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一雪前恥

2023-10-18     正解局

原標題:鄂爾多斯,一雪前恥

最近,鄂爾多斯宣布,將力爭五年內邁入萬億GDP城市,進入全國地級市30強。

鄂爾多斯2022年GDP為5613.44億元,距萬億GDP差距不小。

曾被外媒稱為「鬼城」的鄂爾多斯,哪來的底氣?

鄂爾多斯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地處鄂爾多斯高原腹地,總面積86752平方公里。

鄂爾多斯既不是自治區首府,也非最大的城市,卻是一個老天賞飯吃的「聚寶盆」。

異常豐富的自然資源,讓鄂爾多斯「揚眉吐氣」。

這裡的「揚眉吐氣」,又叫「羊煤土氣」,指的是羊絨、煤炭、稀土和天然氣。

地上的羊絨,是鄂爾多斯的金字招牌。

鄂爾多斯市是享譽世界的阿爾巴斯白絨山羊主產區,也是全國乃至世界優質山羊絨原料基地,擁有全國規模最大的阿爾巴斯絨山羊種源基地。

羊絨年產量達3300噸,占全國的1/2、世界的2/5,是中國絨城、世界絨都。

地下的礦產資源,就更豐富了。

鄂爾多斯煤田

這裡煤炭探明儲量超過2113億噸,占全國的1/6;天然氣探明儲量超過4.95萬億立方米,占全國的1/3,煤層氣儲量約5萬億立方米,頁岩氣儲量10萬億立方米以上。

21世紀初期,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和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靠著資源吃飯的鄂爾多斯,一躍成為內蒙古經濟第一大市。

與中國的其他城市一樣,經濟快速增長,鄂爾多斯的房地產市場也異常火爆。

2005年左右,鄂爾多斯上馬了康巴什新城項目。

當時的初衷有兩個:

一是破解老城東勝區發展受限局面,拉開城市發展框架,為未來的城市發展提供充足的空間。

二是房地產迎來黃金期,全國各地都在擴建新城,鄂爾多斯也希望藉助康巴什新城項目,擴大投資,拉動經濟發展。

2010年,美國《時代周刊》記者來到康巴什,發現這裡「十五分鐘內不見一個行人,駛過的汽車不到十輛,偶爾遇到一個行人,也是踱著沉重的步伐」。

於是,發布了一篇題為《鄂爾多斯:一座現代的鬼城》的文章。

自此,鄂爾多斯與「鬼城」一詞結下了不解之緣。

兩年後,英國BBC又發表了一篇題為《鄂爾多斯:中國最大的鬼城》的報道,再一步增強了外界對鄂爾多斯的種種猜測。

英國BBC的文章

固然,這兩篇文章,帶有明顯的刻板偏見色彩。

但我們也要看到,康巴什位於鄂爾多斯市中南部,地處偏遠,還被兩個沙漠包圍。

想在沙漠中建設一座新城區,沒那麼容易。

康巴什樓盤空置,街道冷清,人流稀少,死氣沉沉,這也是《時代周刊》、BBC稱之為「鬼城」的原因。

康巴什建設場景

其實,「鬼城」還有另一層含義。

這個地理學名詞,常常用來指那些資源枯竭,遭到廢棄的城市。

2012年,國際煤炭價格的大幅下跌,動力煤價格由792元/噸一路跌到612元/噸,跌幅達22.7%。

鄂爾多斯遭受衝擊,諸多煤礦關停,GDP增速從自治區首位一下跌至倒數第一。

經濟承壓,鄂爾多斯的民間借貸鏈條隨之斷裂,大量開發商無力償債,在建房地產項目超過70%爛尾,新城空置率超過70%。

彼時,外界在擔憂:鄂爾多斯能否扛住「資源的詛咒」?

如今的康巴什區,已經成為鄂爾多斯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數據顯示,康巴什區2022年人口已達12.4萬人。

康巴什區人口

看著不多,考慮到鄂爾多斯全市不過200多萬人,康巴什區人口也不算少了。

更為難得的是,康巴什區的當地住宅入住率達到91%。

康巴什區還是我國唯一一個以城市核心區申報成功的國家4A級景區。

整個區園林綠化面積達到了1641萬平方米,綠地覆蓋率達42.18%。

據統計,2021年康巴什區累計接待410.28萬遊客,旅遊收入近13億元。

康巴什區

從大的視角看,近幾年,鄂爾多斯GDP連續跨越3000億元、4000億元、5000億元三個千億級大關,鄂爾多斯的人均GDP在全國名列第一。

人均GDP排名

曾經外媒口中的「鬼城」,已經變成了一座花園城市。

鄂爾多斯是如何「雪恥」的?

這可以從房子、產業兩個方面尋找答案。

先說房子。

因為超前規劃建設,康巴什區一度出現很多爛尾樓盤,房屋空置率也比較高。

為了解決房多的問題,2012年起,鄂爾多斯停止新增房地產用地供應,居民只能購買存量房。

2015年起,鄂爾多斯開啟棚戶區改造,用房票代替貨幣補償,促進樓盤出清。

鄂爾多斯市政府在內的許多政府部門都搬到了康巴什區,也消化了康巴什區的商品房庫存。

隨著教育、文化、醫療等公共配套日益完善,康巴什區的人氣逐漸旺了起來。

康巴什中軸線,四周的建築是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博物館和圖書館

2022年,鄂爾多斯康巴什區房價躍過1萬元/㎡關口,全城平均房價超過7000元/㎡,已恢復到房地產泡沫破裂前的水平。

再說產業。

煤炭產業是鄂爾多斯經濟的基本盤。

近兩年,煤炭產業走出低谷。

鄂爾多斯借勢增加產能,既完成全國煤炭保供任務,也拉動經濟增長。

2022年,鄂爾多斯累計獲批核增產能煤礦90座,新增產能1.2億噸,新核准煤礦4座,煤炭銷量增長15%,煤炭產量達全國煤炭總產量的五分之一。

穩住煤炭基本盤,鄂爾多斯還在開闢新的經濟增長點。

鄂爾多斯正在全力打造四個世界級產業,即世界級能源產業、世界級現代煤化工產業、世界級新能源產業和世界級羊絨產業。

其中,新能源產業被寄予厚望。

鄂爾多斯正在打造世界最大的光伏產業基地、最大的儲能產業基地、最大的氫能產業基地、最大的新能源重卡基地。

預計到「十四五」末,鄂爾多斯新能源裝機超過5000萬千瓦,「風光氫儲車」產業總產值超過5000億元。

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

這等於再造一個鄂爾多斯,也是向萬億城市衝刺的底氣所在。

不過,我們還是要看到,鄂爾多斯「一煤獨大」的產業結構,依舊沒有改變。

雖然摘掉「鬼城」的帽子,但是,鄂爾多斯的產業轉型之路,還很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51c97b5194abe7b7da850d83606a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