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查出心律不齊,會不會誘發心臟病?這3大常識勸你趁早搞明白

2022-03-30     健康160

原標題:體檢查出心律不齊,會不會誘發心臟病?這3大常識勸你趁早搞明白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這種經歷?

難得做次體檢,卻發現自己「竇性心律不齊」!這一聽,我們頓時就心慌意亂,開始擔憂自己的心臟出了什麼問題,亦或是害怕自己將來會得心臟病、猝死......

然而,一問醫生卻被告知:不用擔心,沒啥問題,不用治。隨便兩句話,就把我們打發了,留下看不懂心電圖的我們,繼續半信半疑中......那麼,好好的人,怎麼就竇性心律不齊呢?它到底會不會引發心臟病?如何看懂心電圖?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好好聊聊。

一、

體檢出竇性心律不齊,正常嗎?

1

你真的了解竇性心律嗎?

其實,藏在我們心臟的心肌細胞們,就像一個團隊,每個細胞都是不可缺少的一員。

但作為一個「器官性」團隊,自然少不了「領導」的帶領,才能更好運轉,而「竇房結」就是這個團隊的「大佬」。

「竇房結」處於我們的右心房,是一個特殊的小結,也算是心臟的「起搏點」,它能讓我們的心臟有節奏、有順序地將跳動信號傳送到心臟的各個部位,讓心臟能規律協調的收縮和舒張,而這種從竇房結髮出的正常跳動節律,就是「竇性心律」。

2

竇心律不齊,並非跟心臟病有關

對於在成年人來講,竇性心率的範圍是在60到100次每分鐘。

在夜間睡眠的時候,可能會低一點,(60次/每分鐘以下),而白天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可以到120次左右/每分鐘。像青少年、兒童心率可以更快,甚至可以到150每分以上。

據專家表明,我們的呼吸、情緒、睡眠不足、疲勞等因素都會影響到心跳的節律。所以就算你體檢出了竇性心律不齊,並不能代表你就有什麼心臟類的疾病。

不過,既然竇性心律不齊影響不大,為什麼還要寫在體檢報告里呢?

我咋那麼不信呢?

其實,這也就是給我們一個提示,就是比如說你在出現了心律不齊的情況下,如果身體還有其他的不適,就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

二、

學會這招,自己也能看懂心電圖!

生活中,大部分體檢都少不了心電圖,而那一條波動的折線就是我們的心跳~

可我們完全看不出來其中的細微差別,也就很難了解自己的心臟健不健康。這不,小編整理了幾個小妙招,讓沒有醫學基礎的人也能看懂心電圖了!

1

記住8小點,秒懂心電圖!

其實,心電圖就是通過心電圖機,從體表記錄我們心臟每一心動周期所產生的電活動的變化曲線圖。

一張正常心電圖

教你如何看懂「心電圖」

1、首先看心率是否在正常範圍,然後看節律是否整齊。

2、看是否有P波,P波時間、形態、振幅是否在正常範圍。

3、測量PR間期是否正常。

4、測量QRS波群的時間是否正常,了解QRS波群的波形和振幅是否正常。

5、再觀察ST段是否有抬高和降低。

6、再觀察T波的方向和振幅是否屬於正常。

7、測量QT間期是否有延長和縮短。

8、最後觀察是否出現u波。

2

簡單學兩招,不懂還得靠醫生!

為了大家更好地理解,小編簡單給大家舉幾個例子吧!

竇性心動過緩等於或大於五格,且竇性心律慢於60次/毎分鐘。

竇性心動過速等於或小於三格,且成人竇房結衝動形成的速率超過100次/分鐘,通常在每分鐘101~160次之間。

對於房顫,簡單來說,就是p波「脾氣」不穩定,頻率為(350-600次),且(QRS)沒規律(大小、形態、間距都不一致)的「騷動」~

所以,心臟在房顫時,呈現在心電圖上的活動就是雜亂無章的,且P波消失。

小編就簡單說到這,畢竟心電圖涉及的專業知識較多,小編建議還得看自身具體情況去諮詢專業的醫生,讓醫生來進行針對性的解釋,才更靠譜和放心。

更何況,心電圖的確有點難學,就連曾爆火的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裡邊的名醫導師,都直呼當年學心電圖很不容易!

所以說,咱們會點醫學知識主要是用於長見識,但關於治病看病,這專業的事情還是的交給專業醫生去做~

三、

心臟有這幾種信號,不要大意!

1

胸悶心慌,喘不過氣

如果你平時容易出現胸悶、心慌、喘不過氣的情況。這可能是生理和心理的因素影響,長期焦慮、熬夜、加班沒休息好,很容易導致這種不適症狀的出現。

但若是出現頻率較多,且症狀嚴重,比如伴隨著心絞痛、全身無力等,那這就有可能是冠心病、急性心肌炎、冠狀動脈缺血痙攣等引發的心肌細胞缺氧和供血不足,必須及時到專科醫生就診。

建議大家平日裡生活要作息規律,不舒服就及時檢查。當然,若是你存在過度焦慮、抑鬱的心理狀態,還可以看下心理醫生,去改善心態。

2

突然性的心跳加速

生活中,很多人會時不時地會感到突然心跳加速,彷佛心臟快要跳出來一樣,有的一下子就沒事了,有的卻久久不能平靜。

像這一種心律失常,可能為「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而引發這一現象的病因不明,像平時精神緊張、過度疲勞、壓力過大、睡眠不足,亦或是大量的飲酒、喝濃茶、濃咖啡、吸煙等習慣誘發的。

另一種,可就沒那麼簡單了,很可能是心源性的疾病,像冠心病、嚴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急性心肌炎等這些情況下也會導致你心跳過速,嚴重時還可能會出現頭痛、頭暈、全身乏力

3

感冒發熱時的心律失常,要小心

當自己在感冒發熱時,又伴有心律紊亂,這時需警惕病毒性心肌炎。像感冒的炎症和心肌炎症的產生,都跟病毒感染關聯不小。

當病毒進入心肌細胞,容易產生炎症,從而損傷心肌功能,導致心臟不能正常輸送血液到全身各處,而出現的各種不良症狀。

其中,最常見的表現症狀是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像呼吸急促、嘔吐、發燒、嗜睡、胸痛、心率快、心律不齊等等,嚴重時會引起心力衰竭。

不難發現,近年來,關於流感病毒導致的心肌炎報道也不少。

所以說,面對感冒時的心律不齊,不容忽視。

此外,平時也要多注意心臟健康問題,當你在生活中感到心跳加快、心悸或胸悶氣短時,穩妥起見,建議早點去做檢查。因為有時候心臟的症狀是陣發性的,等症狀完全消失後再去做檢查,就可能沒那麼容易查出來了。

總而言之,打工人工作壓力大,加班、應酬、熬夜……我們健康的身體每天都在被消耗。

所以,大家定期做全面的體檢,也必不可少。要明白,定時體檢是對自己身體最好的保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b510b7ed8cd52a52a6e47908a07cd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