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尤其要防心血管病

2023-08-23     保健時報

原標題:糖友尤其要防心血管病

我國2型糖尿病患者中,約70%伴有心血管病變或伴有嚴重危險因素。糖尿病心血管病變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是普通人的2~4倍。糖尿病心血管病變的發生十分隱匿,幫助糖友認識糖尿病心血管病變,做到早發現、早治療,能夠延緩糖尿病心血管病變的進展,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結局至關重要。

01

什麼是糖尿病心血管病變?

糖尿病心血管病變是指糖尿病患者在糖脂代謝紊亂的基礎上對心血管系統造成的廣泛而嚴重的損害,主要包括糖尿病相關動脈粥樣硬化(心臟大血管病變)、糖尿病心力衰竭(心臟微血管病變)和心臟自主神經病變。

02

糖尿病心血管病變的症狀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變很多時候症狀並不典型,甚至沒有症狀,很容易被忽視。糖尿病心血管病變患者出現症狀時可表現為胸悶、胸痛、氣短、心悸、噁心、乏力、呼吸困難、不能平臥等。此外,糖友還應警惕以下症狀:

1.心率增快 糖尿病早期對迷走神經造成損傷,而交感神經處於相對興奮狀態,因此心率會有加快的傾向,常大於90次/分鐘。但這種心率增快比較固定,並不會受到活動或休息等條件的影響。

2.體位性低血壓由於血壓調節反射弧中傳出神經受損,中晚期心血管自主神經病變者從臥位到站立起來時,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的症狀,表現為血壓明顯下降,同時還有頭暈、心慌、大汗、看東西模糊等不適感,甚至暈厥或休克。

當糖友出現以上兩個典型症狀時,即便沒有胸悶、胸痛等,也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03

糖尿病心血管病變的危害有哪些?

糖尿病心血管病變患者最需要注意的是出現無痛性心肌梗死,這是導致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普通人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常伴有心絞痛,及時發現與治療後,並不會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但在糖尿病心血管病變患者中常存在心臟自主神經損傷,痛覺傳入神經功能減弱,可能會出現無痛性心肌梗死,即在沒有疼痛或僅有噁心、頭暈、嘔吐、乏力等一些非心臟指向性症狀的情況下,發生心肌梗死,這容易延誤病情救治而威脅糖友的生命安全。

此外,糖尿病者急性心肌梗死發生率明顯高於非糖尿病者,男性約為1.5倍,女性約為3倍,並且存在病情重、預後差、易復發的情況;而復發心肌梗死者預後更差,易發生心跳驟停,造成猝死。

4

糖友應如何防治心血管病變?

一旦確診2型糖尿病,糖友即應著手防治心血管病變,增強保護心血管病變的意識。糖尿病心血管病變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不良生活習慣以及遺傳因素等。為保護好心血管的健康,糖友需要採取以下措施:

1.血糖控制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預防糖尿病心血管病變的關鍵,要做到定期監測血糖,保持穩定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應低於6.1毫摩爾/升,餐後2小時血糖應低於8毫摩爾/升,糖化血紅蛋白應低於7%,同時避免低血糖。老年患者以及合併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標可以適當寬鬆,空腹血糖可在7~8毫摩爾/升,餐後2小時血糖在8~10毫摩爾/升。

2.血壓控制嚴密監測血壓,當血壓在130~139/80~89毫米汞柱時,需調整生活方式,目標是將血壓維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如3個月不能達標或血壓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上,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接受藥物治療。

3.血脂控制對於糖友而言,血脂控制的目標較普通人更為嚴格,需根據糖友的年齡、糖尿病病史等因素對心血管危險程度進行分級,不同危險級別的糖友血脂控制目標不同。糖友可通過飲食控制、適度運動和藥物治療,保持合理的血脂水平。

4.抗血小板治療糖尿病患者血液黏滯度高,血液處於高凝狀態,易形成血栓,促進冠心病的發生。糖友應按醫生建議使用抗凝藥物等進行長期治療,控制相關指標。

5.飲食控制 選擇低脂、低鹽、低糖的健康飲食,嚴格限制高膽固醇和高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增加蔬菜和優質蛋白質的攝入。

6.合理運動 應根據心臟功能及體力情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鍊,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於提高心血管功能和血液循環。但也需避免過於劇烈的活動,活動量應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狀為原則。

7.管理體重合理控制體重,糖友應將BMI(身體質量指數)控制在24以下,避免超重和肥胖,減輕心血管負擔。

8.戒煙酒避免吸煙和飲酒,煙草和酒精都是心血管病變的危險因素。

9.定期體檢糖友應定期進行心血管健康的評估,包括心電圖、血壓監測、心臟彩超、心臟自主神經功能等,必要時進行血管造影檢查,以便儘早發現心血管病變並及時治療。若出現明顯的心律不齊、血壓降低、噁心、嘔吐、疲乏和其他不能解釋的症狀和體徵,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10.注意併發症及時發現和處理糖尿病其他併發症,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等。

11.保持心理健康 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配合醫生的治療,減輕心理負擔和焦慮情緒,有助於心血管病變的健康管理。

糖尿病心血管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發病隱匿,危害性大。糖友們應積極控制血糖、血壓、血脂,健康生活,定期進行心血管篩查,降低發生心血管病變的風險,保持良好的心血管健康。

轉載請註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作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院內分泌代謝與免疫性疾病中心 王岩 楊龍艷 中華預防醫學會糖尿病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院內分泌代謝與免疫性疾病中心主任醫師 趙冬

編輯 || 顏紅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dccd8947e54157c336534c667cc9c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