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生命之道 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成功開展頸內動脈支架植入術

2023-03-21     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

原標題:疏通生命之道 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成功開展頸內動脈支架植入術

頸內動脈狹窄是導致缺血性腦卒中(即腦梗塞)發病的重要因素。主要引起視網膜和/或腦部缺血症狀,因累及的血管不同而表現不一,常見臨床表現包括:頭暈、頭痛、暈厥、一過性單眼黑蒙、失明、肢體感覺及活動障礙、言語功能障礙等。重度狹窄或閉塞時可以表現為思維模糊、肢體偏癱、失語或意識障礙等。

近日,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收治了一名69歲的腦梗塞患者,老人於3周前在家中突發暈厥,在當地醫院急診就診,診斷為急性腦梗塞,予以靜脈溶栓對症後神志轉清,後轉至我院,行腦血管造影術(DSA)進一步檢查後,顯示右側頸內動脈重度狹窄(80%)。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後,為其進行了頸動脈球囊擴張術+腦保護傘下頸動脈支架植入術。手術順利,患者全程清醒,術中生命體徵平穩無任何不適。當支架釋放後,瞬間血流通暢,小小支架打通生命通道。

該院神經外科主任高山介紹,頸動脈是腦部主要供血血管之一。當血管壁的厚度增加,管腔變窄,即表現為頸動脈狹窄。狹窄的頸動脈一旦被堵塞,大腦嚴重缺血,就會發生腦梗死。據文獻報道,重度頸動脈狹窄患者,即便採用有效的藥物治療控制,兩年內腦缺血事件發生率也高達26%以上;而60%以上的腦梗死是由於頸動脈狹窄造成,嚴重的腦梗死可導致患者殘疾甚至死亡。頸動脈狹窄不到50%且無症狀者,可通過藥物治療,如有症狀,或狹窄程度大於70%,則需接受手術治療。

高主任說,頸動脈支架植入術是治療頸動脈疾病的微創方法。通常在局麻下進行,通過一側股動脈穿刺,在導絲、導管的配合下將小支架放置在頸動脈狹窄處,使狹窄血管擴張,保證正常血流通過,以減少卒中風險。該手術具有損傷小、恢復快、治療周期短等優點。隨著該技術的廣泛應用,將為更多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帶來福音。(倪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107f94e6354011a4542cc4cdfd172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