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10月17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推進生物製造產業和醫藥外包服務行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濱海新區副區長張桂華介紹在生物製造產業、醫藥外包服務領域推動政策落實、促進產業集聚的下一步舉措。
張桂華表示,濱海新區持續落實國家和天津市有關工作部署,將生物製造作為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積極打造生物經濟新引擎。濱海新區具有良好的生物製造產業發展基礎。創新源頭效應突出,擁有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天津科技大學等優質科創資源,建有國際先進的智能生物製造基礎設施平台與技術體系,聚集了一批龍頭企業和領軍企業,多項關鍵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儲備了一批非常有前景的自主創新產品,已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生物製造創新源頭;產業應用拓展加速,新區已形成「孵化-小試-中試」一體化產業平台優勢,在生物基材料、酶製劑、綠色製藥、人工合成澱粉、化妝品原料、保健品原料、分離純化材料和裝備等細分領域,建成了一批專業化中試放大平台,支撐產業規模發展,不斷推動合成生物技術在醫藥、化工、食品、材料、農業等領域轉化應用,已經形成「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產業應用」的生物製造產業發展格局,產業集群規模效應凸現。
下一步,濱海新區將持續加力,圍繞提升創新策源、培育產業集群、塑造生態環境、優化空間載體、實施應用場景,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煥新,按照空間布局和主要任務,抓好三方面工作。建強全球領先的生物技術創新源頭,爭創國家級創新平台,打造高能級創新載體與共性服務平台,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催生一批標誌性原創成果;打造生物製造領域新動能引育示範區,強化場景供給,引育一批創新引領型企業,布局高附加值標誌性創新產品,促成一批創新成果落地轉化;打造生物製造特色產業集群,完善「研發孵化-中試驗證-規模生產-審批監管-應用推廣」的全鏈條產業生態體系,充分釋放生物製造的產業賦能效應,在生物製藥、生物化工、生物基材料、未來食品等領域打造若干特色主題園區,整合平台、技術、人才、資本等創新要素,形成產業集聚。
在醫藥外包服務領域,張桂華表示,濱海新區聚集了一批研發和生產外包服務企業,2023年,濱海新區生物醫藥外包服務(CXO)產業集群獲批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整體實力位居全國前列。構建新藥研發全產業服務鏈條,圍繞產業鏈上中下游,形成「臨床前研究-概念驗證-臨床試驗-小試中試-銷售流通」全環節服務體系;擁有天津市第五中心醫院、泰心醫院、空港腫瘤醫院等一批優質的三級醫療機構;同時,依託自貿區和綜保區優勢,形成了醫藥批發零售、貿易代理等企業高度聚集的態勢;服務能力覆蓋各產業細分領域,在小分子化藥、細胞和基因治療、病毒載體、核酸藥物、醫療器械、中藥、AI智能、設備耗材等各產業細分領域形成服務能力;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濱海新區搭建數字化「科技創新券」服務平台,為企業提供檢驗檢測、概念驗證、中試熟化、臨床試驗等相關服務和政策補貼支持,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下一步,濱海新區將重點從3個方面加快推動濱海新區醫藥外包服務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升醫藥外包服務行業創新能級,加快臨床研究型病房建設,整合集聚科技型企業、高校院所等優勢創新資源,全面提升創新藥械臨床研究和成果轉化應用能力;加強服務平台體系建設,強化生物藥、人工智慧、現代中藥、高端醫療器械等前沿細分賽道的概念驗證、中試放大等平台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助力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快速發展;推動產業快速集聚發展,搭建產學研醫供需對接平台,營造良好區域發展環境,依託本土和引進龍頭企業,支持醫藥研發外包服務機構擴展新業務板塊和新的研發管線,做大研發服務行業規模,帶動上下游合作夥伴和配套企業在新區進行新的投資和新的布局,帶動醫藥製造產業集聚發展。(津雲新聞記者 苑美麗攝影 蒲永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d1b614047ca937c26214ff5d16edc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