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勢D9告訴我們「技術」才是驅動品牌向上的核心

2022-08-08   爽爽侃車

5年前,如果你想買一款高端純電車的話,除了特斯拉的Model X,似乎就只剩下一個品牌可以選了——騰勢

2010年就成立的騰勢汽車,由於自帶奔馳光環,一出來就把自己定在了中高端新能源汽車玩家的位置。然而,市場表現如我們所見,並不盡如人意。即使每次在車展時騰勢都會被擺在人山人海的奔馳展台,側目停留的人卻寥寥無幾。我想騰勢的無人問津是由兩方面原因造成,一方面消費者覺得騰勢的車價太高,性價比不高;另一方面,幾年前,大家對電動車接受度確實也不是那麼高;直到再後來,隨著政策因素,一眾新勢力開始強勢崛起,更好看的設計、更好的服務開始讓騰勢越來越勢弱。

2021年底,事情起了變化,比亞迪購入戴姆勒40%股份,持股比例變為90%。隨後的一系列高管調整,讓這個品牌重新煥發了生命力。

而品牌煥新之後的第一個重磅產品「騰勢D9」,似乎以一己之力,扭轉了這個品牌。高端豪華的定位依舊沒有變,但是全新的設計、全新的技術、全新的MPV品類,讓騰勢重新進入了大眾視野。33.5萬-66萬元的預售價,也沒有阻擋消費者購買的決心,目前廠家公布的預訂訂單數量已經超過3W台。這個數量,幾乎是騰勢成立以來所有銷量之總和。這是我見過產品改變品牌最成功的例子之一了。

那騰勢D9都做對了哪些事情呢?

1、借上了新能源MPV市場爆發的東風。

從嵐圖夢想家開始,新能源MPV這個市場一下子火了起來。騰勢D9這時候進入,搶了一個非常好的位置。前有夢想家探路,搞懂玩法,後面一大票追兵產品都還沒出來。

2、產品實力過硬,DM-i技術被市場認可。

比亞迪靠著DM-i技術,在市場所向披靡,直接宣布停產純燃油車。停產之後反而綜合月銷過10W,不僅拿了新能源一哥的位置,中國品牌總銷量一哥的位置也站得穩穩的。藉助DM-i技術實力,比亞迪完成了最全的產品線布局,轎車、SUV、MPV都上了。如果你要買一台新能源車,50萬以下的候選單里都離不開一台比亞迪的車型。這時,靠著市場的認可,順勢推出搭載DM-i技術的騰勢D9,自然被接受和認可的程度都變高了。畢竟,哪個老闆不喜歡一台省油的MPV呢?

3、動力系統之外的產品氣質。

對一台定位高端豪華的MPV,省油絕不是刺激老闆消費的唯一賣點。身份感、舒適度,還要一見面就能營造的氣場。這幾方面,騰勢D9幾乎都拿捏了。

先說氣場,做一款豪華MPV最常被拿來比較的肯定是豐田埃爾法、雷克薩斯LM、奔馳V260了。騰勢D9的車身尺寸為5250*1960*1920mm,軸距3110mm。除了加長版的奔馳V260L之外,騰勢D9尺寸對另外幾台車幾乎是碾壓級的。站到車邊,你能明顯感覺到它的氣場,並且由於品牌知名度和保有量的問題,反而營造了一種看不出真實「實力」的神秘感。

誇張的前進氣格柵,高聳的車頭,精緻的側窗鍍鉻飾條。最重要的是1920mm的車高與1960mm的車寬。其實一輛車的氣場如何,高和寬才是營造視覺效果最好的兩個尺寸維度。這方面其實可以參考豐田威爾法,它雖然只有4975mm的車長,但是車高達到了1945mm,走在路上,你總會覺得它氣場不錯。

好的外觀是成功的一半。內飾的質感,是否做到了一台MPV該有的水準?騰勢D9採用了一套零感人體工程學座椅,躺上面的感覺就大概是躺家裡床墊的感覺吧。而且大尺寸也給空間多變性創造了更多可能性,騰勢D9第二排座椅採用了1080mm的電動滑軌,可以閉眼想想這個使用場景。

科技感可能是一台MPV最不重要的部分,但是不重要不代表不需要,車內能投影的MPV你們見過多少?騰勢D9除了車內的6塊螢幕之外,還能加裝投影儀。不知道理想L9聽了會不會心頭一緊。

關於D9的詳細動力,目前還沒有具體信息,留待後期的試駕體驗。

忽略掉那台售價66萬元,限量99台的創始版,騰勢D9的價格只在33.5萬-46萬元之間。這個價格區間,其實是花別克GL8的價錢,買豐田埃爾法的享受,何樂而不為呢?8月中旬就要開啟大定了,目前我們唯一要擔心的就是,交車時間能不能把控好,不要讓消費者等太久,不要讓信心在時間中消逝,畢竟後面追兵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