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界發現:能活過80歲的糖尿病人,身上大都有這5個特徵

2024-01-20     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原標題:醫學界發現:能活過80歲的糖尿病人,身上大都有這5個特徵

糖尿病是我國患病人數最多的慢性病之一。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發布的數據,截至2021年,我國糖尿病發病率高達12.8%,患者人數達1.41億人。

最近小艾就在後台收到粉絲私信,粉絲很年輕,才30歲,說最近經常感覺飢餓,空腹血糖一測在8.5mmol/L,問這是不是得了糖尿病?

一、空腹血糖是什麼?8.5mmol/L嚴重嗎?

空腹血糖指的是至少8至12小時未進食(飲水除外)後,於次日早餐前所測的血糖。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值在3.9至6.1mmol/L之間。

值在6.1至7.0mmol/L範圍,則可能存在空腹血糖調節受損的情況。而若空腹血糖值≥7.0mmol/L,則很可能患有糖尿病。

那麼像粉絲私信說的,空腹血糖值8.5mmol/L就一定是患有糖尿病嗎?不一定!雖然空腹血糖值為8.5mmol/L確實偏高,但不能僅憑這一數值就確定是否患有糖尿病。因為還有很多情況會導致血糖一過性增高,需要進一步確定糖代謝狀態。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內分泌科劉建萍副主任表示,如果患者診斷為糖尿病,空腹血糖值在8.5mmol/L左右,建議還是使用降糖藥。

但如果患者本身沒有明顯症狀,年齡也比較年輕,進一步檢查胰島素功能尚可,優先考慮飲食和運動的方式降糖,要是3個月血糖依舊不能下降,再考慮使用藥物。

不同年齡,不同身體狀況的人,血糖控制的方式不一樣,目標也不一樣。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史素琴表示,血糖控制應該考慮到患者的年齡和健康狀況,使目標更加個體化。

一般而言,年齡在60歲以上的患者,空腹血糖目標可以放寬到6-7mmol/L之間;對於70歲以上的患者,可以考慮將目標設置在7-8mmol/L之間;而80歲以上的患者,將空腹血糖控制在9mmol/L以下已經是很好的控制水平。

二、3個壞習慣,在偷偷升高你的血糖

糖尿病是個長期的麻煩疾病,如果不改變原有的吃飯壞習慣,想要控制好血糖難上加難。這3個不良的飲食習慣正在偷偷升高你的血糖。

1.吃飯先吃主食

吃飯的時候,最好把主食放到最後吃,先吃蔬菜,再吃肉蛋類食物。這樣可以減緩胃排空速度,延長主食的消化吸收時間,有利於降低餐後血糖升高的速度。

除了改變進食順序,糖尿病患者還需注意控制量。一次吃太多的主食會導致血糖升高。遵循量入為出的原則多動多吃,少動少吃,一般每天吃200-300克就能滿足需求。

2.喜歡喝大米稀飯

很多糖友習慣喝軟爛的大米稀飯,認為這是在養胃。但事實上,這種稀飯升血糖的速度堪比喝糖水,而且煮得越軟爛,升血糖的速度越快。

如果特別喜歡喝稀飯,可以進行一些改良:在煮的時候加入一些豆類、花生、山藥等中等升糖指數的食材,另外不要將稀飯煮得過於軟爛,少放食材,以水為主,少量食用,小口享用。

3.吃飯速度過快

若是平時吃飯吃得太快,儘管已經攝入足夠多的食物,但血糖還未來得及升高,大腦也就無法接收信號,使得飽腹感的指令無法發出。這會導致進食量過多,進而增加能量攝入,不僅可能導致體重增加,還使血糖難以得到有效控制。

所以糖友在吃飯時,注意細嚼慢咽,這不但有助於增強營養的吸收,而且還給了大腦足夠的時間接收信號,發出「吃飽了」的指令,從而減少食物攝入量。

通過上述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促進糖友的健康管理。

三、活過80歲的糖尿病人,身上通常有5個特徵

我們都知道,血糖超標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系列的併發症,嚴重縮短了預期壽命。但生活中不乏有八九十歲的高壽糖友,他們做對了什麼?

同濟大學醫學院肥胖研究所教授鄒大進表示,高壽糖友通常有這5個特點。

1.體重相對標準,不胖不瘦

研究發現體重指數BMI與壽命存在U形關聯,即太胖或太瘦都可能影響壽命。糖友最好將BMI保持在20~24之間,男性脂肪百分比不超過25%,女性不超過28%。

2.控好血糖、血壓、血脂

對於大多數預期壽命較長、無低血糖風險的老年2型糖友,糖化血紅蛋白一般要小於7%;而對於80歲及以上的老人,該標準可適度放寬至8%。

在降壓和降脂方面,高齡、健康狀況較差的糖友也要適當放寬標準,將血壓控制目標設定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目標值可根據不同情況分別降至低於2.6、1.8、1.4毫摩爾/升。

3.心臟好、循環好、手腳溫暖

統計數據顯示,約60%的糖尿病患者死於心血管併發症或相關病症。為了保護心臟功能,必須控制每個心血管危險因素。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心動過速,更需要監測心率。

糖尿病患者的最佳心率範圍是60~70次/分鐘,如果靜息心率超過80次/分鐘,最好根據醫囑使用藥物進行控制。另外糖尿病容易導致微血管病變,影響末梢循環,糖友可以多進行踮腳運動,以提高下肢循環速度。

4.適當運動

高壽糖友通常都有每天進行運動的習慣。對於糖尿病患者,防止肌肉流失是重中之重。進行踮腳、深蹲等鍛鍊可以增強下肢力量,而舉小啞鈴有助於激活上肢肌肉。

有條件的話,糖友最好每天進行至少半小時以上的散步,日常中避免連續靜坐超過1小時,時不時要站起來活動身子。

5.心態豁達

保持豁達的心態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糖友儘管患病已有三四十年,但保持健康並不成問題,關鍵就在於管控各種因素,並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疾病。

個性化的健康管理和醫生的專業建議對於每位糖友都至關重要。通過合理的飲食、運動和心理調適,可以有效提升生活質量,延緩疾病進展,使糖友能夠享受健康的晚年生活。

參考資料:

[1]《"空腹血糖多高才算好?解密正常範圍,防控糖尿病風險"》.河南中醫藥大學一附院保健辦.2023-11-14

[2]《導致血糖升高的3個飲食壞習慣,如果你也有,趕緊改改吧,對身體有好處》.糖尿病之友雜誌.2021-08-01

[3]《那些高壽的糖尿病患者,大多有7個共同點》.生命時報.2023-09-0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630883394ef0317af6e4877aee43f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