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治雲南14年,被稱「雲南王」的唐繼堯,為何會被趕出雲南了呢?

2023-08-30   渺茫的風景

原標題:統治雲南14年,被稱「雲南王」的唐繼堯,為何會被趕出雲南了呢?

經歷了人生的最好階段,難免會有失意。唐繼堯成名的時候,被稱為雲南的皇帝,那時候他就像袁世凱那樣,以自己的名義,給自己的偶像打上了廣告。他曾經有過一段時間,要擴編滇軍,以實現自己越來越大的軍事和政治野心。

唐繼堯在雲南已經十四年了,他最後一次叛變,就是因為他的戰術錯誤,導致了很多將領的不滿,他的獨裁和獨裁,讓唐繼堯在後來失去了信任和士氣。

一系列的錯誤決定,讓手下的將領們憤怒了,也讓他勃然大怒。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辛辛苦苦得到的權力,在屬下的造反之下,分崩離析。

從武昌暴動以來,雲南就一直在呼應著全國人民的反抗,而重九的勝利,也使薛鍔成為雲南總督。薛鍔的雄心自然不止於此,他還派遣唐繼堯,在貴州協助他恢復和整合。

唐繼堯有幸得到了之前的革命的信譽,得到了貴州地方上的大力擁護,順利地進行了復辟運動,當然,他也成為了貴州總督。貴州總督可以說是唐繼堯一生中最關鍵的一步,從此之後,他的生活就像是被人捷足先登了一樣。

他的前老闆,也就是當年的大哥,如今已經從雲南遷往北京,否則的話,他也會成為雲南的總督,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決定一鼓作氣,把四川省也收入囊中。唐繼堯是三個省份的總督,所以被稱為「西南之君」。

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不惜擴張自己的勢力,這當然會激起民眾的怨氣,有了權勢,他就不在乎手下的死活,不管得失與否,他都會參加大大小小的戰鬥,比如保衛國家,比如內戰。

任何對他有利的事情,他都會毫不猶豫地去做。一個人的野心和慾望是無窮無盡的,這一點從唐繼堯的表現就可以看得出來,他之前或許會克制自己,但是當了大將軍,他就變得更加囂張了。

加上當時的社會對革命的狂熱,唐繼堯當然希望能賺更多的錢,避免以後反悔,時間一長,他就會為了自己的私心,不顧大局,為了自己的目的,什麼都要搶過來。

四川民眾最先造反,全川軍隊都同意將唐繼堯趕走,曾經不可一世的唐繼堯,如何能忍受這樣的屈辱?

但是,他低估了川軍的強大,這場戰爭的失利,也讓唐繼堯在將軍們心目中的威望一落千丈。

唐繼堯在他的追殺下,漸漸喪失了對軍隊的控制,他開始四處遊蕩,不但對四川的控制喪失了,而且雲南大營也成為了唐繼堯最忌憚的地方。

在這段時間裡,唐繼堯通過各種手段,終於將那些叛軍統帥斬盡殺絕,但他依舊沒有放棄,在自己的基業站穩腳跟之後,再次向廣東、廣西發動進攻,然而,他的計劃失敗了,他遇到了人生中最嚴重的一次滑鐵盧,不但沒有得到什麼好處,還遭受了巨大的打擊。

唐繼堯已經完全喪失了鬥志,他被北伐軍的氣勢所震懾,民眾們對唐繼堯的聲討越來越大,而唐繼堯卻在雲南發動了二十六次叛亂,唐繼堯宣布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