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見你》是最近上映的熱門電影,趁著元旦假期,我與男朋友一起去看了。
它講述了一段命中注定,並穿越時空雙向奔赴的愛情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黃雨萱和李子維。
黃雨萱曾做過一個夢,夢裡她和一個男生在一起生活,去了好多地方,特別的甜蜜,還有一首伍佰的歌……
正當在咖啡館打工的黃雨萱給同事講自己的夢時,她忽然聽到了夢中那首歌的旋律,問了同事歌的名字後,她才知道這首歌叫做《Last Dance》。
下一秒,一個年輕人匆匆進到店裡,問這首歌的名字,還問黃雨萱她有沒有姐姐,因為她跟他的高中同學長得一模一樣。
這個年輕人就是李子維,這便是電影中他們相遇的畫面。
此後,兩人彼此相愛,一起生活,羨煞眾人。
如李子維所說,影片中還有一個與黃雨萱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名字叫做陳韻如,是李子維的高中同學,也是他的好友莫俊傑暗戀的人。
當時我就好奇:明明黃雨萱和陳韻如長得一模一樣,為何李子維會喜歡上黃雨萱,而沒有喜歡陳韻如?同樣的,為什麼莫俊傑喜歡陳韻如,卻沒有愛上黃雨萱?
在看完电影後,我又去看了原著小說,才找到了答案:對於一個人來說,精神內核遠遠比長相身份更重要。
真正的愛情,愛上的不是人的皮相,而是他的內核。
我們只會愛上與自己有些相像,靈魂相契合的人。
01
真正的愛情,與長相身份無關
每次被問到「你的擇偶標準是什麼」的問題時,我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是身材高大,長得帥氣,還是高學歷,高收入?
不可否認,在抉擇是否要跟一個人談戀愛時,前期的確會考慮這些;但回過頭來看自己的感情經歷,好像也沒有特別在乎這些東西。
更在意的是,他是如何處理事情的,我們相處的是否愉快。
於是,隱約覺得,真正的愛情,應該與長相身份無關,在看了《想見你》的電影和小說後,我更加確信了這一點。
在《想見你》的電影和小說里,黃雨萱和陳韻如長得一模一樣,但李子維和莫俊傑卻分別鍾情於不同的人。
李子維、莫俊傑、陳韻如是高中同學,小說里,莫俊傑喜歡上陳韻如,李子維為了幫他追她,三人才認識,電影中並未交代三人如何相識。
不過,相同的是,李子維雖然曾跟陳韻如朝夕相處過,但卻並未對她產生特殊的情愫。
但當他在咖啡館第一次見到黃雨萱時(實際上他們在黃雨萱小時候見過),他就對她產生了別樣的情緒。
明明他曾經對這張臉毫無感覺,怎麼當另一個人頂著同樣的臉出現時,他會心動呢?
這一點,在小說里體現的更加明顯。
小說中,陳韻如喜歡的是李子維,還跟他表白過。
當2019年的黃雨萱,穿越到1998年陳韻如的身體里時,李子維又不知不覺的心動了。
不僅李子維如此,莫俊傑也是這樣。
高中時他對陳韻如心動了,但當他再見到跟陳韻如長得一樣的黃雨萱時,他只是詫異世上怎麼會有如此相像的人,並未對她產生特殊的感覺。
小說里,當黃雨萱的靈魂來到陳韻如的身體里時,莫俊傑也不再對陳韻如心動了。
這就意味著,真正的愛情,與長相和身份無關。
我們愛的並不是對方的樣子,而是他骨子裡的靈魂。
若是只痴迷一個人的長相,那一定不是愛。
02
我們愛上的,是靈魂契合的人
曾經我很好奇,既然李子維和莫俊傑愛上的不是皮相,那又是什麼決定了他們愛其中一個人,而對另一個人毫無感覺呢?
這一點,在電影中體現的不是很明顯,但如果回到小說中,就很容易找到答案。
既然我們的愛與皮相無關,那就一定與靈魂有關。
會更喜歡與自己相像,又靈魂契合的人。
之所以李子維會喜歡上黃雨萱,莫俊傑愛上陳韻如,是因為他們都覺得對方與自己是一樣的人。
小說里,陳韻如內向陰暗,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也不希望有人會注意到她。
她不喜歡自己,也曾數次想要自殺。
莫俊傑,右耳聽不見,需要帶著助聽器,他從小就被人孤立,根本沒什麼朋友。
李子維之所以能與他成為好友,是因為他不曾用一樣的眼光看待自己,反而還覺得他的助聽器很酷,借過去試戴。
也因此吸引了許多人對莫俊傑的助聽器產生好奇,慢慢的大家就不再覺得他有什麼不一樣了。
所以,當莫俊傑看到被孤立在人群之外的陳韻如時,他覺得他們是一類人,就愛上了她。
當黃雨萱的靈魂占據了這具身體時,他又不愛她了。
因為,這時「陳韻如」舉手投足之間,與他已經不是同類。
可當她的靈魂回來時,哪怕她在扮演黃雨萱,莫俊傑還是會心動。
李子維喜歡上黃雨萱,亦是因為他覺得他們是同一類人。
不管是電影中還是小說里,黃雨萱的性格都是陽光明媚,自信張揚的;李子維的性格亦是如此,活潑跳脫,愛開玩笑。
所以,當黃雨萱的靈魂住進陳韻如的身體里時,他會被這個女生的機智勇敢,熱情爽朗而打動。
當陳韻如的靈魂再次回到這具身體里時,哪怕她已經盡力扮演黃雨萱了,他還是失去了心動的感覺。
人的天性就是如此,會更容易愛上與自己相似的人。
也可以說,我們只會愛上,自己覺得與自身靈魂契合的人。
當我們愛上某個人時,就是發現了對方身上與我們有相似的地方。
03
精神的內核,是最重要的東西
羅胖曾在《時間的朋友》2023年跨年演講時,講過一句話:「重要的不是身份,而是內核。」
當我們問一個人:「你是誰?」
他可能會回答自己的名字、身份、職業或者是某一種標籤。
甚至我們也會根據一個人的社會身份,去衡量他的價值。
可當我們離開這些標籤時,還剩什麼呢?
所以,我們不是那些標籤,精神內核才是我們獨有的,也才是最重要的。
當時,羅胖講了兩個關於講改行的故事。
很多人都覺得,他們的選擇是浪費了之前的經歷。
但實際上卻是,他們卻是帶著之前的全部身家,換個地方再開張。
不管他們是在做什麼,精神內核始終都沒變。
在愛情中,亦是如此,吸引我們去喜歡一個人的,是他的精神內核,而不是他的長相和社會標籤。
所以,當陳韻如的身體,變成黃雨萱的內核時,李子維會愛上她,莫俊傑會停止心動;當這具身體失去黃雨萱的內核時,李子維不再心動,莫俊傑又被她吸引了。
我們的精神內核,會吸引同頻的人,這就是愛情。
或許,你會好奇,什麼是內核?
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曾說:
「我不是很多,但我是自己的全部。
是我的那些突出的特質和偏好,是我的那些獨一無二的經歷,是我穿越時光走到今天帶在身上的所有東西,構成了現在的我啊。
也許在世俗的眼光里,它還不夠好,但它足夠獨特啊。這才是我的「內核」。」
羅胖說:「我們身上最有價值的東西,不是證書和技能,而是過去一切經歷的總和。」
在愛情里亦是如此,我們身上最吸引人的,不是美貌和財富,而是曾經那些獨特的經歷。
也希望,我們能拋卻世俗的標準,去認真看待內心的需求,選擇一個內核里吸引著自己的人。
那麼,為什麼黃雨萱和陳韻如長相一模一樣,李子維卻獨愛黃雨萱,莫俊傑只為陳韻如心動呢?
是因為一模一樣的長相里,有著不同的內核,自然會吸引不同的人。
真正的愛情,與皮相和身份地位無關,只與人的內核有關。
而我們,也會更容易愛上與自己相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