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豆瓣高達9.2分,口碑極佳,但你看懂了嗎?

2019-11-28     易閱

《海上鋼琴師》時隔二十一年後重登熒幕,這部時長達126分鐘的經典影片在豆瓣達到了超高的9.2分,口碑極佳。

在這部電影中音樂的作用被用於傳遞人物情感,推動故事發展,營造氛圍,升華電影主題,可以說被發揮到了極致,它猶如充滿情感的詩篇,讓觀眾快速融入到劇情中,並沉醉其中。

這些亦假亦真的故事情節伴隨著1900的鋼琴聲升華觀眾內心深處最純美的靈魂,是一部少有的經典佳作。

很多人認為這部影片的主角是孤獨的,因為從生到死他基本都在船上度過,他雖然因為愛情有過走下扶梯的想法,但是,他卻將船視為家,從未作出離開維吉尼亞的決定。

也有人認為主角沒有離開這艘船是因為他恐懼,還有的人認為是因為主角對這艘船已經產生了深深的依戀。

筆者認為,這些可能性都很小,之所以他要走下扶梯那一刻改變了決定是因為他頓悟了自己的極限,雖然他在船上可以洞察一切,但是望著遍地高樓大廈,看似充滿機遇和希望,實則是內心深處對複雜的陸地社會格格不入,根本不能與1900的純真像融合。

1900早已認識到"我是誰"、"我生活的目的是什麼"、"我擁有什麼",很多人終極一生也無法認識到這一步,但是1900做到了。

因為能夠認識到這一些需要擁有急流勇退的決心和豁達,還要對生活極致的熱愛。

很多人做到了後者,卻無法做到前者,被金錢和慾望俘虜,本性消失在茫茫的汪洋之中,其實我們每一個人何嘗不是這種人呢?!

每一個都有一艘"維吉尼亞",它也許是一個城市,也許是一個山村,也或許是一個國家,這裡是我們的搖籃,也是我們的墓地,更重要的是這裡是我們人生的舞台。

1900可以用88琴鍵在維吉尼亞號上演奏自己的華彩樂章,我們有何嘗不是用短短几十年的生命去演繹自己的故事,因此,觀賞《海上鋼琴師》就好像與人生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對話。

影片的男主角麥克斯即是故事的演繹著,又是故事的講述人,他隨身攜帶的那把小號是他曾經謀生的工具,也代表他曾經的初心。

故事從他典當自己的小號開始,一直到老闆將小號歸還給她結束。

影片最後麥克斯拿回了小號,也象徵著迷茫的年輕人中心找回了曾經的初心。

所以,這部影片所展現的是1900傳奇的一生,所要強調的價值觀就是"生命的歷程"——雖然他日復一日的重複同樣的生活,卻不顯得乏味。

這種"慎獨"的精神恰恰是快節奏生活中最難能可貴的。認真,充實的過好每一天才是最有意義的。

當然,這部影片絕不是給保守主義唱讚歌,從1900和農夫的一段對話中我們就可窺見一斑:偏安一隅,並不意味著就是幸福,在人生發生轉折之時,更要用於接觸新鮮事物,更要勇於踏出關鍵一步,儘管這一步也許會為自己帶來位置的後果。

所以,《海上鋼琴師》給這個在浮躁社會種迷茫前行的人們一劑良藥。

縱觀這部影片,我們可以看出1900一直在尋找自己內心最純真的世界,而"維吉尼亞號"就是承載著他的那一份純真。

最後1900和船一起爆炸的結局也表現出在現實世界中要保有一份純真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1900可以為此放棄自己的生命,但是我們這些身處這個複雜快節奏的普通人呢?

誰會作出這樣的選擇呢?所以,請大家珍惜自己心靈的這份純真,因為這個才可能是你最重要的財富,也許所剩無幾,但還是需要我們去守護。

編輯:易閱(原創內容抄襲必究)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僅供閱讀參考,如有涉及到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haxs24BMH2_cNUgVo8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