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尼賽思3年在華虧損30億,高管斥責中國員工從來不買自家車輛

2023-10-31     智電汽車

原標題:捷尼賽思3年在華虧損30億,高管斥責中國員工從來不買自家車輛

文/水間

最近韓國現代旗下高端品牌捷尼賽思高管又有驚人言論,捷尼賽思首席協調官李哲(CEC)公開指責中國員工對公司缺乏感情,三年來無一人購買該品牌的車輛。他甚至鼓勵員工離開公司尋求外部發展機會。

據他透露,捷尼賽思中國業務今年已虧損12億元,上市三年來合計虧損30億元。造成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是高昂的營銷費用,捷尼賽思的平均單車營銷費用高達71萬元。除了虧損,還有銷量的低迷。今年前七個月,捷尼賽思在中國的銷量僅為965輛,不及一些豪華品牌一個月的銷量。這再次凸顯了捷尼賽思在中國市場的艱難處境。這些數據都充分表明,捷尼賽思在中國市場面臨嚴峻挑戰,業績壓力不容小覷。

雖然捷尼賽思亞歷山大,但是李哲的驚人言論還是引發了眾多網友的不滿。因為要求員工購買公司產品似乎有些不合理。員工是否購買公司產品應該是個人選擇,而不應被作為一種職業要求。如果公司的產品性能和性價比出色,員工自然會願意購買,但如果產品存在問題,責任應該落在高管和產品團隊身上,而不是員工。

在這個問題上,比如比亞迪、華為等等絕大部分企業,從來也沒有聽說強制員工必須購買自家產品。再簡單直白一點的說,如果一個企業,整天想靠自己員工買自己產品來續命,那這家企業還能活幾天呢?

從歷史上看,捷尼賽思是現代旗下的高端品牌,曾幾次嘗試進入中國市場,但均未能取得成功。最早以「勞恩斯」和「捷恩斯」的名字進入市場,但銷量低迷,最終退出中國市場。直到2021年重新以「捷尼賽思」的名字進入市場,它投入了大量資源進行推廣,包括用3281架無人機拼出「你好,中國」的標語,並推出了G80和GV80兩款新車。然而,儘管這些舉措,銷量仍未起色。

根據統計,捷尼賽思在2022年國內銷量為1457輛,2023年上半年銷量為835輛。面對慘澹的銷量,最近最近捷尼賽思執行長何睿思離職,臨時由韓方首席協調員Wells Lee 李哲接管。這表明捷尼賽思正在採取緊急措施來應對當前的挑戰。

為了擺脫銷量困境,捷尼賽思正在加快電動化轉型,推出了三款純電車型:純電G80(40.68萬-47.58萬)、GV60(28.58萬-37.23萬)、純電GV70(38.58萬-43.98萬)。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從目前的銷量來看,這三款車型都沒有引起多少關注。並且隨著國內新能源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BBA傳統豪華品牌也在加速電動化轉型,捷尼賽思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對於捷尼賽思來說,召開全員大會可能是一個重要的信號,表明他們已經認識到在中國市場面臨的困境,急需尋求突破口。但是高管發表這種驚人言論只會起到相反作用。其實韓國車企高管發表令中國消費者反感言論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比如之前起亞中國營運長楊洪海就說:起亞今年一季度全球掙了21億美金,貼得起中國市場,我們燒錢都能把中國車企燒死!種種譁眾取寵的言論非常奇葩。

拋開一些場外因素來說,韓系車在技術層面其實不弱,在海外市場也推出過多款具備競爭力的車型,無論是在純電車型還是混動車型方面,都有紮實的技術儲備。以前現代和起亞在中國市場也曾銷量不錯。然而,韓系車在華戰略的偏差和不重視中國市場的態度,使得其在中國市場的如今一落千丈。只有在未來調整在華戰略,重視中國市場,並更好地融入中國本土市場,他們才有機會在中國市場中重新獲得競爭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06cb76e28b9a397f82d24c9e768b70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