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MO三十周年:聊愛情,我們最在行!

2023-08-10     時尚COSMO

原標題:COSMO三十周年:聊愛情,我們最在行!

那些年善變的男男女女~

90年代就開始聊「分居」「試離婚」,走入千禧年後開始大方談「性」,再到關注近來的新型兩性關係。這三十年來,作為「最性感的女性雜誌」,COSMO在兩性話題上一直都很敢嘗鮮,見證著代代COSMO GIRLS對於性和愛的好奇和改變。

當年的那些兩性熱潮或許早已「過氣」?那時候的先鋒觀點在今天看起來甚至有點「三觀不正」?中國女性在摸索兩性關係的同時,COSMO的思想也在更新疊代。今天COSMO開始回顧、思考甚至反省過去曾做過的兩性選題,總結出了7個改變,來看看這30年,這三代COSMO GIRLS如何談性,如何談愛?

(向左滑動查看完整時間軸)

「男閨密」「暖男」「帥大叔」「高富帥」「霸總」「經濟適用男」……這些看起來不太新的詞是不是勾起了你一些古早的回憶?在COSMO的兩性關係選題中,男人是我們最愛聊的話題,也順應時代潮流做了不少揭秘「優質男」的專題。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理想男性藍本,有的時候是隨著一部電影或電視劇的熱播,有時候來自某個社會熱點人物的高調言行。

COSMO敏銳地發現了女性對於理想男性形象的變化,也做出了一些驚世駭俗的選題,比如,《你喜歡哪一款帥大叔》《女人都需要Guy Friend》。

2013年5月刊《年薪30萬以上的優質男會娶誰》

2016年5月刊 《高富帥們怎麼愛》

今天的女孩們

或許已經不再需要

「高質量男性」

Alex絕對是個妞兒

視頻創作者

過去中國社會語境下的女性是缺少通過自己努力去獲得社會地位的機會的,所以和所謂 「高質量男生」約會和結婚就意味著被許諾了幸福的未來:富裕的生活條件,被尊重的社會地位,以及相比單身女性更顯得「階級躍升」的其他。

而今天有一部分女性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金錢和社會地位,她們心目中的「高質量男性」的特質就變成了能與自己價值觀相合,相信並實踐性別平等,並能為自己帶來情緒價值,她們更關心自己內心的幸福。

男人心裡到底在想什麼?過去COSMO GIRLS曾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比如,10年前COSMO做過《年薪30萬以上的優質男會娶誰?》《高富帥們怎麼愛》。似乎完全掌握好男人的心思和喜好了,就能把自己塑造成他理想中的那個「她」,並且在感情里拿到主動權。在今天看這些選題,編輯自己也一臉問號,這COSMO嗎?

事實上10年之前恰好是網際網路風口,湧現出一大批年輕新貴,創業英雄的光環讓很多女孩 對他們產生了好奇。於是乎,一些揭秘性質的選題就誕生了。而今,迷人的泡泡已經被戳破,與其關注男人會想什麼,不如看他說了什麼做了什麼重要。

2012年7月刊 《好男人是如何變壞的》

2013年4月刊 《COSMO教你讀叔》

兩個「主體」之間

才能產生真正的愛情

李松蔚

心理諮詢師

我認為在過去傳統的社會結構當中,男性可能更多扮演一個上位者的角色,女性習慣於去揣摩男性心理時,並不只是因為對異性本身的好奇,而是包含了權力層面上的 「取悅」,即使這種想法會帶著調侃,比如, 「這些男人很傻」「這些男人其實很好懂」。

但今天男女間似乎更傾向於變成「平視」。從心理角度上來講,近年來越來越多女性有了主體意識的覺醒,她們更關注自己喜歡什麼樣的,怎麼樣讓自己舒服,而當兩個主體面對彼此時,才會產生真正 意義上的情感和交流。

以前但凡在COSMO工作的專題編輯,通訊錄里總躺著五六個愛情專家,專家們「教」你如何經營感情:《甄嬛教你戀愛》《別被忽悠著結婚》……談戀愛太難了,專家如果能給出個一招半式,就好像自己也能稍加點撥就能悟道。而且有 些愛情專家還以毒舌出名,給出建議前先對著讀者潑上幾盆冷水,核心就倆字——「別作」!

現在還有敢凶讀者的「愛情專家」嗎?編輯們也不需要用專家為內容加持了。比起與另一半過招,當下的女孩更希望去尋找感情中的「自我」,愛情變成了一面鏡子,不再是一堂課。情感專家在媒體環境中的全面退場,意味著我們更加理性地看待感情,不需要旁人作為情感的註腳。

2010年1月刊 《男人不愛灰姑娘》

現在的年輕人已經

不再需要「專家」了

史秀雄 Steve

心理諮詢師

播客《史蒂夫說》主播

愛情專家退場是必然的,因為專家仰仗著自己的權威性在替你做價值判斷。以前的年青一代自我意識還比較弱,他們需要指導手冊和實操乾貨去努力跟隨主流人生的腳本。

這些年我在心理諮詢里反覆發現的一件事情是,其實感情問題是自我覺醒的一個契機,人們通過對情感的反思開始自我覺察,釐清自己的想法和意願,然後就會獲得更高的自主性和自治性。

今天的年輕人自我意識覺醒得更早,這個時候如果還有專家灌輸標準答案,會讓年輕人的自主性遭到漠視。

還記得COSMO的slogan嗎?

Fun Fearless Female !其中的Female代表著性感的、有韻味的特質。曾經的COSMO GIRLS有一個很明確的「性感模板」:波浪大卷髮、緊身裙、燦爛的笑容、充滿誘惑力的眼神。

作為中國最性感的女性時尚雜誌,COSMO在「性感」的摸索上,經歷了一系列變化,對於「性感」的定義也變得更為複雜。從性感的外表,到性感的思想,「腦性感」「短髮也性感」「平胸也性感」……「性感」不再是因為誰的定義,而是成了個人自信的選擇。

2014年6月刊 《妖精才懂的調情絕招》

2013年12月刊 《低調性感,清純誘惑》

過去的性感

是個「偽概念」

李孟蘇

作家,設計文化研究者

21世紀20年代的女性不愛討 論「性感」這件事了嗎?我覺得這說明當今的女性認為「性感」是個偽概念,敢於主動地掌控身體和身份的關係。

以前定義的「性感」或是「性冷淡」都是殘酷的男性凝視,它讓原本可以解放女性的身材、時裝、時尚,成為壓迫女性的苛政。與其根據他人的視角、標準來構建自我的性感,不如超脫於性感。堅持自我不是完全無視美的標準,不是任性地自以為是,而是在社會普遍認可的美感與自我之間找一個平衡。

在千禧年初始,在「性觀念」還在中國社會萌芽的階段,時尚COSMO作為當時的意見領袖,叛逆地主動開始了「聊性之旅」:調情、約會、性心理…… 當時的COSMO女孩們都希望能夠成為《慾望都市》的女主角,性感、自信、 有人愛。

但從2015年前後開始「性話題」卻逐漸在COSMO隱退,不是因為我們變得更保守了,而是當現在的年輕人有無數個渠道去了解性知識,「性」已經不再是一個秘密話題。我們不僅關注身體,也更多地轉向了內心。

「性」 這件事本身是愉悅的,那忠於自己便是愉悅,No Push!

2013年2月刊 《色女郎特別報道:優雅談性,大膽說愛》

這個年代談「性」

有點Cliché!

楊紅鸝

COSMO前執行主編

作為2002年加入COSMO團隊專題組並主要負責兩性關係選題的編輯,我經歷和見證了中國女性對於「性觀念」的一個摸索階段。

千禧年後,中國女性對「性」的態度在逐漸發生變化,談論性不再是一件羞恥的事,而 「性感」也 成了對一個女性巨大的褒獎。但Z 世代來臨時,我們這些「年上人」驚愕地發現, 年青一代的性觀念又改變了:她們對「性別平等」非常敏感,對「男性凝視」非常反感。

如今的年輕女性從審美到性觀念是多樣的,而網際網路也讓她們有了太多渠道去了解性知識, 尋找和實現自我獨特的「性愛價值觀」,過去的教導會讓她們覺得好boring(無聊的)和 cliché(陳詞濫調的)!

沒想到吧!曾經COSMO有過很多有意思的造詞:剩女、血拚、女力…… 當初通過新鮮的造詞來總結當下女性的社會處境,「剩女」是可以不戀愛,但要會生活;「血拚」是對待即將擁有的 物質超認真的態度。

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這些略帶戲謔的詞語卻有了負面的意義,今天我們再去回望當時的造詞,依舊相信當時的「善意」,卻為曾經也參與過定義女性群體而歉疚。希望女性可以更自由,希望我們都能更自由。

2012年8月刊 《俗女什麼時候會打敗淑女》

2010年2月刊 《沒有剩女只有女人》

COSMO的善意

從來沒有變過

一諾

COSMO前編輯總監

COSMO BRIDE前主編 / 出版人

其實那個時候COSMO造了很多詞,如 「 剩女」,編輯們當時做這些選題的時候,內心都是抱著善意和正向期待的,收到來自讀者的大部分反饋都是非常積極正向的,並沒有那些後續網際網路發酵的「負面意味」。「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熱愛和理想,有自信和勇氣去追求愛情,有愛 人的能力」就是當時 COSMO的精神。

如今去看當時我們做的這些選題和造詞,其 實我很慶幸COSMO那時候就仿佛是預言家一樣去應驗了這些社會現象,但同時又覺得很可惜網際網路讓這些造詞擁有了「誤讀」,但我相信的是,善意的內核其實從來沒有變過。

用好或壞定義男女是當年COSMO選題中一大愛用的噱頭,因為在 那個年代流行「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的觀點,既然女孩可以喜歡「壞男人」,那做個「壞女孩」又如何?所以你能看到大量的《好女孩上天堂,壞女孩走四方》《好女孩,壞女孩誰更可愛》《好男人是如何變壞的》……

COSMO的「好」除了正確保守之外,也意味著boring;COSMO所說的「壞」當然就是foxy啦!

而在最近的這十年里,這套好壞的評判體系卻基本消失了。得益於中國社會的飛速發展,好女孩無須叛逆一樣可以走四方,不必對標任何人就 能實現自己的價值。今天的男孩女孩,不管是做公務員還是去結婚生子,去做數字遊民還是去不停約會,都不過是正常的人生軌跡。所有選擇並無對錯好壞,只是不同而已。

2011年9月刊《好女孩做的壞事情》

2013年4月刊 《專欄X韓松落:為什麼「壞女人」越來越多》

關於好女孩與壞女孩,

我有話要說

Jakii

COSMO副主編兼專題總監

作為當年的版權編輯,我有話要說。

COSMO當時那麼喜歡做好壞女人的專題,最主要的原因是COSMO美版傳奇主編、《慾望都市》的原型海倫·布朗女士的人生信條就是「好女孩上天堂,壞女孩走四方」,所以COSMO的國際版權有很多good girl bad girl(好女孩壞女孩)選題。

後來這句話被德國作家烏特·艾爾哈特用作了自己的書名,這本書的中文版出版後立刻大火,在國內掀起了很多相關話題討論。

現在我們愛談自由,

不談好壞

韓夏

導演 / 播客主播

我們之前在男女間的親密關係里談「好」或者「壞」的時候,只要與傳統認知相左,就會被推入「壞」的陣營。而隨著大家對於自我成長和認知的逐漸關注,這種「好壞」就變得無意義。或許對內心有著女性主義萌芽的女性來說,「好女孩」已經無法成立。

好和壞

「期待與落差」的結果

黃執中

作家 / 辯手

表達學院說服課 講師

好和壞,都是「期待與落差」的結果,高於(符合)期待,就是好,低於(不符)期待,就是壞。所以以前用「好和壞」來評價男人和女人,是因為社會對於性別抱有明確的期待,好比誰要負責賺錢養家?誰該主動?誰該勇敢?誰該溫柔?誰該忍受?

對男人和女人,我們有明確的期待,才有明確的「好和壞」。而到了今天,卻恰恰是一切的期待都在被重新評估,好和壞,在男女當中,與其說是一種評價,不如說是一面「鏡子」。

你會覺得什麼樣的男人(女人)是壞男人(女人),恰恰映照出了在你心中對男人(女人)抱有的期待。

人世間的愛情千姿百態,我們依舊在不斷探索人們孜孜以求的愛情方式。近年來,隨著「她經濟」崛起、時代的演進,以女性視角展開的愛情認知和價值理念也在不斷進階,並呈現出不同階段的特點。總之,女性的表達永不停歇,當然也包括愛與性。

原文刊載於《時尚COSMO》8月刊

策劃:朱瑾

執行:若菲、宮哲怡、賀植陽

撰文:張可、haying、小島

編輯助理:王子勍、顏妤娉、王炳楠

新媒體編輯:蘭昕雨

新媒體美編:許月明

新媒體排版:Yuri、Toria

圖片來源:時尚COSMO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d04ed8654a5dcec03829f52d76e70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