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有錢能使鬼推磨。」
有人說:「人沒錢,不如鬼;湯沒鹽,不如水。」
越來越多的人認同,金錢是改變命運最重要的東西。
總有一些富人,上街都得橫著走,把自己當成最命好的人,層次也高得離譜。
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會發現,金錢不是萬能的。
高爾基說過:「人所固有的善良,這些東西喚起我們一種難以摧毀的希望,希望光明的、人道的生活終將蘇生。」
任何時代,人最怕的,不是沒錢,而是人蠢,錢多。
唯有從「善良」之中,去發現財富,人才會真正富貴起來,所有想要得到的,都會到來。
01
你對別人的善良,都會回到自己身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從某種角度來說,「行善」就是對命運的耕耘,行善多了,就會碩果纍纍。
有一段時間,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到處都是千瘡百孔的樣子,人們陷入了慌亂。
灣東水電站的工人甘宇,在逃生的時候,想到到了自己的使命和責任,迅速組織大家轉移,並且和同事羅永切斷電閘;羅永打開水壩,確保下游群眾安全。
令人崩潰的是,做完這些,下上的路,已經走不通了。甘宇高度近視,又弄丟了眼鏡,寸步難移。
不得已,羅永先行下山。
甘宇跌跌撞撞,在山裡熬過了十多天,飢餓的時候,用苔蘚為食物。
村民倪太高,憑藉放羊的經驗,深入到山裡去尋找甘宇。
當兩個人相遇時,甘宇哭著說:「算是遇到好人了,若不是你,命可能就沒了。」
大家都為羅永、甘宇、倪太高點贊。
深入分析一番,我們會發現,是羅永、甘宇在最危急的時候,想辦法拯救住在電站下游的的人。而住在電站下游的倪太高,在最困難的時候,找到了甘宇。
因果關係,一清二楚。
沒有人知道,今天幫助過的人,到底什麼時候會回報自己,也許受助的人,永遠都不會有回報的舉動。
當你幫助的人多了,就會發現,有的人只是一面之緣,還有人素未謀面。談不上什麼回報。
可是你的善良,人不知,天知道,並且會得到天助。
上天有好生之德,從未讓好人的命運,一直苦不堪言。
在危急關頭,金錢又有什麼用呢?保護大家的生命,比什麼都重要。
任何年代,在災難面前,都有人「開倉放糧」,讓大家度過難關。等災難過後,人們對做好事的人會感恩,從而成全他的理想。
富人李嘉誠說:「得意時應善待他人,因為你失意時會需要他們。」
一份善意,搖動另一份善意;一根蠟燭,點亮另一根蠟燭,世界的光芒就很大很大,你的人生路,就亮堂堂,走得很順。
02
你對自己的善良,就是生命最大的光芒。
一個對自己都不好的,就別談什麼命好了。
放任自己,不願意讀書,那就得吃無知的苦;每天都熬夜加班,生活毫無規律,身體會吃不消;對自己的愛情,不敢去珍惜,家庭就容易失敗;總是胡思亂想,心情會很沉重。
不善待自己,生命里就會有內耗,會使勁消耗自己。
隋文帝在位的時候,太史令袁充在朝廷上說:「皇上,恭喜你,現在天下太平。據觀察,白天比黑夜更長了,這是吉祥的徵兆。」
隋文帝聽了,非常高興,把年號都改成了「仁壽」。
為了造假,工匠們想辦法修改各種觀察天象的儀器;為了證明白天更長,工匠工作的時間也變長了。
天下的人們,開始哀嚎,隋朝也開始垮塌。
袁充說了「昧良心的話」,隋文帝習慣了「阿諛奉承」,誤以為天下祥和。
《朱子語類》里寫道:「因說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對自己都沒有良心,那是在欺負自己啊。
你欺負自己,就等於釋放了一個信號——大家都可以欺負你。欺負的方式,就是阿諛奉承、說假話、造假、不指出錯誤、鼓勵你胡作非為等。
相反,那些善待自己的人,終究變成了好命的人。
春秋時,有一個叫林回的賈國人,在混亂之中,背著孩子就跑。他怕跑得不快,把身上的玉璧丟掉了。
旁人笑話他:「玉璧價值連城,孩子丟了,可以再生。」
林回說:「孩子是我的骨肉,是無價之寶。」
正如《伊索寓言》里說的:「聰明人肯捨棄金錢,以保全性命。」
沒有人去記載,林回的結局是什麼,但是我們可以想像到,他一定享受了「天倫之樂」,哪怕生活貧困,但是幸福從未減少半分。人性的光芒,就擺在世人眼前。
于丹老師說過:「只有自己的心清楚了,才能去善待他人。」
把自己做大做強,你就有能力善待別人,這是善良的根基所在。
03
詩曰:「順人人心悅,先天天意從。」
當你感慨「命不由人」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老天憑什麼要幫你?
還是別抱怨了,努力讓自己發光,也為別人引路。
你今天幫助過的人,就是明天幫助你的人。
你今天結交的朋友,就是明天的合作做對象。
你今天自律的生活,就是明天健康的福氣。
你今天勤勞的工作,就是明天的柴米油鹽。
人要命好,先要厚德。
人要命貴,先要貴人。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