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暗號,可不止《孤勇者》一個

2022-07-18   娛樂硬糖

原標題:「小學生」的暗號,可不止《孤勇者》一個

作者|顧 韓

編輯|李春暉

納悶《孤勇者》是怎麼征服如此多小學生的成年人很容易忽略一點——這是游改動畫的主題曲。小學生唱動畫歌,豈不天經地義?同是當年聽到《灌籃高手》主題曲前奏就熱血沸騰的人,這有什麼想不明白的。打不打籃球或打不打遊戲,都不是重點。倒是歌詞換成了中文,好學多了,不用再荒腔走板地唱二手日語。

成年人總好奇窺探00後的世界,因為他們還沒有掌握充分的話語權,對網際網路而言,生活得相對「隱蔽」。他們在看什麼、在想什麼,除非你生活中真有個「小學生」,不然真不容易搞明白。而若你真是「小學生」的爹媽、哥姐,恐怕也就徹底搞不明白了。

少年人正是熱衷建立小群體認同的年紀,所對暗號何止「戰嗎?配嗎」。比如,就算你終於搞清了《孤勇者》的底細,那能不能破譯以下全部密碼:

「谷圍沖沖沖!!邊江!!太康!!」

「廣州?[舔屏]橘老師!偷偷藏不住[舔屏]段嘉許[舔屏]桑稚[舔屏]我來啦!」

「想見到籠鳩!!!KK我相信你不會放過籠這麼牛逼的小朋友對叭!!![苦澀][苦澀][苦澀]」

「胡桃大大!交響町大大!橘枳大大!是我的神啊!不去都不行[打call]」

「有人願意幫我帶一個加班酒吧的ID嗎?」

……

以上是「KK WORLD 2022」宣傳微博下網友的熱情評論,讓向來自詡「和00後心連心」的硬糖君都敗下陣來,不禁老淚縱橫。這些作品、人物、主創的名字,在00後那裡卻是鼎鼎大名,如數家珍。

想當年誰還不曾縱橫漫展,但現在面對快看世界直言「面向『超新Z世代』的ACGN線下體驗展」,也只能敗下陣來。特別是,當年熟悉的日本二次元在00後那裡日漸式微,本土ACGN作品與主創在漫展明顯占據了更重要、更核心的位置。

不過,借著KK WORLD 2022和2022快看國漫發布會,倒也是個一窺「00後隱秘世界」的好機會。當然,還有重新衡量下國漫的崛起與出海。

Z世代都在追什麼

超過129個IP亮相了KK WORLD 2022,而其中格外值得我們注意的顯然是那29部被場景還原、吸引粉絲紛紛打卡的人氣作品——《怦然心動》《谷圍南亭》《某天成為公主》《難哄》《超能立方》,以及在各圈都相當著名的《二哈和他的白貓師尊》。

正如硬糖君開篇所述,Z世代愛與同好交流,不愛向圈外人解釋。好在大數據時代,很多問題在市場調查和基於閱讀消費行為形成的榜單上,亦可找到答案。比如,越年輕的群體里,國漫越能打,甚至是占絕對優勢。

在2018年某媒體的一項3000人調查中,95後大學生、00後高中生與00後初中生「看國漫最多」與「看日漫最多」的比例分別為13.29% VS 24.88%,14.49% VS 20.48%,21.15% VS 11.41%。在年紀最小的初中組,國漫成功反超。

消費行為則更加明晰。我們選擇快看漫畫為數據池,因為至今已走過8個年頭快看漫畫,用戶量達到4億,月活超越市場第二名至第六名之和。不僅如此,快看很早就開始嘗試從閱讀平台向興趣社區轉型,提供閱讀、社交、同人、消費等一站式服務,也就獲取了Z世代更多的歡心與時間。

數據顯示,Z世代在快看用戶中的占比接近90%。而很多人未注意到的是,快看上並非只有國漫,迄今為止,它已引進超過600部海外作品,既有《航海王》《蠟筆小新》等經典日漫,亦有網絡時代的後起之秀韓漫。但這些都未能影響國漫的絕對優勢。快看各維度的TOP10中,海外作品最多只占二三席。

可以說,隨著國漫與海外內容質量差距不斷縮小,二次元消費主力更新換代,中國的漫畫市場終將呈現本土作品為主、引進作品為輔的健康形態。

那麼再具體而微,這屆年輕人口味如何?

考察快看的各項榜單,不管男性向還是女性向,高位作品均體現出網生內容特有、也是必須的一些特點:極致化、腦洞大、跨媒介等等。

奇幻穿越情節處處開花,主角——尤其是穿進小說、遊戲的那些,往往都深諳套路、自帶吐槽。同時懸疑風吹進女性向作品,人氣榜第2位的《輪迴之約》是類似於《開端》的時空循環設定,第9位的《藤女》則是一個大女主復仇故事。

此外,網文改編的IP效應在國漫中也十分明顯。榜單之中,既有言情「名著」《難哄》《黑蓮花攻略手冊》,亦有純愛「名著」《撒野》、水千丞系列,更有大量男頻小說改編的熱血冒險作品。

有趣的是,男性向與女性向作品各自形成了穩定的用戶群體與閱讀消費習慣,並且和熟齡群體的消費特徵高度相似:

男性向作品的讀者同男性觀眾一樣,悶聲消費,傾向於網文、網大式的單點付費,因此在暢銷榜上,男性向作品存在感強勁。

女性向作品的讀者則是黏性較強,會員轉化率高,在閱讀之外往往還有社交、二創等需求,因此女性向作品在人氣榜上表現更好。

CP文化在Z世代中十分普遍,國漫怎樣抓住00後

中國歷史悠久,繪畫藝術底蘊深厚,動畫與漫畫的發展曾處於第一陣營。日本早年的一批動漫大師——手塚治虫、宮崎駿、高畑勛,都曾把某部中國動畫奉為啟蒙作品。然而,整個20世紀,中國基本都處在動盪探索之中,國漫的發展也堪稱曲折,以至於80後、90後成為看日漫長大的一代。

那麼問題來了,國漫是如何穿破數十年的低迷,重新拿下年輕人的?

首先是傳播介質的改變。2009年,數字出版行業產值超越傳統出版,漫畫的閱讀發布逐漸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從有形、有限的雜誌到無形、無限的網站,可想而知,作品產量與從業者數量都出現飛躍。《十萬個冷笑話》等一批新的國漫IP在草莽時代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令網絡漫畫、網絡動畫走進更多人的視野。

之後幾年,隨著移動互聯技術開闢出碎片化的娛樂場景,網絡漫畫又迎來一次發展的紅利期。成立於2014年的快看就是敏銳地選擇以豎屏條漫作為主打,最終彎道超車。

其次,國漫復興也得益於前幾年網際網路資本大舉布局文娛行業,搭建IP產業鏈條,使得動漫與下游影視、上游網文的互動十分頻繁。

一方面,只要改編真人影視,有明星參演,哪怕最後成片並不盡如人意,都能幫助作品出圈。好的改編更是能夠反哺原著,成為平台的一筆實績,比如《快把我哥帶走》之於快看。

另一方面,IP之所以為IP,是因為自帶粉絲基礎,每改一次都能起到引流效果,對動漫、廣播劇這種由小眾向大眾進軍的內容形態來說,加成尤其大。反過來講,動漫因為留出的幻想空間更多,往往更容易得到原著粉認可,從而成為小說到真人劇之間近乎標配的環節。

更重要的是,網絡時代,當平台充分發揮作用,漫畫的工業化生產便成為可能。這是一條韓國人先行、中國人又走出了自己特色的道路。以快看為例,一方面,通過舉辦漫畫賽事、設立KK學院、優化投稿後台等多種方式,挖掘潛力作者、激勵新人入行。另一方面,致力於為漫畫生產建立工業化、標準化的流程,以提升效率。

「我可以非常自豪和篤定地告訴大家,漫畫這個領域,應該沒有比快看更專業的團隊——創始人是以漫畫起家,還搭起了最懂漫畫的團隊。」創始人陳安妮在快看2022發布會上表示,「在漫畫的創作、運營、更新、疊代、開發、後端,快看在各方面都是這個領域裡獨一無二且領先的。」

日漫由紙媒時代行至今天,幾大出版商仍屹立不倒,編輯制度功不可沒。許多作品的成神之路,離不開資深編輯的引導與點撥。而快看想做的是更進一步,將個體經驗集合起來,從中「抽象」出漫畫生產的標準流程,在每個流程節點上不斷打磨、越來越細,直到可以由運營團隊規模複製到每個作品上。

陳安妮還透露,目前在選題環節,快看已經制定出業內少見的「漫畫策劃表」,僅海報設計環節,就包含87條製作規範。

國漫的世界,世界的國漫

國漫未來劍指何方,我們亦可從頭部平台快看的舉動上得出一些結論。

最首要的,自然是在漫畫這個初始領域,繼續提升國漫作品的產量、質量、聲量,探索本土特色的呈現。

在快看此次公布的192部IP開發計劃中,漫畫形式的作品占到136部。在言情、幻想、唯美三大品類上穩固優勢:《偷偷藏不住》第二季確定回歸日期,粉絲呼聲極高的其他作品,如《難哄》《偏偏寵愛》《黑月光拿穩be劇本》《不見上仙三百年》《養敵為患2:惡女歸來》《頂級掠食者》等作品均在其列。

與此同時,探索扶持驚悚懸疑與新國風兩個小品類。驚悚懸疑方面,引入《我的治癒系遊戲》《我在驚悚遊戲里封神》《女頻大逃亡》等來自起點、晉江的熱門「無限流」IP。新國風方面,除了當家作品《谷圍南亭》,新推出的《千目鯉》《不死人之錦衣不死》等亦頗為吸睛。

「快看認為,傳統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一些中國元素在新時代應該有不同的演繹和解讀。」快看世界內容及版權負責人劉志鵬談到,「這個品類非常能代表如今超新Z世代的文化自信。」

其次,與時俱進,讓優秀的國漫IP走出二維平面,到更多領域拓展影響力。

首先就是改編。在136部漫畫之外,快看當天還發布了4個頭部IP的動畫化計劃以及漫劇方面的新舉動,包括暑期的50+上新,以及推出兩大漫劇廠牌——主打懸疑劇情的X劇場和主打科幻題材的K2劇場。據悉,這兩個廠牌的漫劇除了在站內播放,還會嘗試站外發行。

再比如,實體化。圖書出版、周邊衍生、線下展覽、數字藏品……以多種形式縱深挖掘國漫IP的價值,同時讓二次元的作品變得可觸及、可收藏,豐富粉絲體驗。

最後,在取得本土市場成功的基礎上,嘗試對外輸出,重拾國漫的昔日榮光。這既是國漫從業者們共同的情懷所在,也與文化輸出的國家戰略相合。

快看自2018年起便開始探索國漫出海的路徑。目前,快看授權的近400部國漫作品,已登陸全球80家發行渠道合作方,翻譯成12種主流語言,覆蓋近200個國家和地區。

隨著快看對中國漫畫出海體系探索的持續成熟,在日漫、韓漫、美漫等強大對手的夾擊之下,國漫依然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海外用戶。以近期快看出海作品為例,《大醫凌然》、《閃婚總裁契約妻》、《甜美的咬痕》、《人魚陷落》等分別持續占位韓國、英語圈、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各大漫畫平台人氣榜。

《中國二次元內容行業白皮書》顯示,2021年,快看月均MAU超過4000萬人,遠超其他網際網路漫畫平台。快看也因此擁有了進一步成長為全球孵化、全球發行、全球開發的全球化漫畫平台的機會,快看海外版APP也應運而生。

陳安妮將動漫比作「文化晶片」,故事中承載著一國的文化、價值觀與生活面貌。過往日漫的輸入,曾讓80後、90後不知不覺間形成對日本的了解與認知。或許很快,外國友人就會因國漫而對於我們的古典文化、修仙體系如數家珍,到時我們可別對答不上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