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樑大事:雲南雙河特大橋合龍 金華第一座斜拉橋成功爆破拆除

2019-12-02     橋樑網

雲南雙河特大橋合龍

11月29日,隨著一聲令下,雲南省在建最大的高低塔組合梁斜拉橋——雙河特大橋正式合龍,意味著格巧高速全線貫通,為高速路今年內通車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據介紹,格巧高速與已建成通車的東格高速公路順接,起於東川區拖布卡鎮格勒村,止於巧家縣白鶴灘鎮葫蘆口金沙江邊,接擬建的四川省G4216宜攀高速項目金沙江特大橋雲南岸橋頭。全線採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車速為80km/h。項目於2017年1月正式開工建設,計劃於2019年底建成通車。通車後,昆明到巧家的車程從目前的4.5個小時,將縮短為2.5小時。

其中雙河特大橋為格巧高速1號控制性工程,橋長706m,主跨356m,是雲南省在建最大的高低塔組合梁斜拉橋,也是全線工期最緊的橋樑。

自2017年1月進場施工以來,項目部認真細化倒排工期,科學組織生產。經過795個日日夜夜的艱苦鏖戰,橋樑從無到有,從地下樁基施工到墩柱高聳入雲,再到橋樑橫跨小河兩岸,最終取得了雙河特大橋按計劃合龍的重大勝利。

大橋合龍後,意味著格巧高速實現全線貫通。目前,路面、機電、交安、房建、消防、綠化施工有序推進。

格巧高速作為川滇渝快速新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雲南連接四川高速公路網的關鍵線路。格巧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後,各交通節點之間的對接得到了推動,雲南、四川之間運輸距離縮短,運輸速度提高,將吸引外部資源投入,提升經濟發展活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來源:雲南網)


金華金婺大橋被成功爆破拆除

11月30日清晨6點45分,金華金婺大橋爆破拆除,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當天清晨6點,指揮部下達命令開始清場並發布第一次「預警信號」。提醒周邊市民不要站在房頂等地方觀看,以免發生意外。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市民從溫暖的被窩裡爬出來,不懼嚴寒趕到了金龍灣公園游步道安全區圍觀。

6點41分,指揮長命令安全警戒組發布「準備起爆信號」。這第二次信號大約持續了10秒。聲音急促短間,連續三次。2分鐘後,指揮長下達命令——「準備起爆!」

5、4、3、2、1,起爆!

轟隆!」那一瞬,天地一震。大橋主塔垂直橋面向北定向傾倒,主墩與橋面原地坍塌。幾秒鐘內,主塔、梁塊、主墩全部化為廢墟。

說起金婺大橋,很多金華人都能想起橋上的「開發區大有希望」七個紅色的大字。金婺大橋位於武義江上,連接江南和多湖區塊。

1996年動工,1997年12月建成通車。全長260米,橋面寬24.7米。主塔為獨柱形,高64米。9對斜拉索平行對稱繫於索塔的東西兩面。

它曾是金華第一座拉索橋,也是金華的地標性建築之一。對於金華人而言,她遠不止一座橋,她更像是金華發展的「貢獻者」和「親歷者」 。

22年間,金婺大橋一直處於超負荷狀態運行。加上超限超載車輛的碾壓和雨季洪水的沖刷,造成橋樑結構不同程度的損壞,不得不進行重建。

重建後的金婺大橋,同樣為斜拉橋結構。全長695.667米,主橋總長265米,橋面寬40米,雙向6車道。主塔為鋼結構,採用豎轉施工工藝,分為12個節段,重達1800噸。(來源:浙江新聞網)


四川內江黃荊壩大橋順利合龍

作為內江市的重點交通項目,黃荊壩大橋及連接線工程自開工建設以來就備受市民關注。11月29日上午,黃荊壩大橋中跨合龍段順利合龍,標誌著黃荊壩大橋主體工程的順利完工。當日,大橋墩柱、蓋梁等下部構造已經全部完成,大型罐車正來回穿梭,工人們在對大橋右幅中跨合龍段進行混凝土澆築。

據介紹,為了保證成橋質量,在混凝土澆築之前,進行了合龍段頂推勁性骨架鎖定,以及水箱配重的工作。在混凝土澆築過程中,對水箱的水進行等重量的卸載。本次混凝土的澆築意味著黃荊壩大橋主體工程全部完工,後續將對橋面鋪裝、欄杆、路燈等附屬工程進行施工。

黃荊壩大橋及連接線項目起於內椑路,經樂賢半島,止於東興區椑木鎮,項目全長5.749公里,總投資9.8億元。其中,黃荊壩大橋全長617米,橋寬34.5米。

黃荊壩大橋及連接線項目是內江南北走向主幹道的重要部分,讓城南區域與老城區快速相連,不僅完善了內江城區的交通路網,還將為沱江兩岸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盤活樂賢半島、帶動椑木鎮共同發展。

項目的建成對推進城市基礎設施總體規劃的實施、完善城市道路路網、拓展城市空間、改善城市片區環境、實現內江跨越式發展的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來源:澎湃新聞)


金海大橋首個「0號塊」澆築完成

11月28日,隨著最後一車混凝土的澆築,珠機城際軌道交通項目二期工程金海大橋22號墩「0號塊」澆築完成,標誌著橫琴岸連續剛構(剛性結構是指在建築物或構造物上設置的一種耐震結構)梁進入上部施工階段。

據介紹,施工區段一共有鐵路連續剛構梁11孔,其中橫琴岸3孔,採用對稱懸臂澆築的施工工藝。22號墩為橫琴岸連續剛構梁的中間墩,正在澆築的22號墩「0號塊」是該鐵路連續剛構梁的第一塊,墩頂處梁高為5.5米,橋面寬度為11米,橋面設2%的雙向橫坡。該「0號塊」澆築長度為11.5米,混凝土方量為304.3立方米,鋼筋重量43.91噸。

據了解,在橫琴岸建設進度穩步推進的同時,金海大橋鶴洲岸建設也在加快推進。11月23日,金海大橋公路右幅74號墩承台澆築完成,該承台為金海大橋鶴洲岸首個完成混凝土澆築的承台。

金海大橋是珠三角入海口上建設的第一座公鐵兩用大橋,主橋為挑臂式鋼箱梁多塔剛構體系公鐵同層斜拉橋,橋長1369米,橋跨布置為58.5米+116米+3×340米+116米+58.5米;橋寬49.6米,中間通行雙線160公里/小時城際鐵路,同層左右兩側通行六車道100公路/小時高速公路。主橋共有27個橋墩,462根鑽孔樁,5.2萬噸鋼樑及鋼塔,28萬立方米混凝土。目前已累計完成鑽孔樁320根、承台11座、墩身6座。(來源:珠海特區報)


江蘇省淮安市內環高架關鍵節點——清江大橋通過荷載試驗

11月30日晚,備受淮安市民關注的市區內環高架項目關鍵節點——清江大橋(原淮鋼大橋)進行了通車前的荷載試驗,從試驗結果看,各項設計指標符合要求,標誌著該橋已經具備通車條件。

當晚10時許,20輛加載車排成4列,一起向下層橋面駛去。在上層橋面,相同數量的卡車也在同步行駛。這些加載車每輛都重達31噸,40輛加載車一同駛過,無疑是對新大橋的一次大考。在重壓下,大橋堅如磐石,人站在橋首也感覺不到振動。
據了解,清江大橋主橋為雙層三跨連續鋼桁架系杆拱橋,拱梁組合體系結構,全焊整體式節點,橋樑上層橋面為雙向八車道的城市快速路,總寬42米。下層為雙向六車道+兩條非機動車道的城市主幹道,總寬43米。此次通過荷載試驗,意味著大橋正式通車的日子已指日可待。(來源:中國江蘇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0Nhz24BMH2_cNUgfaH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