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拿著較高退休金的退休人員還到處打工,為什麼?為了充實生活

2022-02-10     逐月空間

原標題:一些拿著較高退休金的退休人員還到處打工,為什麼?為了充實生活

我說說我的兩個老領導,退休後還出遠門打工的事兒吧:

說老實話,他們退休後,放下架子、放下身段、忘掉過去,遠赴他鄉打工,我是非常敬佩他們的。

這兩個領導,都是在部隊服役達到本級職務55歲的最高年齡時,先後從部隊直接正常退休的,屬於軍隊退休幹部。

第一個是我原單位的政委,是單位的主官之一,併兼任部隊駐地自治州州委的副職領導職務。

他退休時,是正師職大校軍銜。與地方公務員的職級相比,跟正廳級領導、地市級正職領導平級。

在部隊時,按照有關規定,為了工作方便,他有專車和專職駕駛員。能力強,權力大,可以說是比較體面風光、有較高身份地位的領導。

但是,他正式退休後,做出了一個讓很多人意料之外的決定,就是從成都的家中,遠赴重慶,到他侄兒開的鋼材貿易公司打工,並且一干就是十多年。

其實,他的家庭條件還是比較好的。他當時的退休金一個月有6000多元,比地方相同職級的退休幹部要高出一大截。他愛人當時的退休金也有3000多元,在當時同等條件退休人員中,也是比較高的。他的一兒一女都是公務員,在成都有車有房,生活無憂。

他在重慶打工期間,因為當時還沒有移交地方政府接收安置,他還是是我們單位管理的退休幹部。

一次,單位根據有關規定,派我帶領機關工作人員去找他辦理有關事務並順便看望他時,看到他租住在郊區一所很小的民房裡,房間裡設施簡陋,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外,什麼也沒有。

當時,我就在心裡想,一個過去堂堂的正師職領導,退休後居然能夠放下過去、放下架子,在這麼簡陋的條件下,外出打工,實屬不易,也難能可貴。

當我開玩笑地說他過去是這麼大的領導,家庭條件也不錯,沒有必要外出打工時。

他笑著說:打工不是為了錢,主要目的是找一個事做,好讓自己轉移注意力,讓自己從在職時的領導,轉換過渡到退休老頭的角色,這樣日子可以過得充實一些。再說,在這裡,熟人少,沒有人認識,也不存在丟面子和尷尬的情況。

另一個是我原單位的副政委,是單位的副職領導之一。

他退休時,是副師職大校軍銜。與地方公務員的職級相比,跟副廳級領導、地市級副職領導平級。

在部隊時,按照有關規定,為了工作方便,他也有專車和專職駕駛員。也是比較體面風光、有較高身份地位的領導。

但是,他正式退休後,沒有選擇休息,而是從成都的家中,遠赴黑龍江,在他戰友開的公司里打工,並擔任公司行政部部長。連續乾了八年,才回到成都的家中休息。

從他的家庭條件來說,也是比較好的。他當時的退休金每月也有5000多元,在當時與地方同職級的退休幹部相比,也是比較高的。他愛人是公務員,收入也不錯。特別是他的兩個女兒比較優秀。一個考上了軍校,當了軍官;另一個考上了四川大學,畢業後被一家大型國企直接招聘錄用。

按理說,他是沒有什麼經濟壓力和經濟負擔的。後來,在戰友聚會時,提起他退休後外出打工的經歷,他也很坦然地說,55歲退休,年齡也不算太大。再說,過去在部隊忙習慣了、緊張慣了,一下子退休放鬆了,一時是很不適應的。找個事做,反而過得更愉快、更充實、更輕鬆。

從這兩位部隊師職領導退休後的打工經歷,可以看出,一些退休人員,特別是一些曾經的領導幹部退休後,每個月拿著比較理想的退休金,家裡又沒有什麼經濟負擔和壓力,為什麼還要外出打工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為了能適應環境。退休的一般工作人員也好,從領導工作崗位上退休的領導幹部也好,一下子退休了,一下子從過去有規律、比較忙的工作中退下來,大多數人還一時適應不過來,一天到晚光玩的話,反而感覺到難受、感覺到不舒服。退休了,無事、無官一身輕,及時找份合適的工作做,讓自己的退休生活有一個過渡期,選擇打工也不失為一個比較好的辦法。

2、為了生活更充實。退休後,一下子從過去的忙碌狀態,變成了整天無事可做,就會讓人感到空虛寂寞,感到無所適從。作為退休人員,放下過去,放下架子,把過去的清零,到什麼山上唱什麼歌。找份工作,既可以讓自己過得充實,又有一點經濟收入補貼家用,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3、為子女生活考慮。雖然說很多退休後,又外出打工的退休人員並不缺錢,並沒有什麼經濟壓力。但是,這個年齡的人,在年輕時都吃過苦、受過窮。說句實在話,有的是過去窮怕了。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也改變不了省吃儉用的習慣。雖然兒女也不需要自己幫助,但是,還是想多掙點錢,為兒女補貼一點,以減少兒女的生活壓力。同時,也有不少退休人員想體現自身價值,覺得自己還有一點用,可以力所能及地發揮自己的餘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9d6a6d79f9d82dea9204c1c9ef50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