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子逸
盛明蘭身邊最合格的丫鬟,不是小桃。
因為,沫沫傻,雖然最聰明,但幾乎是個缺心眼。
在這種混亂中,我只關心水果是否新鮮。其實真的挺無語的。
盛明蘭身邊最合格的丫鬟,也不是丹橘。
盛明蘭反覆告訴丹橘,作為她的主人,許多小事都不適合與丫鬟直接爭執。這時候,丹橘,的第一個漂亮女僕,需要人模狗樣地照顧盛明蘭
然而,丹橘總是心軟。最後「懶惰又急於做事」的丫鬟貝絲差點殺了團哥。
盛明蘭身邊最合格的丫鬟,是綠枝。
越讀《知否》原文,越能體會到丫鬟青枝的「美」。雖然盛明蘭覺得自己「不夠大度」,但正是她的大度,才顯示了她的謙虛,也顯示了她在盛明蘭身邊的「最有資格」
「不寬厚」的表現一:對可兒,憤怒。
盛長楓,身邊的女僕可兒,被送給盛明蘭做女僕。
那可兒卻一副文學女青年的大小姐做派,天天躲在屋子裡捧著本詩集悲春傷秋,派給她的活也不做,便是勉強拿起了針線,動了兩針又放下了,掉一片葉子,她要哭半天,聽見雁鳴她還要寫兩句杜鵑啼血風格的悲情詩。回回看見她,不是正在醞釀淚水,就是已經掛滿了淚水。翠微提醒她不要整日裡哭哭啼啼的,觸主人家的晦氣,她當晚便頂著冷風在園子裡哭了一夜,然後病了一場。
對待可兒的這種行為,青枝非常憤怒,想要收拾可兒,卻被丹橘攔住了
不可避免的是,曾經是衙內小姐的丹橘,現在成了丫鬟。她不僅同情可兒,還精心為可兒準備了藥物
綠枝不像丹橘那樣慷慨和善良,她憤怒地說:
那又怎麼樣?她以前便是只鳳凰,如今到底是個丫頭,便該盡丫頭的本分,咱們府里買了她來難不成是做小姐的?這可好,咱們成了伺候她的了。
綠枝這丫頭不寬厚嗎?
不算大方,但她的不厚道太對了。丹橘的慷慨只會縱容下面的人,並使每個人都以可兒為榜樣抗命。
對錯的事情,寬厚,是縱錯。
而對錯的事情,不寬厚,才是糾錯。
「不寬厚」的表現二:對若眉,覺得她活該。
不把眉毛頂在頭上就打盛明蘭的臉,做公孫先生的小妾
綠枝對她的行為極其鄙視。若眉嫁給公孫先生後生活過得很糟糕,青枝知道後,只覺得若眉活該。她粗魯地說:
她還有臉訴苦,先生是打她了,還是罵她了?不過是沒像戲文里說的體貼地描眉吟詩罷了。想叫夫人替她出頭,做她的春秋大夢。她是給人當妾,不是去當祖宗,還能多舒坦。
但是丹橘是慷慨和善良的。看到若梅過得不好,他忍不住向盛明蘭說好話,想讓盛明蘭幫助若梅。憤怒之下,盛明蘭當場決定丹橘的婚姻,嫁給了丹橘
與丹橘,的慷慨相比,綠枝並不慷慨。人家命不好,沒有同情心,很幸福。
不厚道。
可我覺得恰恰是她的這種不善良,才能說明她是一個最合格的丫鬟。
如果眉毛損害了主人的利益,好好活著是多麼的不公平。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梅若是妾,就要承擔妾的後果。
與丹橘的慷慨相比,綠枝對若梅糟糕生活的肯定,更讓她自己和身邊的丫鬟們警醒。
「不寬厚」
的表現三:對待碧絲,萬般看不上。碧絲好吃懶做,時常偷懶。
丹橘好脾氣,作為盛明蘭身邊的第一大丫鬟,不僅不好好管教,還幫著碧絲做一些差事,縱得碧絲學了可兒,把自己當成了侯府里的主子,而非丫鬟。
綠枝性格潑辣,她雖然跟碧絲一起長大,但始終看不上碧絲的好吃懶做。
無奈丹橘是大丫鬟,護著碧絲,綠枝只好嘟著嘴,去替碧絲做一些差事。
碧絲賣主求榮後,我始終在想,如果盛明蘭身邊的第一大丫鬟是綠枝,十分不寬厚,估計碧絲的那些惡習早就被糾正過來了。
「不寬厚」的表現之四:對康允兒,對秋娘,對鳳仙,都潑辣。
康允兒被康姨母送來給顧廷燁做妾。
她跪下求盛明蘭,讓盛明蘭給她一條生路。綠枝恨不得上去打她幾巴掌,無奈盛明蘭規矩極嚴,她只能忍著。
盛明蘭對秋娘十分寬厚,可是秋娘卻因此缺少了對主母的敬重。
秋娘給顧廷燁做衣裳,顧廷燁一次也沒有穿。綠枝特意到秋娘的院子裡去說漏了嘴。
翠微訓斥綠枝不穩重。
綠枝卻說:「夫人往日待她不薄,可前陣子不過和侯爺拌了兩句嘴,她就急匆匆地貼上去,不叫她吃些苦頭,我心裡不痛快。」
兵變的時候,秋娘老老實實,不敢亂動,跟盛明蘭的嚇唬和綠枝的打擊是脫不了關係的。
還有對鳳仙,對頭送來的妾,好吃好喝地供著,還給她說了婆家,等到走的時候,竟然偷了侯府的東西。又是綠枝極其彪悍地從鳳仙姑娘身上搜出了不少東西。
可不可愛?
綠枝姑娘的不寬厚,大多對應的都是拎不清身份的人。她自始至終心思極正,她維護的也是盛明蘭的利益。
比起同情別人,她更知道自己是誰的丫鬟,該替誰當差做事。
當然她的不寬厚,也是有前提的。
其一,她的心思正派。
不寬厚的人,如果心思不正,那麼很容易變成尖酸狠毒。
可是,綠枝的心思卻是極正派的。
丹橘的婚事定下來之後,翠微打趣綠枝:「待打發了丹橘,便輪到你和小桃了。」
綠枝毫不羞澀地說:
不滿姐姐,我早就打定了主意,不往外發嫁的,還能伺候夫人好幾年呢。姐姐是知道的,我那兄長老實木訥,如今有我在,尚有那不長眼的時不時欺負他,倘我外頭去了,還不知哥哥會如何。我爹娘早亡,只剩我們兄妹二人,我不照看他,誰照看?如今我只盼著好好服侍夫人,將來得了恩典,給我哥哥說個和善體貼的好嫂嫂,我也算對得起爹娘在天之靈了。
盛明蘭身邊的丫鬟,多依仗盛明蘭的寬厚,極少有這種敢於承擔責任的丫鬟。
而綠枝就是其中的典範。
她父母早亡,跟在盛明蘭身邊,一門心思地好好當差,不是為了自己多舒服,多富貴,只是為了給自己的哥哥討一個好媳婦。
而她對人的不寬厚,也只針對了那些「不守本分」的人。與其說她不寬厚,不如說她善惡分明。
其二,綠枝是憑本事當差,她是盛明蘭「最得力」的丫鬟。
在讀《知否》原著的時候,很多需要丫鬟出力的場合,都是綠枝跑在前面的。
彩環生了壞心思,被顧廷燁趕了出去。第一大丫頭丹橘一下子呆了,只有綠枝不僅之前死命按著彩環往顧廷燁身邊湊,還在顧廷燁發了話之後,利落去給彩環收拾了東西。
除了這份鎮定,她還有忠心和細心。就連丹橘也曾經誇過綠枝的心細,她這樣的大丫頭親自熨燙團哥的尿布,還揉的軟軟的,生怕孩子不舒服。
她盡心盡力,憑自己的本事當著盛明蘭身邊的大丫鬟。碧絲沒當好的差,她當好了。若眉找的麻煩,她從不會找。她比小桃能幹,也不似丹橘老好人。
善惡分明,有擔當,有能力,還心細,如此大丫鬟,才是最合格的大丫鬟。
不管什麼年代,什麼身份,靠本事吃飯的女人,才真的颯。
讀《知否》原著的時候,我極其喜歡綠枝這個人設。
因為不管是面對可兒,還是面對若眉,那些大快人心的話,都是綠枝說出來的。
她雖然是個丫鬟,卻從未仗著盛明蘭的寬厚就去偷懶,反而更加本分地當差。她為什麼那麼看不慣若眉和碧絲,因為她覺得她們不懂得知恩圖報。她覺得盛明蘭對她們越是仁慈,她們就越該好好當差,如此才對得起主人家的厚待。
她是那種「積極主動」的丫鬟,因為靠了自己的本事,於是說話便有了底氣。她的潑辣里有原生家庭的影響,更有她自己的本事。
我從不覺得女人的潑辣是錯,我反而覺得有些女人的潑辣,不是潑辣,是颯。
綠枝就是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