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結婚不邀請父親,婚後與母親明算帳,妻子袁泉為他感到心疼

2023-09-01     讀史

原標題:夏雨:結婚不邀請父親,婚後與母親明算帳,妻子袁泉為他感到心疼

強烈推薦關注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親情血緣是不可分割的社會紐帶,父母與子女之間總沒有隔夜仇,早晚都能相互理解,可大家往往忽視了,即便是最親密的關係,如果傷害過深,也會留下印記。

知名影帝夏雨與他父母的關係便是如此。

究竟是怎樣的傷害才讓重情重義的夏雨在結婚時不願父親到場,在婚後和母親明算帳,甚至連溫婉的妻子袁泉都為他感到心疼?

自小被拋棄

夏雨出生在青島的一戶普通人家,父親沉迷於藝術創作,滿心裡只有作畫一件大事,對妻子和兒子的關係並不多,年幼的夏雨模糊記憶中的原生家庭只有爭執。

在夏雨三歲那年,父母終於選擇離異,但此時夏雨對他們而言卻成了累贅,沒有哪一方願意帶著他,索性將他送去了親戚家。

自小被拋棄的孩子,對於親情的渴望自然超乎常人。

幼年的夏雨雖然並未受過姑姑姑父的薄待,但他心裡清楚這並不是自己的家,他每日坐在屋門口,渴望下一刻推門而入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可將自己接去他們身邊。

這樣的等待一直持續了十幾年,在一個男孩從稚嫩走向青澀的旅途中,他從未如願過。

他的父親一直追求藝術,從青島輾轉至北京,最後又奔波去了上海,母親早已改嫁,組建了全新的家庭,或許在他三歲那年就已註定他再無父母可以依賴。

長久的惦念漸漸滋生出埋怨,註定了夏雨青年時期的叛逆心理,然而就是這一份叛逆,機緣巧合下卻成了夏雨演藝生涯的敲門磚。

青年時期的夏雨酷愛滑板,一次機緣巧合下,導演姜文發現了他,一下子覺得夏雨跟年輕時的他極其相似,當下拍板讓夏雨來當他的男主演。

二人第一次合作沒想到如此順利,《陽光下的日子》大獲成功,也讓無數青年觀影人記住了夏雨那張桀驁不馴的面孔。

後來在姜文的引薦下,夏雨進入北京電影學院系統學習表演知識,也就是在那裡邂逅了他一生摯愛——袁泉。

出身在幸福家庭的袁泉性格明艷活潑,像太陽一樣照耀著夏雨,二人雖然經歷了數次分分合合,但最終也修成了正果,成為娛樂圈內為數不多的美滿夫妻。

在二人結婚前夕,夏雨堅持只邀請自己的姑姑姑父來當證婚人,決口不提父母,並不了解夏雨年輕時經歷的袁泉一開始表示不理解,她認為婚姻大事總得有父母做個見證,二人還差點因此發生了爭執。

後來夏雨將自己幼時的經歷告訴袁泉,知道真相後的袁泉頗為心疼,但她也知道,在夏雨內心深處依舊渴望著父母的陪伴,只是男人的倔強讓他閉口不談。

與父母修復裂痕

在袁泉的堅持和勸說下,夏雨終於同意親生父母出席婚禮,盛大的席面上,老兩口哭的像個淚人,看著夏雨與姑姑姑父親密無間的樣子,不知他們是否也曾後悔當年錯誤的決定。

上了年紀的人總是渴望親情的陪伴,可看著夏雨與他們生疏的樣子,即便是想修復關係也不知從何下手。

袁泉便在此時自願當上了紐帶,她在夏雨和他父母間兩頭跑,孝順老人,寬慰丈夫,總想著能讓家庭和睦一些。

真正的轉折還是在夏雨與袁泉的女兒「夏哈哈」出生後,初為人父的夏雨發誓不讓女兒經歷自己的苦楚,同時也理解到了作為父母的辛酸不易,他接受了母親要來看望孫女的請求,也收下了母親送來的金鐲子等禮物,卻也在母親離開後把金額係數打回。

坐在火車上的夏母淚流滿面,這樣「明算帳」的舉動顯得他們無比生疏,卻也是夏雨做出的最大讓步,畢竟曾經受過的傷害無法真的抹平,即便痊癒了也會留下疤痕。

曾經他們為了自己的前程狠心拋下了兒子,總以這樣那樣的理由來搪塞安慰自己,在十幾年後才驚覺原來孩子長大後他們會如此渴望親情,但為時已晚,悔之晚矣。

為人子女時,我們總覺得父母能原諒自己所有的過錯;為人父母時,我們總覺得子女能體諒自己所有的不易,我們總是站在一個理所當然的視角,忽視了對方的難處,總也不去替對方考慮,直到哪天裂隙產生了才想著彌補。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對於親情的渴望根植在每個人心中,多去關心身邊的家人,家的溫暖並不是索取,而是貢獻。

強烈推薦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5f2166821e4034523619758c82ae3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