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華語樂壇的「摺疊面孔」

2022-07-28     娛樂硬糖

原標題:打開華語樂壇的「摺疊面孔」

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暉

即便曾經備受推崇的歌手,一唱新歌也爭議難免。許嵩上《你好,星期六》,三首老歌引得現場嘉賓和觀眾齊聲跟唱,宛如演唱會。唱到「你灰色頭像不會再跳動」,王鶴棣直接撓胳膊肘,青春的氣息一下子讓他起了雞皮疙瘩。可輪到許嵩的新歌《天知道》,樂評就迅速割裂:喜歡的歌迷覺得技法高級,不喜歡的覺得炫技過多,反而影響內容本身。同樣的一首歌,大眾內部就有不同的評價。

另一方面,大眾和業內人士也有分歧。周杰倫7月發了新專輯,有老粉把《紅顏如霜》升了key,說這就是年輕Jay的感覺。反觀樂評人,他們在這首歌上看到了慵懶唱腔與歌曲的高適配度,雖然沒有了《發如雪》式的至悲高音,但哀而不傷的唱法更有娓娓道來的說書人之感。

大眾從直觀感受出發,業內人士有自己的專業評價視角,這讓不少用戶身處新歌輿論場時感到莫衷一是。說好聽,怕被資深樂迷說不懂。說不好聽,又擔心沒能看到歌曲的專業性。尤其是在歌迷自來水與專業樂評之間,普通樂迷找不到客觀的評價標尺。

但是任何一種文化產品,都有可能因為視角和站位的不同被「摺疊」,大眾看到的往往只是其中的一個面,我們需要兼顧大眾和專業兩種維度,才能在對照中看到完整的樣子,從而引導創作生態朝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而這些,我們可以在騰訊音樂榜2022年中盤點中找到答案。

時代變遷,情緒連結

硬糖君認為,流行音樂的榜單,無所謂審美的高下之別,只有契合個體與圈層的日常生活與精神世界與否。分眾娛樂時代的到來,讓用戶有了更多種的音樂選擇。在以數據見證真流行的騰訊音樂由你榜中,我們看到了流行音樂作品各式各樣的魅力。

「牽牽牽,牽你去冒險,手掌心令人眷戀。」這首典型的小甜歌《漸暖》,在這次2022騰訊音樂榜年中盤點中,拿下由你榜單周綜合得分最高的成績。對於生活節奏愈加緊張的年輕人來說,甜歌是生活的必需品,是與繁瑣俗世和諧共處的粘合劑,也是最能觸及大眾同頻共振的音樂類型。

發歌時正值情人節,升溫漸暖的不只是天氣。「冒險」和「眷戀」本就是日常生活中激情又帶溫柔的高濃度體驗,這樣的情緒搭配上時代少年團的「時代感」和「少年氣」,理所當然讓《漸暖》成為藝人與聽眾之間的有效情感關聯,成功狙擊一眾姐姐粉。

除了小甜歌,隨著國潮的興起,國風音樂也以不可阻擋之勢在網際網路上掀起一股文化浪潮。國風是一種文化自信,也是當下青少年群體對傳統文化和傳統器樂的沉醉與回眸。中國傳統文化和音樂博大精深,作為寶庫一旦被打開,就會有源源不斷的高質量輸出。經過幾年的錘鍊,國風音樂已經打下了相當深厚的根基,走出了空洞和表面化,告別了生拉硬套和不知所云,正在向言之有物以及與潮流曲風的創意融合遞進。當下國風音樂的蓬勃發展,可以從榜單中見到端倪。

《卿卿》《柳葉刀》《鮫人之歌》《念歸去》《雪龍吟》這些國風新作歌曲均取得了單周最高得分97以上的好成績,正說明國風音樂不僅開創了一條全新賽道,甚至愈發壯大。其中INTO1-劉宇的《柳葉刀》讓聽眾耳目一新的同時,也營造了充滿傳奇色彩的江湖氛圍。他本就被外界認為是「國風美少年」,此前受訪時他曾透露自己一直喜歡中國傳統文化。他這一代人本就是在國潮大環境下成長,也因為國風讓自己更充實,從而實現從偶像到實力歌手的蛻變。

隨著時代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和最潮流音樂類型的crossover催生出了更多可能。而在貼合時代氣息增加傳統和地域屬性的同時,也使得悠久的中華文明得以通過流行音樂得以實現創新性繼承,這些都讓國風音樂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類型。

偉大的Bob Dylan曾說「流行音樂是時代的晴雨表」。在去中心化後的分眾時代,流行音樂作為反映社會時代精神風貌的功能變得垂直,但數據能夠聚攏和表征:騰訊音樂由你榜就是大眾最直觀的選擇。它在傾聽時代情緒,展現大眾喜好與代際差異,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多領域向上的音樂世界。

挖掘品質,引領浪潮

在過去渠道聚焦領域偏窄的華語樂壇,好像能被大家廣泛聽到的歌曲就是「叫好又叫座」的。2003年,《葉惠美》在全亞洲銷售三百萬張,其中的《東風破》《晴天》《以父之名》任何一首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都算得上藝術與商業兼顧的佳作,而在分眾化的當下似乎少了一些。

不少樂評人都在音綜里表達過類似觀點,並不是樂壇不出好歌了,而是這些好歌沒法像10年前、20年前那樣快速占據一代聽眾的耳朵。不過好在哪裡有危險,哪裡也就有拯救。好歌並不會被市場埋沒,堅持做好音樂的人們,依舊能被大眾看到。

例如田馥甄今年的新歌《現在是什麼時辰了》,談論人如何感知和體驗世界。她以西班牙繪本《山中》分享日常所思所想為靈感,開啟了一段看似迷路,卻異常精彩的奇幻冒險。歌詞譯自著名詩人波特萊爾的詩歌《沉醉吧》,灌注了歌手的獨特體悟。拋開歌曲本身不談,這樣以藝術品為藍本的原創歌曲本身就很有深度,聽眾通過藝術品的連結又很容易構建二次共鳴。除了歌手本人的獨特氣質,因繪本和詩作同構的創作,讓歌曲具備多重張力,也因此變得更為耐人尋味。

後S.H.E.時代的田馥甄,因為更篤定的對音樂品質的追求,華麗轉身成氣質歌后。經過團體時代的一呼百應,田馥甄沒有選擇走更大眾的路線,而是從作品出發,相當於「逆潮流」而為,不為迎合大眾喜好,甚至試圖引領大眾喜好。雖然這幾年推出來的新作品可能沒有那麼大眾流行,卻可以經受時間的檢驗而更為「長尾」。

音樂創作沒有天花板,認真的音樂人都在時代浪潮中尋求突破,即便創作出來的這些歌曲可能和當下的大眾審美有落差,無法短時間內廣為傳唱,但樂壇需要這類「耐聽」和「創新」的音樂。而像「浪潮榜」這樣以專業為出發點的榜單,就是要給這些有追求的音樂人鼓勵,讓不同風格的音樂人得以有不同的呈現賽道縱橫馳奔,也為大眾提供不同方向和趣味的音樂選擇。

雙榜融合,看見全貌

必須承認,硬把專家評判和聽眾喜好分個高下,是不理智的。因為它們本就代表著完全不同的兩種方向。王嘉爾的同名歌曲《王嘉爾》,粉絲評價「一生兩夢」自然是出於對歌手本人的喜愛和對旋律的認可。樂評人則會分析:「有溫度的歌詞,簡單上口的hook,是很適合華語市場的嘻哈音樂風格。」大眾和專業之間各有維度,多元表達和呈現也讓歌曲本身變得立體起來,多角度多維度才讓聽歌更值得咂摸咀嚼。

那麼在如今的華語樂壇,同時獲得大眾和專業認可——「叫好又叫座」的歌手存在嗎?通過本次融合了由你榜和浪潮榜的年中盤點來看,確有其人。周深就是橫跨兩榜的典型例子,他在榜單的多個維度「霸榜」,尤其是劇集OST歌曲中,前10占了9首。

他以絲絲入扣的演唱感動聽眾,並且與影視情節形成巧妙的呼應聯動,無論從數據反饋亦或專業創作人評選,都能看出大家對周深演唱功力的高度認可。他用實力在「叫好與叫座」之間,找到了絕佳平衡點——既可以大眾化到街頭巷尾,也可以高品質到登堂入室。

數據為證,由你榜上半年得分最高的OST歌曲,正是周深為《相逢時節》演唱的《在意》;在浪潮榜也有他的《光字片》《My Only》。製作人周佳佑曾點評他演唱《光字片》:「演唱功力近乎藝術,對技巧有著高度的掌控力。」

還有如劉宇寧、薛之謙這些優秀歌手,可能圍繞在他們頭上的話題會讓大家分散對作品的關注,但從歌曲的市場反饋和專業人士選推來看,這些優秀的歌手確實已經具備了「叫好又叫座」的條件,至於是否算金曲,答案只能交給大眾和時間去決定。

我們看過太多的圈層大戰,各持標準各行其是。但慶幸的是,騰訊音樂榜既沒有數據至上,亦沒有隻聚焦行業人士的觀點。而是通過多元的評價體系,以全面、真實、公正、客觀的反映了當下華語樂壇的全貌,將摺疊起來的華語樂壇鋪開展現——在這個百花齊放的行業,大眾可以遵循內心的情緒選擇為喜愛的歌曲叫座,音樂創作人通過專業鑑賞視角為品質歌曲叫好,而音樂人們也能夠放心大膽地去做有個人獨特標籤的好音樂。

一面由你,一面浪潮。其實華語樂壇並沒有失落於何處,只是因為在去中心化的時代,流行音樂變得分眾化和碎片化,我們只看到了華語樂壇的其中一面。

這一次騰訊音樂榜年中盤點,在梳理數據作為樂壇再出發的備忘錄時,也保留了2022上半年的集體記憶,以歌曲和歌手的表現,呈現了整個華語樂壇半年的變化和成長。

那麼現在,不如暫時拋開「叫好」、「叫座」的選擇,去聽一首你喜歡的歌曲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fd7c63a4aa17d0d87d908fd0cf6a0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