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腳線搭配注意這三點,無論什麼風格,都不會太醜

2019-09-10     居躍在淵

最開始的踢腳線是為了防止地面上的泥水濺到牆上,慢慢地我們家裡越來越乾淨,踢腳線就成了純粹的裝飾物——一方面可以遮擋瓷磚和地板與牆面之間那道寬寬的縫隙(這道縫隙是為了防止地面熱脹冷縮)。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裝飾牆面,讓牆面更有層次。

既然是裝飾物,就一定少不了外觀上的選擇。踢腳線怎麼選才好看呢?這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話題。選擇踢腳線,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顏色

踢腳線的顏色切忌孤立,需要與周邊環境的顏色相呼應才好看。在選擇踢腳線顏色時,可以參考下面三個地方的色彩,並與之選擇相同顏色:

1.與門同色

這是一種最保險的做法,踢腳線與門(門套)的顏色相同,哪怕不那麼驚艷,也一定不會丑。

門、門套、踢腳線,這些都是室內大面積的平直線條。讓它們的顏色保持一致,就已經完成了「保持裝修風格統一」的基本要求。

2.與地面同色

如果房間面積比較小,可以選擇讓踢腳線與地面的顏色相同。這樣做,遠遠望去踢腳線就和地面融為一體,看起來就像地面多出了一圈,會顯得房間更大。

3.與牆面同色

踢腳線與牆面同色,有利於提高牆面的視覺高度。所以當層高比較低的時候,更建議選擇與牆面相同的顏色——前提是牆面是純色的。

二、高度

我們可以籠統的將踢腳線的高度分為兩類:高(15cm以上)、低(10cm以下))。兩種高度踢腳線的適用範圍如下:

1.高

高踢腳線在視覺上更加突出,所以當你想要凸顯踢腳線的時候,就要選擇這種高度的。那什麼時候需要凸顯踢腳線呢?答案是當牆面缺少裝飾元素時。

牆面太素了,比如大白牆、純色乳膠漆牆面,同時室內也沒有什麼特別鮮亮的顏色——這種顏色單一、表面光滑、無點綴的牆面,就需要用踢腳線的線條裝飾一下。

2.低

低踢腳線的銷量最高,可見最受用戶喜愛。看到高踢腳線應用時嚴苛的要求也知道,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是不需要凸顯踢腳線的。

在這些時候,我們就要把踢腳線做得儘量低矮——做多矮,取決於你打算讓踢腳線充當什麼樣的角色。

踢腳線與地面同色時,為了讓室內面積顯得更大,這個時候可以適當增加踢腳線的高度,選擇8cm左右的產品。

踢腳線與牆面同色時,為了讓牆面看起來更高,就需要儘量隱藏踢腳線,所以要把踢腳線選擇儘量矮小,比如3cm的產品。

踢腳線與門同色時,則要看裝修風格中線條的寬度。比如新中式風格中的線條就非常細,這個時候踢腳線也要矮一些;歐式風格中就以粗線條為主,所以踢腳線也要高一些。

三、材質

踢腳線的常見材質有三種:瓷磚、木質、金屬。在選擇踢腳線材質時,需要同時參考踢腳線的顏色與高度。選擇依據有如下幾點,按照優先順序,排列如下:

1.與地面同色時,踢腳線的材質與地面材質相同。地面是木地板,踢腳線就選木質;地面是瓷磚,踢腳線就選瓷磚。

2.與牆面同色時,踢腳線的高度要矮。而最矮的踢腳線,是金屬材質的。

3.如果全屋(廚衛陽台除外)的地面材質都是一樣的,則踢腳線材質與地面材質相同。

4.高踢腳線,儘量選擇瓷磚材質。木質踢腳線如果做太高,上面的造型就會比較誇張,平整度不夠,效果不會太好。進入材質如果做太高,廉價質感就會顯現出來。

5.如果不符合上述情況,則可以有兩種選擇:第一,選擇與地面材質相同的踢腳線(不同房間可能會出現不同材質的踢腳線);第二,選擇與客廳地面材質相同的踢腳線(全屋都用這種踢腳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_VimW4BMH2_cNUg9Eu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