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的「內卷」:明星頻頻登上卷子,追星學生族狂歡

2022-03-02     王妹愛時尚

原標題:試卷的「內卷」:明星頻頻登上卷子,追星學生族狂歡

即將步入六月,一年一度的高考也成了眾多學子關注的熱點。在每次考試當中,試卷題目的新穎程度自然而然也會成為話題熱搜。

前段時間,岳雲鵬曾在社交平台曬出自己出現在學生試卷上的照片,一時間引來眾多評論。德雲社的粉絲對此自然是覺得很容易,那麼不追星的人卻無從下筆。明星頻繁登上試卷的背後,是明星炒作還是教育改革所趨呢?

是炒作還是教育改革命題所趨?

其實都明星頻頻登上試卷時,這何嘗不是一場試卷的「內卷」。靠著明星的影響力吸引關注,不過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是,這場試卷的「內卷」,對於明星來說,某種陳固定還是那個還真是雙贏。

肖戰之前登上試卷的次數過於頻繁,讓喜歡肖戰的追星族們為之一震。而肖戰本人作為明星,自己的熱度一直都保持高漲不減,有人會比較疑惑,這是不是明星藉助此事炒作,為自己增加流量?

其實我們不難發現,登上試卷的明星大多數還是流量明星居多,但是,對於登上試卷就會必然引發關注和炒作,其實並沒有完全必然的聯繫。

明星本人前期的影響力與所作所為也會引來關注,自然命題人也會從他們的身上挖掘命題素材,要說這是一種炒作行為,倒不說是教育命題選材方面更加多元化趨勢的一種導向。

其實,很多年以前,明星故事載入課本早就不是稀罕事。人教版英語課本中,就曾經記錄過鋼琴家李雲迪的故事。這位之後明星登上試卷也開創了先河。

縱觀多年來高考命題作文,以及各種公職類考試命題當中,我們不難發現出現過李子柒、李佳琦等人的身影。他們的名字出現往往不是單獨的名字,往往和他們所要表達的故事話題相連接。

比如他們二人所引發的網絡藝人直播帶貨為家鄉做貢獻的話題。這種正能量的話題登上試卷,不失為是應試教育逐漸向素質教育轉變的一種趨勢。

輕鬆愉悅的命題,也讓學生在學習生活之餘,感受到了一種學習壓力的釋放,利用他們所帶來的明星正能量效應,也為廣大學生樹立了榜樣。

對明星如何界定,什麼樣的明星才配登上試卷

明星登上試卷的行為,從本質上來說,不僅僅考查命題者對於明星素材的選擇與界定,也考查明星個人品行與影響力,能否為學生做出榜樣。

對於明星如何界定?想來每個人心中都有不一樣的標準。很多人看來,明星大多數都是在台上光鮮亮麗的影視明星或者是演員,如果按照此標準來界定明星,那麼想來有一些是不能登上試卷的。例如鄭爽的代孕事件所帶來了不好的影響,畢竟做藝之前先學習做人還是很重要的。德藝雙馨也不是簡單說說而已。

作為命題者和我們普通群眾,不妨把明星的界定更加提升一定的高度與深度,從命題人角度,來為廣大學生回答這個時代,我們到底應該追什麼樣的明星,我們應該把什麼樣的人當做是明星。

關於這一問題,有人提議把國家各個領域的尖端傑出代表,院士,為國家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們都可以納入到明星範疇。還有就是勤勤懇懇奮鬥在一線的工作者,這才是我們真正應該追的明星。也是命題需要關注和界定的範圍。

有人曾在街頭做過一個隨機的調查,拿出黃旭華,南仁東等國士照片和一些流量明星的照片給年輕人觀看,大多數人對於國家傑出貢獻人物認識的寥寥無幾,對於自己所追明星的喜好卻說得頭頭是道,這難道是這些默默無聞付出的國士們的孤單,還是人們價值觀了解的缺失呢?

2021年的五月月末,一時間的袁隆平和吳孟超院士的隕落讓人們再度熱議起這些話題。他們往往更應該多次登上試卷,讓人引發深刻思考和緬懷。

追星與不追星,不能「一刀切」,學生行為如何規範

明星登上試卷之後,所面對的群體自然而然是學生群體。

學生群體其實也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群體,身心發展尚未成熟,缺乏一定判斷力也是該群體的主要特徵。追星一族面對自己喜歡擅長的明星往往做起來題目信手拈來,但是一旦面對自己不熟悉或者不喜歡的,就會出現一些捧殺行為,這也是極其不正確的一種方式。

追星族當中尚且存在一些不同陣營的站隊行為。人們在面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時,有時候往往會毫無顧忌的選擇維護。尤其是面對學生群體,他們可能有時只是會一味地為喜歡的某個明星說話,是非判斷盲目喜歡往往超過理性,站隊行為也會對其中處於對方陣營中的學生造成無端傷害。

出題人在出題多元化個性化的同時,也不要忘了尊重人性化,不能搞「一刀切」。對於那些不追星的人來說,無從下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出現追星槓桿傾斜。在有些人看來,這也是教育考核不公平的一種現象的表現。

學生追星行為需要規範,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為學生引導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首先,命題人在命題選材上嚴格把關,防止造成錯誤的引導傾向。其次,學生作答也需要一定的規範,不可隨意憑喜好,不尊重考試規則。再之後,作為媒體人,宣傳推廣正能量的人物事跡,為學生作答提供一些素材,拓寬作答的渠道範圍,鼓勵學生表達不同的觀點與立場。最後,網絡輿論,每個人也需要從自身出發規範語言,不要道德綁架別人,也不要互相捧殺,站在客觀公正的立場上著筆,可以更加公平。

結語:

從舞台走下躍然於紙上,明星的格局和道路可能越來越有深入。我們也相信,明星的界定被重新定義,普通人也在煥發出人生的精彩,想來日後生活中,你我都可能成為命題人眼中的「明星」。我們普通人的精彩故事與勵志人生,也會為廣大學子樹立榜樣。

人人學習,多角度切入,我相信,那些不追星的人也會有新的創新觀點,書寫人生滿意的答卷,真正筆下生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9044c238e15819991b5004b15e90d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