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稱「煙鎖池塘柳」乃千古第一難上聯,因何連狀元也對不出!

2020-07-17     我說今史

原標題:乾隆稱「煙鎖池塘柳」乃千古第一難上聯,因何連狀元也對不出!

乾隆皇帝作為清朝的風流天子,留下過許多奇聞軼事,比如「煙鎖池塘柳」這一上聯,就是其中一例。據說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正巧趕上杭州的科舉考試,在這次考試中,有兩位學生名列前茅,所做文章更是不分伯仲,令主考官難以決斷何人為第一名。恰逢乾隆皇帝巡視江南,他便將這兩考生的答卷呈給皇上,請他做一定奪,乾隆看完這兩位考生的文章,心中一時也拿不定主意,便決定第二日再出一題,看看究竟是何人能夠奪得頭魁。

第2日清晨,考生筆試的考場就在西湖岸邊,據說那一日微風和煦,天高雲淡;那兩位考生則畢恭畢敬,焦急的等待著乾隆的題目。乾隆在欣賞美景之餘,腦海中便出現了「煙鎖池塘柳」這一上聯,他不急不緩地吟出上聯,讓兩位考生對出下聯即可。此聯語一出,其中的一位考生略微沉思了一小會兒,便惶恐告退,問起原因他說這對聯太難,自己對不出來。另一位考生則冥思苦想了許久,最終也沒有對出下聯,只能作罷。

次日,此次科舉考試的頭名榜單公布天下,取得第一名的考生,竟然是率先離去的那一位。皇帝敲定的狀元,令眾人非常不解,畢竟在群臣眼中,這位率先放棄對對子的考生沒有經過任何思考、嘗試,就輕易認輸而告退,實在不是頭名狀元的最佳人選。然而乾隆卻說,他所出的這副上聯,可是「千古第一難聯」,雖然是一個五字短句,可是每個字的左偏旁卻包含了「金木水火土」五行,這種對聯幾乎就是「絕對」。率先離去的考生一眼就看出了上聯的難度所在,這才甘願放棄,足以說明此並非等閒之輩。另一個考生只是想在皇帝面前表現自己,只可惜他才華不足,也不是能夠對出對聯之人。大臣聽完乾隆的這一番解釋,才了解其中緣由。

其實筆者認為,乾隆選擇最先那個考生的緣由,不止是因為這個考生一眼就看出了對聯的難度。除了他的才華以外,在這個考生的身上還有誠信與勇敢的優秀品質。他在瞬間判定對聯對不了時,馬上對乾隆說:「太難,太難!對不出來!」,這就體現了他「不知為不知」誠實的一面。反觀另一位考生,他明知這副對聯對不出來,卻思考良久不願離去,想要給皇帝留下一個好印象,雖說他也有才華,可是並沒有前一位考生的誠實可信,這也是乾隆會選擇前一位考生的原因之一。

考生的勇敢,也在他離場之時表現了出來。他之所以選擇馬上離去,放棄考試題目,並非是一種懦弱的表現,而是一種十分明智的選擇。因為他一眼就看出了這幅對聯上的內容自己根本對不出來,所以他也不用自命清高,站在考場上苦思冥想,強求一個啼笑皆非的答案。既然自己的才華不足,要不然瀟洒離去,將這個機會留給別人,所以他勇敢的選擇了放棄。單從這兩點而言,乾隆選擇這位考生也必然有他的考量所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BchW3MBnkjnB-0z1sh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