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源科技:核電氫能有望構成新增長極,低空經濟帶來發展新機遇

2024-11-04   介面新聞

近日,力源科技披露2024年三季報,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76億元,第三季度虧損幅度相比上年同期大幅收窄。與此同時,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末合同負債為2.22億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長18%,預示公司未來業績有望恢復增長。此外,公司不斷優化內控管理水平,加強提質增效,助力運營管理效能提升。比如公司應收帳款周轉天數從2023年三季度的274.45天降至2024年三季度的169.64天,整體經營質量不斷提高。

核電領域頻頻收穫大單,保障未來業績

力源科技在國內核電和火電行業水處理領域具有較高的市場知名度以及市場競爭力,是國內極少數能夠提供滿足核電廠生產要求的凝結水精處理設備的供應商,在國內核電和大型火電項目凝結水精處理系統領域處於相對領先地位。

截至2024年6月末,力源科技已經成功為中核集團、中廣核集團、華能集團、大唐集團、華電集團、國家能源集團、國電投集團以及各大地方發電集團提供了數百套水處理項目的系統研發、設計、集成等服務。海外業務方面,力源科技從2010年開始進入海外市場,並積極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水處理系統已應用到南美、東南亞、南亞、中東、歐洲等市場,代表性項目包括:委內瑞拉中央電廠1×660MW機組、越南沿海一期火力發電2×622MW機組、印尼宏發韋立氧化鋁公司熱電廠、恆逸石化汶萊PMB石油化工電站、巴基斯坦喀拉蚩K2/K-3 核電2×1000MW機組等項目。

我國核電站建設增長空間廣闊。從脫碳需求及電力裝機電量平衡預測來看,2060年我國核能發電量占比需達到20%以上才能實現碳中和目標,而據《我國核電運行年度綜合分析核心報告(2023年度)》,2023年核電發電量僅占全國總發電量的4.86%,仍有較大差距。截至2024年3月31日,我國(大陸地區)核電裝機容量58.22GW,而根據《中國核能現代化發展戰略》預測,2060年核電裝機規模有望達到400GW,核電站建設尚有增長空間。經測算,從2020年開始至2027年,核電投資額年均復合增長率約26%。

隨著核電領域投資的快速增長,力源科技也頻頻斬獲大單。2021年上市以來,公司披露簽訂日常經營重大合同共計五次,其中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各有1次,而截止2024年10月,公司在2024年已經兩次披露簽訂日常經營重大合同,且都與核電有關。包括2024年1月22日與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簽署的合計4189萬元的大額訂單,以及2024年8月5日與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簽署的3795萬元的大額訂單。

截至目前,力源科技2024年僅兩項大額核電合同,就已經合計近8000萬元。而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公司核電領域收入分別為488萬元、2650萬元和1829萬元。由此可見力源科技在核電領域的水處理業務正在快速拉升,有望成為公司未來業績的重要增長點。

全產業鏈布局氫燃料電池技術,產業化成果顯著

在穩固主業的基礎上,力源科技正在積極探索氫燃料電池技術,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公司已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燃料電池系統研發、生產和銷售團隊,具備實現開展新業務所必須的核心人員儲備,並成功掌握高性能車用膜電極、高耐腐蝕性金屬雙極板、車用燃料電池電堆以及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相關技術,掌握了金屬雙極板製備及塗層技術、膜電極製備技術、自動化裝堆技術及系統化集成等技術。

力源科技擁有多項核心技術優勢。公司製備的氫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膜電極功率密度達到 2.25W/cm²@0.6V,運用於現有量產燃料電池產品中具有高功率密度、長壽命運行、適應複雜工況的技術特點,性能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同時,公司已經完成第二代高性能金屬雙極板的五輪設計和測試,新一代的雙極板在性能方面有大幅提升,預計下半年投產。此外,公司已經鋪設了一條年產能2000套以上的燃料電池電堆自動化產線,通過雙機器人及視覺定位實現膜電極和雙極板自動堆疊,可保證堆疊精度控制在±0.05mm 以內、組件堆疊節拍控制在2秒/片以內、一次合格率達到99%以上、電堆堆疊時間從手動堆疊的4小時降至25分鐘,堆疊精度與效率極大提高。

在產業化方面,力源科技自主研發設計的 HYPSR-01 燃料電池系統樣機(62kW)、HYPSR-02 燃料電池系統樣機(60kW,公交用)、HYPSR-03 燃料電池系統樣機(112kW)、HYPSR04 燃料電池系統樣機(70kW)、HYPSR-07 燃料電池系統樣機(120kW)、HYPSR-06 燃料電池系統樣機(235kW)在發動機性能、發動機額定輸出功率等方面均已通過國家新能源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檢測。

在氫燃料電池的商業化落地方面,力源科技也成果頗豐。其自主設計研發生產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配套的廈門金龍、廈門金旅客車,已入選工信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在2023年,搭載了力源科技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的17台公交車成功投入使用。如今17台公交車持續運行時間已超一年,總行駛里程達80萬公里,氫氣平均消耗為3.7kg/百公里,遠低於行業內平均的5kg/百公里,在助力公共運輸節能環保轉型方面展現了顯著優勢。

除了氫燃料電池應用外,力源科技還積極向產業上游制氫儲能方向不斷研究探索。在研發團隊長期的技術攻關之下,力源科技自主研發的採用新型塗布成膜工藝製成的第三代鹼性電解槽復合隔膜可實現量產,助力電解槽核心零部件國產化。

「氫能+低空」經濟方興未艾

目前,氫燃料電池的應用場景正在各方推動下不斷被拓寬。其中,在低空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氫能驅動在低空飛行器領域的應用也展露出廣闊前景。

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之一,「低空經濟」已經成為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方向。近年來,國家先後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規,推動低空經濟發展。2023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已突破5000億元,達到5059.5億元,同比增速高達33.8%。預計到2026年,市場規模將突破一萬億元。

目前低空飛行器90%以上都是採用鋰電池。但目前市場上的鋰電池性能還不能完全滿足低空飛行的實際需要。一方面,飛行器的電池需要滿足嚴苛的溫度要求,確保在一定的高空中,性能、活性和放電的倍率能夠跟得上;同時,鋰電池也無法滿足長續航的要求。相較之下,氫燃料電池不僅在續航里程上有很大的優勢,而且能夠真正實現清潔環保。

得益於氫燃料電池的獨特優勢,不少企業正在涉足氫動力飛行器領域。力源科技憑藉在氫燃料電池上的深厚技術積累,也有望在這一領域獲得長足發展機會,助力公司進一步打開氫燃料電池業務增長空間,賦能自身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