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晚,第36屆金雞獎頒獎禮現場。
當頒獎嘉賓念出最佳女配角的獲得者名字時,現場掌聲雷動,鏡頭外卻一片譁然。
得獎者的名字叫黃米依,她名不見經傳,卻打敗了此前呼聲最高的葉童。
她是誰?
來勢洶洶的新人黃米依
1994年,黃米依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市。
從小,黃米依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音樂劇演員。
據黃米依在採訪中說,她自小學起,心裡就不斷想著要逃離她生活的地方。
黃米依上小學的地方,是一條很有生活氣息的小路。
說好聽點是生活氣息,說得不好聽,是坑坑窪窪中還帶著髒兮兮。
路邊有臭水溝,還有不少賣雞鴨鵝的小攤販。
生撕活剝的家禽被光溜溜的掛起,滿大街都是生肉的腥味兒,還有血的鐵鏽味兒。
可是,常年在這裡生活的人已經對這樣的場景麻木了。
沒有人想要逃離,除了每天奔波在上學路上的黃米依。
而就在這樣的不堪入目中,隔壁是一所光鮮亮麗的大學。
書卷氣的大學生穿梭在這附近,她們身上的青春洋溢令她羨慕不已。
一路之隔而已,仿佛兩個世界。
黃米依心想,總有一天她一會成為大學城裡的人。
中學畢業後,她沒有辜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音樂劇系。
她每日不停的練習、排舞,還參加了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的第十二屆彼得羅夫「歌唱面具」國際聲樂大賽。
就在這樣的日復一日中,命運漸漸的發生了改變。
在出演懸疑電影《冰封奇案》之前,她從未接觸過電影表演。
不過她並不怯場,多年來音樂劇的表演讓她積累了很多舞台表演經驗。
在艱苦的拍攝環境下也能自得其樂,並且學習能力極強,展現了極具靈氣的表演天賦。
更可貴的是,第一次接觸電影就擔綱了女主角的黃米依,將角色的多面人性展現的深刻而淋漓盡致。
青年演員的青澀在她身上仿佛不存在,她就像一條鯊魚,生猛而恣意的殺出重圍。
從這以後,黃米依開始被電影界注意到。
放棄音樂劇演員的身份,以影視演員的角色重新開始時,黃米依也曾嘗試用最傳統的路子去接觸娛樂圈。
她去參加了真人秀節目《演員的品格》,很可惜沒獲得什麼聲量。
她也去參演了一些平台自製青春劇,搭檔丁禹兮等年輕演員,無奈被更多的S+大劇所淹沒。
參演的電影《永安鎮故事集》在第7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首映,在國內卻遲遲沒能上映。
要換做其他演員,早就著急的不行了。
說不定會在經紀人的催促下去面試一些大IP古裝劇,想辦法搭檔流量。
但黃米依沒有,她覺得演員應該是被故事打動了才能去演,會在採訪中強調光影、剪輯和美學的她,無法說服自己再去接觸一些劣質的劇組。
平遙電影節上的榮譽
2021年,網傳平遙電影節上出現了兩部爆款。
其中一部,便是由黃米依參演的《永安鎮故事集》,歷經2年,這部電影終於在2023年9月8日上映。
11月4日,黃米依憑藉這部電影拿下了第36屆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
鏡頭內外一片譁然,很多人為葉童抱不平。
黃米依的脫穎而出,真的是電影節的爆冷嗎?
早在2021年平遙電影節上,黃米依除了一部《永安鎮故事集》之外,還有一部電影名叫《街娃兒》。
這名字應該用川渝話來念,讀作「gai」娃兒。
這部電影讓黃米依拿下了平遙國際電影展最佳女演員的稱號。
也許是常年以一種游離的狀態存在於娛樂圈中,被念到獲獎名字時,黃米依還沉浸在其他電影帶給她的震撼中。
仿佛她參加電影節並不是為了獲獎,而是單純去欣賞電影藝術。
在電影《街娃兒》中,黃米依飾演的九兒就像小時候的她自己。
生活在小城市中,為了出人頭地而不斷地從一個城市穿梭到另一個城市。
她不斷放棄自己的來處,只為了尋找所謂的夢想在她腦子裡投射下的模糊影子。
可是,如果一個人無法接受自己的來處,就永遠找不到歸途。
黃米依在拍攝這部電影時,經常想到小時候她每天都要走過的髒兮兮的街。
那些她從來沒去思考過的問題,或者尋找不到的答案,都隨著她深入人物而漸漸明白。
很難得,一個演員在人物的故事裡,明白了自己的選擇。
黃米依說:「我永遠在我的來處,那是我的起點。」
她接受了小時候那條不堪的街道,以最原始的樣貌成全了自己。
這一刻,她不是從中央戲劇學院中走出的科班學生,她是從人世變遷中褪去浮華,最終成為的她自己。
體驗和共鳴,也許這才是演員最需要的東西。
現在的黃米依,依然沒有讓自己太過於沉浸的去當一個演員。
拍戲之餘,她還是在當一個「正常人」。
逛菜市場,散步,思考,她野蠻又溫柔的紮根,平靜卻恣意的生長。
而這樣的靈氣和野性也讓她被很多新生代有想法的導演所關注,在他們鏡頭下展現出來的原始力量,又得到很多主流大獎認可。
縱觀黃米依的兒時經歷,以及她進入到電影圈後的表現,我認為她能拿下金雞女配,也許是世俗意義上的爆冷,卻不能因此被稱為水獎。
黃米依曾說,她對獎項其實並沒有什麼野心。
人嘛,無非就是吃飯,睡覺,出錯,奔跑,蹲著。
黃米依到底是什麼樣子,不應該由一個獎決定,也不應該由不了解的看客決定。
她應該由觀眾決定,由自己決定,或者由她愛的電影藝術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