洗清創,預防創口感染,並進行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及狂犬疫苗的注射,以達到完全的保護。

如果不確定是否要接種狂犬疫苗,建議找專業的醫師進行諮詢判斷,如需要,應儘早接種疫苗。

及時接種狂犬疫苗是預防狂犬病的重要手段

動物咬傷後,接種狂犬疫苗是預防狂犬病最重要的手段。黃立嵩介紹,暴露後的狂犬病疫苗接種越早越好。大量研究顯示,按期完成全程接種,機體均可產生有效抗體且可維持較長時間,無特別情況無需檢測。體內產生抗體後很快會使身體內殘留的病毒被完全清除,此時機體便無任何發病風險。

狂犬病暴露後的預防接種有兩種程序:一是傳統5針法,即0、3、7、14、28天各打一針,共5次就診、接種5針疫苗;還有一種「2-1-1程序」,即第0天左右上臂各打一針、第7和21天各打一針,共3次就診、接種4針疫苗。這兩種程序都安全有效。

另外,對於狂犬病高風險暴露患者,還需要注射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其作用是:中和傷口以及周圍的游離病毒;直接與已經吸附在宿主細胞上的病毒發生作用,使病毒從宿主細胞上脫落;直接與宿主細胞發生作用從而阻止病毒吸附到宿主細胞上,以延長潛伏期。其適用人群為:初次三級暴露者,患有嚴重免疫功能低下、頭面部二級暴露者。被動免疫製劑也應及早使用,最好在傷口沖洗清創完成後立即開始。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直接的抗體,一旦被狗咬傷,傷口局部會有狂犬病的病毒,直接把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在傷口周圍,該抗體可直接阻斷病毒的進一步進入。狂犬疫苗打在人身上會誘發人體產生抗體,所以疫苗產生抗體的速度要慢於狂犬病免疫球蛋白。7天以後人體打的疫苗才會產生抗體,在注射疫苗的7天之內都可以注射免疫球蛋白。

文明養犬人人有責

遛狗不繫繩引發的問題屢見不鮮,如果不繫繩會給社會帶來極大的風險。《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第三十條明確規定:攜帶犬只出戶的,應當按照規定佩戴犬牌並採取系犬繩等措施,防止犬只傷人、疫病傳播。《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六條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是,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造成的,可以減輕責任。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免疫規劃技術工作組狂犬病疫苗工作組及特邀專家,早在2019年已對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達成了「專家共識」。該「共識」指出,人的狂犬病99%由犬咬傷傳播,加強犬的管理、給犬接種狂犬病疫苗,是防控狂犬病的基礎性和根本性策略;及時、規範的暴露後預防處置,是預防狂犬病的最有效策略。

預防狂犬病,不僅需要多部門通力合作,每個人更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作為個人,要做到依法養犬、文明養犬,知曉如何預防狂犬病。《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指出,飼養者應為犬、貓接種獸用狂犬病疫苗;帶犬外出時,要使用犬鏈或給犬戴上籠嘴,防止咬傷他人;被犬、貓抓傷或咬傷後,應當立即沖洗傷口,並在醫生指導下儘快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和人用狂犬病疫苗。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愛玩及好奇天性,兒童更喜歡「招貓逗狗」,不少孩子被抓咬後,因害怕被家長斥責,會謊稱是自己磕傷或被其他東西所傷,如果家長只在家裡簡單處理傷口,就會埋下致命隱患。家長應提醒孩子,如果被流浪狗或流浪貓抓傷、咬傷,或者傷口被貓狗舔過,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家長或老師。

轉載請註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記者||燕聲

編輯 || 顏紅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666277672d1e1a8742e90f6a3b8c9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