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老手藝!這種竹製工具放進溪里可滿載而歸,你見過嗎?

2020-08-23     溫州古道

原標題:永嘉老手藝!這種竹製工具放進溪里可滿載而歸,你見過嗎?

 當一個普通的鄉村大叔遇上一把銹跡斑斑的柴刀,會擦除什麼樣的火花呢?

65歲的麻志印是界坑鄉坑口村的村民。他如果走在路上,你不一定會注意到他。但就是這樣一個其貌不揚的人,當他的手握住柴刀的一瞬間,似乎給自己的身體注入了無窮的力量,他變得不再平凡。

早年村民會在家門前的溪里捕捉溪魚,大家會用竹子編制一種捕魚工具——倒籠。村對面的山上,一片茂密的竹林里,麻志印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那根竹子。柴刀與竹子才碰撞了那麼幾下,竹子就應聲而倒了。扛起長長的竹子,往家中走去,接下來這根細細的竹子將在麻志印的手中完成蛻變。

竹子扛到家,麻志印二話不說開始處理竹子。用柴刀麻利地削去竹節,讓竹子表面變得更加光滑。

將柴刀嵌入竹子的一端,開始處理起竹子的內里。從17歲就開始做倒籠的他,處理過的竹子應該是不計其數了。竹子的每個關節,每個莖脈的走向他都了如指掌。當他的柴刀在竹子間遊走的時候,讓人不禁想起了「庖丁解牛」。

柴刀過處竹子發出聲聲清脆的爆裂聲,有節奏的爆裂聲聽著十分悅耳。

花了半天的時間處理竹子,麻志印總算是可以坐下來編制倒籠了。他和所有勤勞的勞動人民一樣,話雖不多,卻是效率很高的行動派。一個看起來如此繁複的倒籠,也只用半天時間就編制完成了。

麻志印說,自己小時候很喜歡看大人們編制倒籠、魚簍,看著看著也就慢慢學會了。那時候家門前的小溪里有著不計其數的溪魚,倒籠一放到溪流里,很快就會滿載而歸。而如今村裡會這門手藝的人越來越少了,也許多年後,倒籠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走出我們的視線。

鄉村裡的手藝人值得尊敬,他們很平凡,他們很普通。但是他們有一雙勤勞的手,這雙手裡所蘊藏的力量,撐起了他們自己的生活,豐富了我們的視野。也希望傳統的手藝能保留下來,畢竟它們凝聚著祖輩們的勤勞與智慧。

來源/中國永嘉微信公眾號

永嘉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美佳 陳龍 施佐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ffwHHQBd8y1i3sJ4ok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