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4年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消費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當前,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消費恢復較慢,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服務業領域面臨較大困難。在此背景下,促進消費市場加快復甦,有助於釋放消費潛力、提升消費質量。各地還需聚焦經濟增長、充分挖掘消費潛力,讓消費「熱」起來、經濟「活」起來,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著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讓消費「熱」起來。舉辦「消費提振年」系列活動,出台促進汽車、家居、家電、餐飲等重點消費措施,實施「縣域商業三年行動計劃」……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亮點,消費不斷激發產業發展新活力,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添磚加瓦。當前,依託網際網路的新型消費促進供需兩旺,讓消費變得「火熱」起來。顯而易見的是,相對於傳統消費,各類消費新業態新模式能更大釋放內需。通過促進新型消費擴容提質,著力發展無接觸消費等新業態新模式,推廣在線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線上旅遊等服務,讓消費市場走上發展「快車道」,從而激發了消費潛力,助推消費升級,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進而為經濟恢復性增長帶來新活力。
夯實消費基礎設施,讓消費「通」起來。消費是拉動經濟的第一動力,是中國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據統計,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5.2%;前11個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0.3%;前三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3%,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升至83.2%,其中三季度貢獻率提升至94.8%;前10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9%,投資結構持續優化,消費市場發展韌性將持續顯現。與此同時,傳統消費主動謀求轉型升級,新型消費潛力也逐步釋放,都有利於消費恢復發展,從而暢通消費循環,為新型消費降成本、提質效。
加大力度釋放政策利好,讓環境「好」起來。出台6方面20條具體政策舉措恢復和擴大消費、穩妥降低存量首套房貸利率、增發2023年國債1萬億元支持災後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黨中央作出一系列決策部署,各地各部門紮實有效貫徹落實,不斷鞏固經濟恢復向好基礎。中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的龐大消費市場,促進消費市場復甦發展,不僅需要政策制度「硬環境」保障,也需要消費環境這一「軟環境」護航。一方面,要抓住契機推動線上線下消費加速融合,以創新提升有效供給。通過制定促進新業態新模式帶動消費回暖的稅收政策,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另一方面,注重營造良好的挖掘消費潛力環境。在抓好已出台政策落實的同時,圍繞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改善消費環境、開拓消費新增長點等,精準施策,進一步發揮消費對於經濟穩增長的重要作用。
消費意願越強勁,生產動能越澎湃。我國有14億多人口的巨大市場,有全球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發掘消費潛力,釋放消費活力,有助於加快構建國內國際相互促進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激發經濟增長新活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者:陳康 武漢市武昌區「昌言家」網評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