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抱怨,中國多次拒接電話,國家領導人之間可以直接打電話?

2023-08-31     軍武次位面

原標題:美國抱怨,中國多次拒接電話,國家領導人之間可以直接打電話?

《軍武次位面》作者:軍武菌

前段時間,美國人又找到新的一個藉口來指責咱們。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科林.卡爾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中國無視美國提出的軍事對話請求,每次打電話給中國都沒人接

為什麼他們能和中國高級領導直接打電話呢?他們是有中國領導人的電話號碼嗎?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國家領導人之間到底怎麼打電話。

美蘇熱線電話

領導人之間的熱線電話,最早也是最有名就是美蘇熱線。這條熱線建立於人類差點發生核大戰毀滅地球的時機。

1962年10月古巴飛彈危機爆發,美蘇兩國劍拔弩張,誰也不想認輸。雙方都把大量軍隊拉了出來,連核武器也擺上了發射架、裝上了核潛艇,全部轉入作戰準備。在危機爆發的13天裡,可能是人類離毀滅最近的日子了。

不過,自古以來戰爭就是為了勝利,而不是為了同歸於盡,冷戰也是一樣。在古巴飛彈危機結束後,美蘇雙方領導人都覺得這麼搞不行。下次再遇到需這種劍拔弩張的危急時刻,一旦不小心擦槍走火,後果不堪設想。

美軍飛機從駛往古巴的蘇聯貨船上方飛過

當時蘇聯潛艇遭到美國軍艦圍堵,蘇聯B-59號核潛艇艦長無法聯繫到莫斯科,誤以為核戰爭已經爆發,差點將潛艇上核魚雷射向美國軍艦。而美國兩架F-102戰機攜帶戰術核火箭與蘇軍戰機發生糾纏,也差點將核彈發射出去.......

在這種情況下,兩邊高層如果不能及時互相聯繫,放任摩擦升級,可就是全人類被一起送走,連席都不會有人去吃了。

實際上,在古巴飛彈危機最關鍵的時候,雙方領導人無法直接聯繫的問題非常可怕。赫魯雪夫發給甘迺迪建議雙方商談和解的一封3000字的信,經過層層傳達,甘迺迪需要12個小時後才能收到。

為什麼這麼慢?因為外交強調對等,於是發展出一套非常複雜的繁文縟節。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大國之間互傳信息,在沒有熱線電話前非常緩慢。

1961年柏林危機,美軍M48坦克與蘇軍T-55坦克隔著一條街對峙

赫魯雪夫給甘迺迪的消息,要先通過蘇聯自己的外交密碼電報系統從莫斯科發電報到華盛頓的蘇聯駐美大使館。蘇聯駐美大使館進行譯電後,形成正式的外交文函。然後由蘇聯駐美大使與美國國務院進行約見,告訴美國人,這裡有赫魯雪夫的信需要交給甘迺迪。

美國國務院同意後,蘇聯大使館再派人把外交文函送去。美國國務院的官員拿著這個文函,向美國國務卿彙報。國務卿覺得此事非常重要,然後再派人把這個文函送到白宮。白宮內的工作人員再倒騰幾次手,才能讓甘迺迪看到赫魯雪夫寫給他的信。

甘迺迪給赫魯雪夫回信的流程也幾乎是一模一樣,只是流程倒過來了而已。

一來一回,這一套流程走下來,已經24小時過去了,但在冷戰一線,師級部隊手裡都掌握有核武器,如果一個誤判需要至少12個小時來澄清,雙方弄不好都互相用戰術核彈對轟好幾輪了。

所以,為了在雙方出現誤解時能更快溝通澄清,還是讓雙方國家元首跳過下面這些官員們進行直接聯繫吧。

甘迺迪與赫魯雪夫

1963年6月,美蘇在日內瓦簽署《建立熱線機製備忘錄》,雙方同意在緊急情況或特殊事件發生時,使用直接聯繫渠道,保證快速向對方提供相關信息。這是人類第一條國家元首之間的熱線電話。

與大家想像的不同,這條直接聯繫渠道雖然叫做熱線電話,但是在開通之初並不能讓甘迺迪拿起電話「喂,我找一下赫魯雪夫啊,他在不在?我是美國總統甘迺迪。」不好意思,沒有這個功能。1963年建立的直接聯繫渠道雖然叫做熱線電話,但並不能進行語音通話。

雙方在商談熱線機制時,都認為直接語音通信可能引起誤解或者無法很好溝通,所以這條熱線實際上是一條電報線路。聯繫方式是雙方的高層領導用各自官方語言書寫信息,然後用電報發給對方,對方負責翻譯。基本上等於一部只能發簡訊的呼機。

第一代美蘇熱線使用的電報終端設備

不讓雙方直接語音通話估計還有一層考慮,就是赫魯雪夫1960年在聯合國大會現場用手推開發言中的菲律賓代表,一邊痛罵對方,一邊脫鞋敲桌子的畫面讓人過於印象深刻。

這種絲毫不顧及外交禮儀的粗魯脾氣如果在雙方領導人打電話時發作,雙方變成了互相罵街,只會讓情況更加不樂觀。所以,外交部門肯定還是想著別讓他們直接語音了,不見面互相發簡訊怎麼都好辦。

這條熱線建立後,很快就發揮了作用。1963年11月22日,美國總統甘迺迪遇刺。美國通過這條熱線向蘇聯通報了這一消息。赫魯雪夫第一次收到熱線信息就是這麼一條悲傷的消息——「那個說好和你打電話的美國夥計完蛋了。」

美國總統甘迺迪遇刺,被狙擊槍爆頭瞬間

不過對赫魯雪夫而言,這條信息也是他最後一次收到來自美蘇熱線的信息。他在1964年10月倒台,然後被強制「退休」。

建立美蘇熱線的兩位領導人的結局都不能說好,但是這條熱線卻保留了下來。大家發現這種讓高層領導直接對話的方式,對大國外交非常重要。

1971年,美蘇雙方決定對這條聯繫熱線進行技術升級,給這條線路配備了電話機,電話線由兩條衛星通訊線路連結,一條是美國的兩顆衛星,一條是蘇聯的兩顆衛星。在這之後,美蘇熱線在技術上才成為了熱線電話,既能發簡訊,也能直接打電話。

這種沒有撥號盤的電話才是大BOSS們使用的熱線電話

平時為了保證這條線路暢通,雙方都有專門的團隊來進行溝通和維護。在美國,熱線電話的終端並不是在白宮,而是設在五角大樓的國家軍事指揮中心,有5個2人小組輪流負責管理設備和接聽電話。2人小組裡面,一名是精通俄語的軍官、一名是負責設備維護的士官。

蘇聯人的配置和美國差不多。美蘇熱線蘇聯一端的終端設備放在了克里姆林宮,平時的值守和維護也是從蘇軍各軍種中抽調熟練掌握英語和通信技術的軍人來進行。同時,為了保證線路暢通,雙方每個小時都要進行一次測試。

這種通信線路的測試和現在的線路測試大同小異。語音測試就是撥通電話後,念一段句子。電報測試就是發一段文字,請對方確認收到。美國的測試信息會選擇小說,或者從百科全書和急救手冊上面找一段來念。蘇聯的測試信息就非常俄羅斯文藝范,很多時候會選擇詩歌。

當然,在節假日,美蘇雙方負責熱線電話的軍人們也會互相致以問候。這也算是冷戰期間,雙方為數不多的溫情畫面了。

美蘇熱線在整個冷戰,對避免雙方誤判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1967年六日戰爭,美國人通過熱線詢問了蘇軍的異常調動。1971年印巴戰爭、1973年贖罪日戰爭、1974年土耳其入侵賽普勒斯,美蘇溝通了參戰方的情況。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蘇聯人主動說明了自己軍事行動的一些情況。

我們能平安度過冷戰,沒有因為誤會引發種蘑菇的核戰爭,這條熱線算是幫了大忙。

中美熱線

因為美蘇熱線非常好用,蘇聯解體後,中國逐漸發展強大,自然美國人也想和中國建立一條熱線電話。中美最早達成「熱線電話」的共識是在2007年。

1996年的台海危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有印象。這也是一次非常危險、臨近擦槍走火的事件。當時傳聞說是因為有叛徒劉連昆出賣情報才導致這次行動成為演習而不是實戰。但無論是演習還是實戰,當時美國人的雙航母編隊確實出現在了台海周邊,而我們的艦隊也是蓄勢待發。

幾年後的1999年美國轟炸我駐南聯盟大使館、2001年南海撞機……美國一次又一次與中國出現「戰爭危機」。這幾次讓中國全國上下掀起反美浪潮,美國很擔心中國做出什麼衝動舉動,一旦擦槍走火,大家都有可能因為誤判出現「打!打!打!」的情況。

所以在危機期間,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普利赫就提出想和中國建立軍事熱線。不過,我們當時不清楚美國人到底想搞什麼鬼,按照中國人的思維,你昨天剛欺負完我的孩子,第二天就想跟我打電話說好話,勸我別上火。這種兩面人行為,簡直不可理喻。

所以中國當時並沒有搭理這個建議。而且別說軍事熱線了,當時我們把中美兩軍之間幾乎所的軍事交流都停止了。

但是911事件的發生,改變了美國,也改變了中國。美國人一下子把軍事壓力全部釋放到了阿富汗、伊拉克等西亞和中東地區。對中國,則從打壓變成了拉攏。2006年,美國助理國防部長羅德曼在中美防務磋商會上,正式向中方提出了建立軍事熱線的計劃。

這一次,我們沒有拒絕美國人,也正式同意和美國軍方建立軍事熱線,方便兩支軍隊的高層及時溝通有關情況。2007年4月,美國派出一支技術小組和中方共同研究解決線路問題。2007年11月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專門訪問中國,將這條軍事熱線正式建立。

雙方第一次通話是2008年4月,這次通話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因為是軍事熱線,所以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和我國的國防部長梁光烈上將互相之間表示了對建立熱線的祝賀,雙方聊了30多分鐘。

30多分鐘的通話長嗎?對於國家級別的通話,30分鐘里雙方正經說不了幾句話。而且熱線電話在正式通話之前,兩邊的工作人員要先進行通話的預先溝通。

簡單說,就是和對方商量「喂喂?試麥,我們BOSS想和你們BOSS打個電話,在XXX時間,他有空嗎?」得到確認答覆後,就要準備翻譯團隊和文本記錄團隊。

開始通話時,也要工作人員先溝通「哈嘍,試麥試麥,你們準備好了嗎?OK的話,我把BOSS請進會議室。」

正式通話期間,雙方都會使用各自官方語言進行交流,這也是外交慣例。領導說一句,翻譯員翻譯成外語傳達給對方,對方領導回復一句,對方翻譯員翻譯一句。

所以半個小時的通話時間,翻譯時間起碼占一半,實際上雙方說不了幾句話。

然後對雙方通話內容,都要由文本記錄團隊全部記錄下來。都是大BOSS通話的內容,那就是很重要的工作,自然要記錄下來。用熱線電話隨便聊天?這個幾乎不可能。大BOSS們通話時,出於客氣寒暄幾句有可能,但是誰也不會拿熱線電話聊天的。

除了軍事熱線之外,中美之間還有國家最高領導人直接聯繫的元首熱線以及中國外交部和美國國務院直接聯繫的外交熱線。其中,元首熱線在1998年就建立了。雙方領導人會經常使用這條熱線電話。就是新聞中常見的「應約同美國總統XX通電話。兩國元首就中美關係以及雙方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坦率溝通和交流。」

近幾年,隨著美國不斷針對中國進行制裁,中國已經多次拒絕接聽美國的電話了。

中蘇之間也曾有類似熱點電話,1969年3月珍寶島衝突爆發後,6月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想給中國領導人毛澤東打電話,談下對中蘇目前關係的看法。

柯西金從專線保密電話打向中國,北京的接線員女同志接電話後得知柯西金想找毛主席,她上報領導後回復柯西金:「我不能給你接通這樣的電話。」然後就掛斷了。

柯西金連續幾次重新撥打電話,都被中國接線員掛斷,第四次撥打電話時,終於接通了,接線員未等柯西金說完話,就直接打斷將他臭罵一頓:「告訴你,我們領導人堅決不與蘇聯修正主義大壞蛋柯西金通話,所以我不能給你接通電話!」說完,電話又掛斷了。

最終在1969年9月,柯西金親自來到中國訪問向周恩來表示誠意,珍寶島衝突才得到妥善解決。

1969年9月北京首都機場,周恩來與柯西金(左一)交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8999068c8533f05d434a0f877c7c6cd7.html