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走下「神壇」,服用是一個長達40年的錯誤?還能吃嗎?

2022-03-07     小梅趣圖

原標題:阿司匹林走下「神壇」,服用是一個長達40年的錯誤?還能吃嗎?

導語:阿司匹林是家喻戶曉的一類解熱鎮痛藥,現如今已經走過了100多年的歷史,是醫藥史上三大經典藥物之一。

在20世紀80年代起阿司匹林就用來治療缺血性心臟病,非常適合心臟病患者、動脈阻塞需要安裝支架的患者以及有心臟搭橋手術的患者。

但是阿司匹林在服用期間會容易產生一定的副作用,經常有一些患者不遵循醫囑私自減少劑量,甚至會偷偷停止用藥。

在此之後,阿司匹林被用於作為心腦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但是一直到今年的12月份,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發表聲明,稱不再推薦60歲以上的人群來服用阿司匹林,因為阿司匹林所帶來的副作用會抵消它的作用。

除此之外,40歲到50歲的人群也不能夠隨意服用阿司匹林來作為一級預防了,在服用之前一定要與醫生共同的進行決定。

其實阿司匹林用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問題也早就被很多人所質疑了。

美國牛津大學曾經有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之後,嚴重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了12%,但是大出血事件的發生率卻提高了29%。

哈佛大學有一個長達12年的研究發現,服用阿司匹林來作為一級預防時,中風,心肌梗死,心血管事件的死亡等發生率僅僅下降了4%,研究人員認為阿司匹林作為一級預防的受益要遠比預期的小一些,但是卻帶來了一些額外的用藥風險。

澳大利亞也有研究發現對於70歲以上的健康老人而言,阿司匹林不僅不能夠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反而會容易增加出血風險和死亡率。

其實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阿司匹林作為一種藥物具有著治療效果,同時也會容易給身體帶來一些不良反應,這件事在藥壇是非常正常的。

胃腸道出血

阿司匹林會刺激胃黏膜,帶來腹痛,噁心,腹脹等腸胃不適又是長期服用的話,還有可能會損傷胃黏膜,導致胃腸道出血問題發生。

神經症狀

大量的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還有可能會帶來一系列的神經症狀,這就是水楊酸反應,比如耳鳴,頭痛,頭暈,目眩等,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昏迷問題。

肝損傷

大劑量的服用阿司匹林會容易損傷肝臟,具體表現是右上腹不適,在觸摸時有著明顯的疼痛感,肝功能的指標也會出現異常升高。

心臟毒性

大量的服用阿司匹林,能夠直接作用於血管的平滑肌,導致外周血管擴張一直循環功能,此時會容易帶來心臟毒性。

醫學專家經過一系列的研究之後達成共識,並建議發生過心腦血管疾病,以及可能發生心血管疾病的人都應該服用阿司匹林,其中包含: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對於有心腦血管問題的患者而言,若是沒有禁忌症或者是嚴重的併發症,就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特別是外周血管疾病,冠心病以及放入支架的患者。

心腦血管疾病高風險人群

阿司匹林能夠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病的發生風險,男性若是超過50歲或者是女性絕經之後都屬於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風險人群,所以大家可以在醫囑的指導下合理服用阿司匹林來降低發生風險。

除此之外,高血壓,肥胖,糖尿病以及早發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也可以遵循醫囑去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血栓。

胃潰瘍患者

對於胃潰瘍患者而言是不太適合服用阿司匹林的,因為阿司匹林會對胃黏膜帶來刺激性,長期服用的話會容易導致胃潰瘍問題,更加嚴重。

血壓不能控制的患者

對於血壓不能控制的患者而言,服用阿司匹林的腦出血風險會比較大,所以不太建議去服用。

痛風患者

服用阿司匹林會影響尿酸排泄,所以對於痛風患者而言,平時儘量避免去服用阿司匹林。

對於阿司匹林過敏者

對於阿司匹林或者是其他的水楊酸鹽類藥物或者是藥品當中任意成分有過敏問題的人群而言,是不可以服用阿司匹林的,避免帶來嚴重的過敏反應。

處於妊娠期最後3個月者

對於妊娠前期以及妊娠中期的孕媽媽來說,要慎用阿司匹林,避免對嬰兒帶來問題。

現如今臨床上常用的阿司匹林是阿司匹林腸溶片,外面有一層耐酸的包衣能夠保護它,通過胃酸環境不被溶解。

到達小腸之後的鹼性環境也可以慢慢的釋放吸收,避免帶來腸胃反應,在空腹的狀態下可以縮短胃內的停留時間,有助於順利到達吸收部位,所以建議大家在服用阿司匹林時,最好是飯前服用。

結語:綜上所述對於阿司匹林而言,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選擇,如果醫生評估你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那你一定要合理服用,千萬不要害怕它的副作用合理,檢查遵循醫囑服用,就會避免副作用出現。

#夏方養生指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4ee966dca45a28534044cacbb8a9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