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下面的這個故事雖然記載於《新唐書》,但以我的直覺,它很可能是三分真七分假,因為它實在是太傳奇了。
故事的主人公叫裴伷(zhòu)先,那一年他「未冠」,用今天的話講就是未成年,《太平廣記》說他時年只有11歲。
雖然還未成年,裴伷先已經是官老爺,他時任太僕丞,從六品。
這種事聽起來很玄幻,但在唐朝很尋常,這叫「蔭封」,即憑藉祖上的功績所獲得的待遇。河東裴氏是唐朝的豪族,裴伷先「躺賺」一點不奇怪。
裴伷先還有一個很牛叉的伯父叫裴炎,官至宰相,是唐高宗臨終前給唐中宗指定的輔政大臣。
有個拉風的宰相伯父,裴伷先小朋友看起來前途一片光明,但誰也沒想到,伯父卻給他帶來一場滅頂之災。
嗣聖元年,裴炎因捲入徐敬業謀反案而被冤殺,其家族子弟全都被流放嶺南,其中就包括裴伷先。
臨上路前,裴伷先上書請求與武則天「話別」,居然得到了批准。
這事雖然有點離奇,但也不意外,因為那時候武則天下過一道旨意:任何人都可以密封奏事,哪怕是平民她也會接見。
不過,「銅匭投書告密」制度發生在垂拱二年,即裴炎死後的兩年,二者時間對不上,咱也搞不清楚裴伷先是如何上達天庭的。
總之,武則天確實召見了小麻油,且一上來就給了他一個下馬威:「你伯父犯下死罪,朕留了你一條性命,你還有什麼話說?」
裴伷先人小脾氣大,說話一點也不客氣:
「您是李唐的媳婦,承擔了先帝的遺願,如今雖然垂簾坐殿,但應該將政事交給大臣們,怎麼能做出大封諸武、排斥宗室的舉動呢?裴炎是大忠臣,你殘害他的子孫惹得天下怨憤。聽話,趕緊將皇權還給李家,罷黜諸武,要不然天下豪傑趁勢而動,你後悔都來不及!」
乖乖,這口氣哪裡是臣子對皇太后?分明是爹教訓兒子!
武則天大怒,忘記了「祖國的花朵要愛護」:拉出去,賞一百杖。
結果十杖下去,筋骨稚嫩的小麻油「嘎」抽過去了。
神奇的是,等打到第98杖時,裴伷先居然又醒過來了,仿佛剛才是嫌棄行刑人太磨嘰,眯了一覺似的。
挨完這頓打,裴伷先皮開肉綻,別說站立,連躺著都費勁。流放途中,他的傷口發炎,滿身都是瘡痍。家人也不敢逗留給他醫治,於是便將他放在驢車上一路緩行,生死由天了。
沒想到小麻油命硬,撐到廣西瀼州時,他又活蹦亂跳了。
在流放地,小麻油長成了裴小伙,並娶了一位盧家的女兒,生了一個兒子起名「裴願」。
盧氏出身范陽,也是隋唐豪族,同樣是流放過來罪臣家屬。兩家人同病相憐,也算是抱團取暖了,然而不幸的是,盧氏命薄,沒幾年就死了。
裴小伙忍受不了寂寞,腦子一衝動,居然帶著兒子逃了。逃就逃吧,咱也搞不清楚他咋想的,天下之大他哪兒也不去,偏偏逃回了洛陽,一副老鼠逗貓的大無畏精神。
果然,沒多久裴伷先就被人發現了,又挨了一百杖。估計被打出經驗來了,裴伷先依然沒被打死。
於是他遭到二次流放,這次的流放地點從遙遠的南方,換成了同樣遙遠的西域。
裴伷先決定換個活法,也搞不清楚從哪裡學來的本事,他投身商界,僅用了五年時間就賺了數千萬。
連我都納悶,他不是姓「裴」嗎?有錢了,裴伷先沒有修崗樓、招女秘書,而是多多交稅,多多結交官員和土著豪族。
西域那地方胡人部落多達數萬,某個部落首領一眼就相中了裴伷先:本大汗有個如花似玉的獨女,願意替你洒掃……
就這樣,可汗的姑娘帶著嫁妝,駕著馬車,來到裴伷先的身邊。據說可汗老爽快了,給女兒的嫁妝多得嚇死人,金銀珠寶一車接一車,馬牛羊以「山谷」為計量單位。
裴伷先很會花錢,他拿著這些錢養了數千門客。當然,這些門客不是用來裝點門面的,裴伷先將他們分布在從洛陽至西域的各條通路上,專門替他收集情報。
你看看,古人就對信息戰如此重視,我給你們講了這麼多重要的信息,怎麼就沒見有人給我打賞?哈。
裴伷先的信息網效率高得有點嚇人,朝廷中的秘密,十之七八都能傳到他的耳朵里。
某一天,裴伷先被一條信息嚇得魂飛魄散。
那時候武則天已經當了皇帝,有個叫「李秦授」的右補闕,做了一件很「禽獸」的事,他給武則天上書奏事說:陛下啊,有讖言說「代武者劉」,我知道這個「劉」是誰了。
想當年,一則「唐三代之後,武氏代有天下」的讖言,應驗在了武則天的頭上,如今又冒出個「代武者劉」,搞得老武心驚肉跳。
於是武則天召見了李秦授:按說吧,如今天下哪有劉姓豪族?朕實在想不出這個「劉」是誰。
李秦授說:「劉」其實是指「流」,即流放的人。陛下這些年先後流放了數萬人,他們要是聚集在一起,怕就是一場滔天洪流吶。
武則天恍然大悟:你的名字叫「教授」,不,嘴瓢了,「秦授」,一定是上天讓你來教授給我答案的。從今兒起,朕任命你為考功員外郎,專門負責安撫被流放的罪臣……對了,門口那十個丫頭歸你了。
李秦授心領神會,不久派出十隊人馬分頭行動,名義上是安撫,其實就是大掃除。
裴伷先得到報信怒了:老子明明姓「裴」,卻無辜被加了個「劉」,什麼世道呢!沒法子,逃吧。
於是裴伷先連夜裝上八十多麻袋金銀珠寶,帶著小富婆和三百多隨從連夜出逃。
天一亮,大掃除的人來了,這才發現「垃圾」跑了,於是下令追擊。
本來裴伷先的時間很充裕,然而天不遂人願,那夜大霧瀰漫,他們轉了一夜居然才走了三十多里地,很快被人追上了。
雙方兵戎相見,裴伷先雖然有岳父大人派來的五百人相助,但還是沒能逃出生天。八百人全都戰死,裴伷先夫婦被俘。
官府挖了個大坑,將他們夫妻二人推進去。別擔心,不是要活埋他們,大坑相當於臨時牢房,因為監獄裡已經人滿為患了。
當天,官府將裴伷先的名字上報,靜等朝廷的指示,同時將已經得到批示的人犯們一一送上天。
裴伷先像待宰的羔羊,眼看著那些「劉們」被一個個殺害,他心如死灰。
然而,神奇的一幕再次發生,幾天後官府客客氣氣地對裴伷先說:您自由了,可以回洛陽呼吸帝都的空氣了。
原來,李秦授大肆捕殺流放人員的消息傳出來後,朝中一片譁然,武則天有點頂不住壓力了。
此時「劉們」也殺得差不多了,於是武則天裝好人說:「真不像話,俺讓使者去撫慰,他們居然把話聽反了,傳旨,所有被流放的人,以及他們的家屬全都赦免。」
就這樣,裴伷先奇蹟般地第三次死裡逃生,還正大光明地回到了洛陽。
幾年後,唐中宗李顯復位,裴炎被平反昭雪,裴伷先被人「提溜」出來:這孩子遭老罪了,該給他補償。
於是裴伷先又入朝為官,被任命為太子詹事丞。後來幾經升遷,歷任秦州都督、幽州刺史、執金吾、御史大夫。
唐玄宗時期,裴伷先又「作死」,因為犯罪被判處死刑。本來這次是斬立決,他應該死定了,可人家命好,大宰相張說替他求情,最後僅僅被免官了事。
不久,裴伷先再度被啟用,出任范陽節度使,後又改任太原刺史、京兆尹、工部尚書,累計出任三品高官四十年,並且以86歲高齡壽終正寢。
對裴伷先的傳奇故事,我個人認為太不真實,其中的漏洞也很多,估計歐陽修等人編《新唐書》時閒得蛋疼,將《太平廣記》的內容修修補補弄成了正史。
不知道您對此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