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徐克用一部《黑俠》,幫李連杰叩開了好萊塢的大門

2023-06-20     電影聚焦

原標題:1996年,徐克用一部《黑俠》,幫李連杰叩開了好萊塢的大門

「龍五」向華強最近講了不少香港電影往事,比如提到周星馳,說他的片酬在6年之內,從6萬漲到了1500萬。

《新上海灘》角色安排,徐克屬意張國榮出演許文強,向太前去和劉德華說,丁力角色很好,適合你。

還提到一部《黑俠》,正是這部電影,讓李連杰得到好萊塢的青睞。

《黑俠》上映於1996年,在李連杰的一系列作品中,知名度並不高,遠遠比不上《少林寺》《黃飛鴻》《方世玉》《精武英雄》等。

那麼為什麼是它,幫助李連杰叩開了好萊塢的大門,今天一起聊一聊電影《黑俠》的前世今生。

01、時隔4年,徐克和李連杰再續前緣

李連杰的成功,離不開徐克,兩人第一次合作是1989年拍攝的《龍行天下》。

但這部電影當時被壓箱底,沒有上映,直到《黃飛鴻》大火之後,才改了個名字《黃飛鴻'92之龍行天下》,並於1992年5月28日上映。

《龍行天下》之後,徐克為李連杰量身打造《黃飛鴻》三部曲,將少林小子變成一代宗師,從此華語影壇又多了一位功夫巨星。

但拍攝《黃飛鴻2》的時候,李連杰和嘉禾產生了糾紛,之後還出現了經紀人蔡子明被殺事件。

經過各方調解,李連杰拍完《黃飛鴻3》之後,和嘉禾分道揚鑣。

除了《黃飛鴻》三部曲,李連杰還幫徐克拍了一部《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自此兩人的合作也告一段落。

徐克啟用新人趙文卓,繼續拍攝《黃飛鴻》系列,而李連杰一方面自組正東電影公司,拍攝《方世玉》《太極張三丰》等影片。

另一方面和永盛合作,拍攝《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新少林五祖》等影片。

分別4年之後,徐克和李連杰,在永盛的牽頭下再續前緣,共同打造了《黑俠》。

但徐克這次的身份不是導演,而是監製和編劇,導演由李仁港擔任,但他只是打工人,徐克才是整部作品的靈魂人物。

影片幕後班底非常豪華,武術指導由八爺袁和平擔任,副手有谷軒昭和林迪安,武師有凌志華、陳少華、杜富偉、秦貴寶等。

八爺袁和平、徐克和黃飛鴻,昔日的「鐵三角」再聚集,自然噱頭十足。

編劇除了徐克之外,還有許安、陳德森、馬偉豪三人,副導演則有鄭保瑞、黃慶勛等,音樂則交給了泰迪羅賓。

演員陣容方面,請來了劉青雲、莫文蔚、葉芳華、大導演龍剛、熊欣欣、老戲骨鍾景輝、方平、陳豪、駱達華等,和李連杰搭戲。

02、李連杰成功叩開好萊塢的大門

《黑俠》改編自香港漫畫家利志達的《黑俠傳奇》,而漫畫的故事則來自作家彭志銘創作的《一個城市怪客的故事》。

徐克在1992年漫畫出來之後,就有了將其改編成電影的想法,他覺得西方電影里有蝙蝠俠、超人等,而東方電影卻缺少這類人物,所以他想要創造一個。

當時李連杰自然是徐克的第一人選,他們拍攝《黃飛鴻》之後,徐克覺得李連杰可以嘗試演一些現代化的人物。

《黑俠》的合作遲到了4年,以至於香港的票房不理想,只賣了1328萬港幣,位列年度票房榜第19位,那一年的冠亞軍是成龍的《警察故事4》和周星馳的《食神》。

雖然本土票房不佳,但在其他地區大賣,尤其是北美市場。

影片經過重新配音和剪輯,於1999年5月14日在北美上映,最終賣了1200多萬美元的票房。

也正是這次大賣,讓李連杰成功叩開了好萊塢大門。

《黑俠》為什麼能得到西方觀眾的認可,離不開以下三點。

第一,黑俠的設定,和蝙蝠俠、超人類似,西方對這類題材有觀眾基礎。

再加上影片充滿了獵奇性,有點cult片的風格,氣質偏向黑暗和陰鬱,帶點髒亂的廢土朋克,偏好萊塢的特色,被譽為港版《蝙蝠俠》。

第二,李連杰在造型上致敬了《青蜂俠》里的李小龍,黑俠戴著的面具和司機帽乃李小龍飾演加藤的裝束。

李小龍是家喻戶曉的功夫巨星,李連杰的致敬,勢必讓大家想起他,無形之中拉攏一波觀眾。

第三,精彩的動作場面,八爺袁和平和李連杰,真乃最佳拍檔。

和古裝片里的飄逸瀟洒不同,李連杰在《黑俠》中的打鬥是生猛凌厲,除了敏捷的徒手格鬥和迅猛的腿法,還貢獻了不少槍戰場面。

影片血腥值很高,有不少爆炸、火燒、穿胸、斷臂、放血等鏡頭,這也能吸引一些重口味的觀眾。

當然了,《黑俠》在香港票房遇冷也是有原因的,首先是徐克分身乏術,除了《黑俠》,他還監製了《新上海灘》,還在準備他的第一部好萊塢影片《雙重火力》。

然後就是這個題材對香港觀眾來說還是太新,1993年杜琪峰執導的《東方三俠》,面臨的就是這種結局。

03、大反派來頭不小,出彩的女配角

李連杰無疑是最出彩的一位,和劉青雲之間的兄弟情,有點像吳宇森的電影,和莫文蔚介於同事、朋友及情侶之間,有一種曖昧的感覺。

令人印象的還有龍剛飾演的大反派和葉芳華飾演的若蘭。兩人和李連杰都有精彩的較量,前者是招招致命,後者是柔情浪漫。

龍剛來頭不小,知名大導演,是粵語片崛起的標誌,執導的14部電影,主題都不同,每一部都反映了很多現實問題。

他執導的《英雄本色》奠定了謝賢的銀幕形象,《飛女正傳》捧紅了薛家燕,對她演藝事業產生了重要影響。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沒有他,就沒有徐克和吳宇森的英雄本色,所以他們稱龍剛是自己的導師,在他的電影中學到了很多。

令人遺憾的是,龍剛2014年就已去世。

另一位出彩的女配角葉芳華,起點比較高,在香港的第一部電影就和成龍合作,《紅番區》中表現搶眼,被當時很多人看好。

開局很好,但後續乏力,在香港影壇演完幾部電影之後就到好萊塢發展去了,後來還和李連杰合作了《致命羅密歐》。

葉芳華性感漂亮,沒有走紅實在可惜。

《黑俠》的動作場面再火爆一點,故事再豐富一點,思想再複雜一點的話,絕對可以影史留名。

後來徐克還開發了《黑俠2》,但沒有了李連杰,以及糟糕的故事和5毛錢的特效,讓這部續集受到了群嘲。

最後只想說一句,李連杰之後,再無「黑俠」。(撰文:十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bd711285aae2194fe597c3da1f992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